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浙江宁波2025届初一历史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所示的战役

    A.赢得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B.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沉重反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取得了抗战开始以来的最大胜利

  • 2、为了巩固新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尽力去举债,可是孙中山跑断了腿向英美等国银行借款就是借不到。于是南京临时政府发行军用钞票、设立银行……。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让临时政府财政转危为安,最终临时政府走向覆灭。材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覆灭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袁世凯称帝

    C.北洋军阀割据纷争

    D.财政崩溃

  • 3、1865—1895年间,洋务派创办了26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舰船的工厂。其主要目的是(     

    A.“实业救国”

    B.立志“求富”

    C.实现“自强”

    D.“扶清灭洋”

  • 4、美国作家索尔兹说:“(朝鲜战争)给毛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以极大的帮助,使他统一全国。他使许多原本会支持蒋介石的敌对分子沮丧了,使军队团结一致,使刚冒头的地方主义不能发展。”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事件

    A.加强了对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B.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5、 孙中山先生在某校成立大会上说:“今天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学校”指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黄埔军校

    C.清华大学

    D.京师大学堂

  • 6、作家魏巍曾写道:“口口是地球上的一条红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     

    A.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B.成为创建革命军队的开端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D.拉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序幕

  • 7、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有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受辱,它是( )

    A. 南京

    B. 天津

    C. 北京

    D. 上海

     

  • 8、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军队贪污腐败盛行

    B.军队指挥体系落后

    C.李鸿章任人唯亲

    D.舰队数量的过多

  • 9、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后,人民群众再次选择了:(  )

    A. 江青   B. 王洪文   C. 姚文元   D. 邓小平

     

  • 10、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它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 11、下图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 12、《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救亡决论》,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的口号。自这时起的近半个世纪内“□□”成为所有爱国者心目中最紧迫、最关注的中心问题。“□□”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救亡

    B.变法

    C.洋务

    D.自强

  • 13、1915年8月3日,美国人古德诺在华发表《共和与君主论》,对美国、法国确立共和制的历史机遇作了说明,总结了南美洲、中美洲各国效仿美法共和体制反而军事政变频繁、政治持续动荡的教训。古德诺此举主要服务于(       

    A.孙中山

    B.宣统皇帝

    C.袁世凯

    D.列强在华势力

  • 14、毛泽东高度评价某一历史事件,说它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这一历史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和平解放西藏

    C. 稳定物价之战

    D. 抗美援朝

  • 15、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6、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 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 17、《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资料》节选:“南与南不合,北与北不合,南北又复不合”。对这个状况最好的解释是

    A.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 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C. 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 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 18、“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能体现这一观点(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 19、标志着中国人民最终洗雪百年国耻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 20、2018年12月13日,我国第一部国家公祭地方性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实施,用立法的方式,保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的举行,这是我国地方立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日本在南京的大屠杀,中国无辜同胞遇难至少

    A.20万 B.30万 C.40万 D.50万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

  • 22、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终止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____至此寿终正寝;190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23、写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的人物是:   洋务运动中央代表是:

    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是:

     

  • 24、《辛丑条约》 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数目最庞大、________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 25、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___________年;“中国所说的统治是以国君统治百姓而已”这一现象结束于___________(需答具体事件)。

  • 26、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____、广东和福建等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统一协调指挥。 

  • 27、政治、经济和国防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________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1956年组建的________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 28、1924年,中国国民党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_________

  • 29、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30、1950年,中共中央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哪场战争?此场战争的黄海战役当中涌现出一个民族英雄他是谁?

  • 32、下图人物?

  • 33、简答题: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北伐战争节节取胜的原因。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制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请列举出这一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这一派别在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师夷长技”的运动,这场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是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请列举出这一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历史上将这一派别进行的变法称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