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画《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左右,时值抗日战争,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这副画的作者是以画马而闻名的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A.齐白石
B.徐悲鸿
C.冼星海
D.聂耳
2、被中国知识分子称为“新世纪曙光”的事件是
A.三民主义的产生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武昌起义的胜利
3、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作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 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虎门销烟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
④鸦片战争的开始
A. ④③①②
B. ③④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5、“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中,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建立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6、1927年中国的工业品总产值是67.01 亿元,至1936年增长到12.74亿元。交通方面,公路通车里程由北伐前的1千余公里增长到1935年底的9.6万公里;铁路由8干公里增长至1.3万公里。农业方面总的趋势是不断增产。以上发展成被出现在
A.晚清政府时期 B.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7、如图是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的记录照片,这一历史事件( )
北平社会各界抗日大游行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使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成为了扭转抗日战争时局的关键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8、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9、"车轮飞转,钢水沸腾"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成就,它们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②鞍钢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投产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举措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他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李鸿章 D.曾国藩
11、“突击湘中,全国震动。横扫黔省,所向无敌。威震云南,龙云丧胆。追缴之敌,叫苦连天。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其中“克服天险金江”的意义在于( )
A.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B.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C.实现了红军主力的会师 D.形成了党的新领导核心
12、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是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
D.如图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吴淞铁路
13、“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湾,绝不愿拱手而让台湾。”下列哪一条约与这句话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毛泽东在一九二八年秋写的诗“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诗反映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发动南昌起义
B.湘赣边界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武装斗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苦斗争
15、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1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A. 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7、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18、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C.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D.袁世凯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9、高频词语往往是历史的印证。下图中①阶段统计到的高频 词语是“改良”“维新”。这说明该时期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中国开始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
C.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D.中国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
20、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中国于哪一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
A. 1967年 B. 1966年 C. 1965年 D. 1970年
21、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______区;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______的成员,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22、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___________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
23、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__》,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鲁迅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4、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6、我国大陆最后统一的地方是______。
27、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了14年,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的一章;19世纪末兴起的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8、中国近代史外国列强第一次进北京是在________战争,第二次是在________中。
29、识图一,填空:
(1)此人物图是_________
(2)写出他的革命事迹一项_____________
30、1952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____弹药用尽后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火力点的枪口,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31、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请回答:
(1)历史上最早的依法治国开始于哪个国家?标志是什么?
(2)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的代表出自于哪个国家?代表性人物是谁?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其名称是什么?
3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请讲述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中国人民抗击侵略故事(要求写出时间(时期背景)、人物名称及相关事迹)。
33、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经济建设方面】
(1)列举出一五计划建设时期一项工业建设成就
(2)列举出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项交通运输业建设成就
【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起哪一政治制度?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形成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科技发展方面】
(5)列举出一项在国防尖端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6)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的一项突出成就
(7)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如何去做?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1)根据材料,指出使中国人民实现伟大转折的会议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