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青海海东2025届初一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兰考,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 2、中国共产党要争取和平解放北平,其原因主要是(   )

    A.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力量薄弱 B.保护好这座古都

    C.解放军准备不充分 D.减轻双方伤亡

  • 3、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战略转移”指的是( )

    A.遵义会议 B.秋收起义 C.长征开始 D.长征结束

  • 4、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这说明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需要

    A.联合工农群众 B.建立正式武装

    C.拥有优秀领导 D.占据险要地势

  • 5、图《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下面关于《时局图》反映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使中国成为了他们的殖民地

    B.近代中国进一步开放融入世界的局势

    C.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D.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处理涉外事务

  • 6、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召开“新古田会议”:不忘初心,方能本色前行。下列符合“初心”要求的建党建军原则是

    A.枪杆子里出政权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C.工农武装割据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7、如图所反映出的内容是(  )

    A.“总路线”的内容

    B.“大跃进”的高潮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8、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重中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 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 10、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A.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 11、“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为了响应孙中山的这一号召,中国掀起了(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

    D.护国战争

  • 12、下图是签订某条约的相关史实,“某条约”应是

    A.《瑷珲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 13、近代民族英雄,致远舰管带,在1894年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这位英雄是(       

    A.林则徐

    B.左宝贵

    C.邓世昌

    D.丁汝昌

  • 14、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以下名字:文革、建国、援朝、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最可能是(  )

    A. 建国   B. 跃进   C. 援朝   D. 文革

     

  • 15、1927418日,蒋介石建立的“国民政府”的地点是(   )

    A. 广州   B. 武汉

    C. 南京   D. 北京

     

  • 16、“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医保制度的建立

    C.人民生活的提高

    D.义务教育的普及

  • 17、近现代的台湾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这一“历程”分别与下列哪些战争有关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增强企业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包干到户

  • 19、我国打捞出的致远舰舷窗残骸,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甲午中日战争中的(     

    A.平壤陷落

    B.黄海海战

    C.旅顺大屠杀

    D.威海卫战役

  • 20、有历史学家在评价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起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该会议指的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决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这项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22、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的 _________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923年2月, 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 23、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________

  • 24、________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 25、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26、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 27、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诞生了一系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法律文件。请你根据下列介绍写出对应的文件名称。

    (1)标志着美国的诞生______   

    (2)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______

    (3)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了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是______

    (4)标志着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开始确立______

  • 28、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______”的照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 29、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 30、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题文)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相关的人物。

    (1)他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2)他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直至壮烈牺牲——

    (3)党的好干部一一

    (4)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 32、简答题: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清政府使中国近代屡败屡战的根本愿意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那些启示?

     

  • 33、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阵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派出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的正义壮举,但英国政府为了维护鸦片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公然先后侵略中国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区,最后在1842年闯进长江中下游,从上海一路打到了南京,迫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

    材料二:英法联军纵兵抢掠,是在拿不走的东西就百般破坏,为了掩盖他们的抢劫罪行

    材料三:1874年,日本出动军队进犯中国台湾,并且于1879年吞并琉球;1884年后,日本为侵略中国和朝鲜开始进行海陆大扩军,1894年7月25日,日本偷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端。

    (1)阅读材料一,指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战争。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列强的侵略路线。

    (2)材料二的描写罪行出自哪一侵略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中真的“…”用一句话补充完整。

    (3)材料三中日本的一系列举动说明了什么?日本挑起战端的最后结果怎样?

    (4)以上材料说明了近代列强对外扩张的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