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客(______) 汪(______) 何(______)
容(______) 注(______) 河(______)
2、本单元,作者带我们游览了很多风景名胜,结合课文填一填。
(1)安徽黄山景色秀丽神奇,那些__________有趣极了。
(2)日月潭_____________,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3)新疆葡萄沟,葡萄____________地挂在绿叶底下,______________,美丽极了。
3、看拼音,写词语。
nán bù nà xiē yún hǎi qún shān
(____)(____)(____)(____)
zhǎn xiàn tī tián lǜ sè chéng shì
(____)(____)(____)(____)
4、反义词
得过且过—(_______)不料—(_______)安居乐业—(_______)
难过—(_______)公平—(_______)美丽—(_______)帮助—(_______)
责怪—(_______)飞快—(_______)东张西望—(_______)
5、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之鸟 风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环绕 (_____)(_____)交加
五(______)十(______) (_____)井(______)天
6、看拼音,写词语
huí dàng gōng jù yóu xì qiǎng zǒu
shén zhōu bāng zhù zhōng yú yù dào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火红的凤凰花开了,朱德同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2】“寒风刺骨、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都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
【3】“危楼高百尺”意思是:一座危险的楼,有一百尺那么高。( )
8、根据课文内容判对“√”错“×”。
【1】《玲玲的画》一文中,玲玲的画最后没能改好,因此错过了评奖。(______)
【2】朱德同志发现他的扁担被藏以后,就在新扁担上刻了字。(______)
【3】风娃娃来到广场上,帮孩子们吹风筝,孩子们都很开心、很感谢他。(______)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及”共三笔,它的第三笔是“丿”。(____)
【2】“曹冲才七岁。”句中“才”的意思是刚刚。(____)
【3】“哄”是左右结构的字,读音是hǒng,属于后鼻音的字。(____)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巨石”中的“巨”第二笔是“?”。(______)
【2】“足迹”中的“迹”第三笔是“㇏”。(______)
【3】《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______)
【4】“欲穷千里目”中的“欲”是想要的意思。(______)
【5】“公园、原因、圆形、队员”这一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猪过河
寒冷的冬天,小猪拉着一车白菜,进城去卖。路上,它遇见了一条大河,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小猪看见许多人都从冰上过,它也拉着车从冰上过,又快又轻松。
小猪到了城里卖完白菜,又打了两个月的工,挣(zhèng)了不少钱。回来时,它又买了一车货准备回来卖。小猪拉着车来到那条大河边,见河面上还有冰,就又从上面走。不料冰面突然裂(liè)开了,小猪掉进了河里,多亏(kuī)一只大乌龟游过来,把小猪救了上来。
小猪奇怪地说:“我来的时候也拉着货从这儿过,怎么没出一点儿事?”大乌龟说:“那时是严冬,冰厚;现在已是初春,冰薄(báo)了。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怎能一直用老办法对待呢?”
(1)全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写小猪回来又从冰上过,结果掉进河里,被大乌龟救了。
(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 , 小猪进城卖白菜,这时河面上的冰________;回来时已是________ , 河面上的冰变薄了,而小猪用的“老办法”是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A. 大乌龟助人为乐,值得我们学习。
B. 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不能一直用老办法对待。
C. 初春时,河面上的冰变薄了,不能从冰面上走了。
12、阅读小木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她们从背包里拿出面包、奶油、鸡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当她们吃晚饭的时候,离她们不远的地方,一只夜莺唱起了歌。多么美妙的歌声啊!奥莉娅和莉达沉醉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一会儿,夜莺停止了歌唱。
奥莉娅把自己吃剩的东西和撕碎的纸片扔进了灌木丛。
莉达却把蛋壳和面包屑裹在报纸里放进了自己的背包。
“你要把垃圾带回去?”奥莉娅说,“把它们扔进灌木丛吧。要知道这是树林里,谁也看不见。”
“可是当着夜莺的面,你不觉得羞愧吗?”莉达轻轻地说。
(1) 快乐搭配。(读一读,连一连)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远---
动---
(3)我给词语分分类,并写出类别。
面包 乌鸦 燕子
黄莺 鸡蛋 柳树
杨树 喜鹊 奶油
( ) ( ) ( )
(4)用﹏画出吃完饭后,奥莉娅和莉达不同的表现。如果是你,你会向谁学习呢?
(5)你知道奥莉娅是怎么想的吗?说说看。
(6)如果你是那只黄莺你想对谁说点什么呢?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猴戴眼镜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看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就问这是为(wèi wéi)什么。妈妈和奶奶都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上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 在)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晕yūn眼花,差点摔跤shuāi jiāo。它大声(shēn shēng)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jiě shì说:“奶奶年老了,要戴老花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shì的东西,对自(己 已)不一定合适。
【1】把短文括号中正确的字或拼音上打“√”。
【2】文中“补”字我想查字典认识。我要先查________,除去部首再查_______画。
【3】小猴的妈妈需要戴_______。小猴戴上妈妈的眼镜,觉得________。小猴的奶奶需要戴________。小猴戴上奶奶的眼镜,觉得________。
【4】体会第二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应读出( )的语气。
A.高兴 B.疑问 C.生气 D.平静
【5】读二自然段,我能够联系上下文,猜出“头晕眼花”的意思( )
A.路不平,容易摔跤。 B.头发晕眼发花。 C.走路模糊。
【6】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在原文中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
14、课外阅读。
种花
①两个园丁比赛种花。一个十分勤劳,常常给花草们浇水、施肥、捉虫,任劳任怨。另一个呢,刚过了两天就没有了精神,任凭花园里杂草丛生不去管它。
②没过多久,一个园丁种出了美丽的花朵。有红艳艳的月季花,淡黄的迎春花……雪白、火红、金黄、淡紫,互相映衬,十分好看。另一个呢,什么也没种成。
【1】短文共(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请用“○”圈出来。
【3】勤劳的园丁怎样种花?请用“ ”画出句子。另一个园丁怎样种花?请用“﹏﹏﹏”画出句子。
【4】结果,一个园丁_________________,而另一个园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阅读。
大西瓜长脚丫
小熊在院子里种西瓜。青青的瓜藤,爬进了小兔的院子里,并且结出了瓜。小熊院子里的瓜藤上却没有结瓜。小熊照样浇水、施肥……
瓜儿长大了。小兔想:这是小熊的西瓜,我要好好保护。西瓜熟了,又大又圆。一天,圆滚滚的西瓜长出了脚丫,跑到小熊的院子里来了。小熊见了,喊来小兔一起吃西瓜。
大西瓜,红红的,甜透了两个好邻居的心。
【1】这篇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3】仿照“又大又圆”写两个词语。
又______又______ 又______又______
【4】瓜儿长大了,小兔是怎么想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5】读了短文,你想说些什么?(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拿出各自搜集的动物图片,乐乐拿出了熊猫图片。
乐乐:这是我喜欢的大熊猫。它_________________,可有趣啦!
文文:我也喜欢大熊猫,它_________________,也很有趣!
17、将下面的句子按照括号里的提示写具体。
(1)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茂密的,可爱的)
(2)小鸟叫个不停。(在树枝上,欢快地)
18、默写下面各句缺少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凌寒独自开。
(2)夜深知雪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霞对夕阳。
(4)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见窗户明。
19、我会说。
美术课上,你画画时发现自己绿色的彩笔不见,想向同桌小飞借用一下他的绿色彩笔。你应该怎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两只小猫在干什么?这时候,谁出现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