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相关的宋朝皇帝是
A. 宋世宗
B. 宋高宗
C. 宋中宗
D. 宋太祖
2、公元605年,一个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工程开始启动。这个工程是
A.修建含嘉仓 B.开凿大运河 C.兴建隋长城 D.营建东都
3、清朝某一官员的职责是:“行使职责,维护国家主权;巩固边防,勘平内外侵扰;赈恤灾黎,发展西藏经济;开启民智,发展文化教育。”材料中的官员是( )
A.达赖与班禅
B.驻藏大臣
C.军机大臣
D.锦衣卫官员
4、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的文学名著是
A.
B.
C.
D.
5、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下面这一朝代疆域示意图横线上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A.象郡
B.南海郡
C.海南岛
D.南海诸岛
6、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教舟,亦能覆舟。”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主要的治国思想是( )
A.以民为本 B.依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休养生息
7、《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战争场面惨烈 B. 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C. 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 火药威力巨大
8、我国历史上最早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尚书省
B.安西都护府
C.市舶司
D.都督府
9、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与冲突
10、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文天祥 B.岳飞 C.郑成功 D.戚继光
11、“‘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都在它的统治范围之内。”上述内容主要反映了
A. 宋朝军事力量的强大
B. 元朝疆域的辽阔
C. 元朝社会经济遭破坏
D. 汉、唐阶级矛盾尖锐
12、“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安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13、与下面报道和证书内容相关的我国政治制度建设成就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4、杨家将的故事讲述了“澶渊之盟”订立之前,我国哪两个政权之间的争战( )
A. 北宋和辽 B. 北宋和金 C. 南宋和西夏 D. 南宋和金
15、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因而有学者认为,唐朝天宝年间的动乱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这里的“动乱”是指
A. 安史之乱
B. 八王之乱
C. 黄巾起义
D. 赤眉起义
16、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早上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B.中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7、同学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的,这叫“编年体”,下列在编写体例上与历史教科书类似的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窦娥冤》
D.《牡丹亭》
18、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上说法正确的是
①宣扬国威
②到西洋去游玩
③为开辟新航路
④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
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19、近代西方人把科举制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孙中山说:“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最早创立科举制的是
A. 西汉
B. 隋朝
C. 唐朝
D. 北宋
20、三字经中说“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其中“高祖”指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21、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
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________。
23、(1)观察上面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明长城西起点:嘉峪关
B.明长城东部重要关城:山海关
(2)根据上面下图分析,明长城的修筑有何重要作用?
24、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和________。
25、识图题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 B. C.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被北方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2)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3)元朝时形成的新的少数民族是:
(4)北宋时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是:
(5)隋唐时期的社会特点是:
27、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28、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9、两宋时期,南方水稻种植的品种是________。
30、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
31、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明朝 ②元朝 ③清朝 ④宋朝 ⑤战国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清朝时期设置的机构名称。
(1)清朝设立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
(2)1684年,清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
(3)清朝在新疆设置了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你所知道的,像材料二中太宗皇帝一样“赚得天下英雄”的唐朝皇帝还有哪两位?你认为唐朝这三位皇帝的哪些做法有利于他们选拔优秀人才?
(3)材料三中所提到的“八股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我国朝代?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八股文”的特点吗?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是因为我国什么不断强化的结果?你还知道到清朝时,为了加强文化专制统治者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