1、“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样样东西)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是指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李鸿章 D.谭嗣同
2、—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曾激动的向同学们讲述着几十年前那一幕幕艰难困苦的场面。下面地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讲述中的是 ( )
A.湘江
B.赤水河
C.乌江
D.松花江
3、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驱除秘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C.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4、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发明和使用的一种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干支顺序相配以六十为一周期。2020年是庚子年,晚清李希圣著有《庚子国难记》,该作品记载的应该是( )
A.旅顺大屠杀
B.台湾被割占
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丑条约》签订
5、阅读下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6、194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了一项决议,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为此,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颁布了
A.《井冈山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兴国土地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一部关于辛亥革命的电视剧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写一段“画外音”,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适合
A.它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它颁布于1912年1月
C.它是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它最终被袁世凯废除
8、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风貌的反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1923年,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运动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设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成立
10、2001年12月,在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加入了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是
A.赔款割地 B.侵犯领土主权 C.赔款 D.都开放通商口岸
12、小华为“建军9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其中与纪念南昌起义直接相关的是( )
A.
B.
C.
D.
13、下图所示为某历史老师绘制的中国近代革命道路示意图,其中“→”表示学习与模仿关系,“——”表示发展关系,“”表示创新关系。据此分析图中“B”代表的革命道路是( )
A.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
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C.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D.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14、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从“粮票——股票”,这一变化背后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 )
A. 从政企不分到实行公司制 B. 从屈辱外交到和平外交
C.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D.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5、袁世凯宣布“整饬纲纪”,恢复学校“祀孔”“读经”,颁布《祭孔告令》,声称“……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因此,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由此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6、李鸿章的《议复梅启照条陈折》:“夫欲自强必先裕;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为此,李鸿章创办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17、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请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D.表明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
18、张謇本为状元,在目睹国势日非后毅然辞官,投身近代工商业,创办大生纱厂并迅速发展壮大。以下不属于大生纱厂能迅速发展的原因的是( )
A.戊戌变法鼓励发展工商业
B.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列强对中国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19、“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顺历史发展者昌,逆历史发展者亡。”下列倒行逆施行为的制造者是
1913年,武力镇压国民党 1914年,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5月,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条款 1915年12月,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 |
A.段祺瑞
B.袁世凯
C.冯国璋
D.张作霖
20、钱学森、邓稼先等人扎根戈壁草原、奋战深山峡谷,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与担当,铸就了一座座无言的丰碑。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和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认真坚守,我国的导弹事业才能够创新辉煌。这体现了科学家( )
A.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B.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
C.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精神
D.为国捐躯、勇往直前的精神
21、1851年,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颁布了《_________》,但未能实现。
22、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_______。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 _______外交政策。
(4)第一届政协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
24、填空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发生过很多重大的事件,请根据下列图片将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25、巩固措施:中共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________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26、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 节。
27、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重要阵地的书店是_________。
28、(_____)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_____)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9、根据提示,完成相应题目。
(1)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1956年,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0、起义率先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____________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1、20世纪初的中国,“民主共和”成为众多国人的共识与追求,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理由。
(3)为捍卫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起了反专制独裁、复辟帝制的斗争,写出这些事件名称。
32、洋务运动兴起于何时?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有何进步的历史意义?
33、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幼年走向成熟标志会议名称?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主要代表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通过以上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3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午十时(即晚上10点)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曰:“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谨以此誓于国民。”誓毕,旋即发令,改用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颁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1)材料一中誓词是谁在就任什么职务时发表的?材料一中的“本日”具体是哪天?
(2)结合材料所述内容判断,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它具有什么突出的历史地位?
(3)依据材料二,分析其内容体现了什么宪法精神?通过该文献为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