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 B.欲将轻骑逐(骑着马)
C.家贫不常得油(贫困,贫苦) D.逢老媪方磨铁杵(正在)
2、“这么多的石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这么多的石狮子只有两只相同的。
B.这么多的石狮子,除了两只相同,其他都不同。
C.这么多的石狮子都没有相同的。
D.这么多的石狮子是完全相同的。
3、“无缘无故”中“缘”的意思是( )
A.原因,因由
B.缘分
C.沿着,顺着
D.因为
4、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我们知道了:将土豆切碎捣成泥放入瓶中,往瓶子中倒入水,用一块布过滤一下,让液体沉淀一会儿,瓶底就出现了一层白色东西。这“一层白色东西”是( )
A.土豆淀粉
B.土豆皮
C.土豆泥
D.土豆渣(zhā)
5、下面词语中的“顾”字与“环顾四周”的“顾”意思相同的是( )
A.三顾茅庐
B.左顾右盼
C.顾此失彼
D.顾全大局
6、这个瀑布潭为什么叫“梅雨潭”呢?( )
A.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
B.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C.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
7、下列成语与人物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
A.铁杵成针——李太白 B.程门立雪——杨时
C.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D.凿壁偷光——车胤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的苇絮 _____的刺刀 _____地挣扎 _____地搓进
_____地接受 浑身晒得_____ 神情_____ 眼神_____
9、延伸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③耕织,
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供:从事。④傍:靠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____________
解:_______________
【2】从“_______”和“__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10、类文阅读
寻找四翼恐龙(节选)
徐星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每个科学家矢志不渝地在做的事情。现在,就有很多科学家在想办法探索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对此,他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人认为恐龙生活在地面上,很可能就像今天的飞机一样,通过奔跑,慢慢演化出飞行结构进而翱翔蓝天。另外一种假说认为会飞的动物会借助重力学会飞行,恐龙也是如此。从力学角度来解释这种说法自然是容易的。此外还有假说认为一些早期的恐龙在奔跑爬坡的过程中慢慢演化出了翅膀,然后学会了飞行。
提出假说只是第一步,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关键是找到证据,而这个证据就是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踏遍了祖国的山川湖泊,在许多适合保存化石标本的区域寻找化石。终于,一块化石标本让他们有机会回答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问题。这个化石看起来也不是特别漂亮,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的前肢有了可以用来飞翔的羽毛,已经可以像现在的鸟类一样进行拍打。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小,只有火鸡大小,如果把它整个身体复原出来,它甚至可以站在你的手掌上。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难以想象一只几十吨重的恐龙是怎么飞向蓝天的。
此外,古生物学家们还在这只恐龙的后腿上发现了非常粗大的羽毛。那么这种粗大的羽毛意味着什么呢?在今天,除了鸟类以外的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有这样一个倾向,它们会把自己身体体表所有部分尽量扩展出来帮助自己飞行。例如,蝙蝠不光像鸟类一样在前肢上有翼,它的翼还延伸到后肢上,这种现象叫作四翼状态。而鸟类用前肢飞行,后肢奔走。不过,鸟类可能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四翼状态,只是从来没有化石或其他证据能证明这个猜想。这只恐龙代表着演化过程的一个缺失环节,即四翼状态,古生物学家们把它命名为中国鸟龙。此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的带羽毛长四个翅膀的恐龙化石,还在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找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化石,这些化石显示早期鸟类不仅腿上有羽毛存在,脚上也有。早期鸟类跟恐龙一样也长四个翅膀。也许恐龙变成鸟类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它们早期生活在地面,慢慢地上树了,随着前肢越来越强,后肢的翅膀就渐渐退化了。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有删改)
【1】(词语理解)下面能够替换句子中加点词语“矢志不渝”的一项是( )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每个科学家矢志不渝地在做的事情。
A.舍生忘死 B.大公无私 C.奋发图强 D.坚持不懈
【2】(整体感知)根据课文的描写顺序,试着给科学家们的论证过程排排序吧!
①形成证据链 ②寻找证据 ③提出假说 ④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质疑)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阅读问题清单 |
(1)什么是“四翼恐龙”? |
(2)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寻找恐龙化石?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思考:(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方法)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完成练习。再照样子运用其中一种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
(1)例如,蝙蝠不光像鸟类一样在前肢上有翼,它的翼还延伸到后肢上,这种现象叫作四翼状态。
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小,只有火鸡大小,如果把它整个身体复原出来,它甚至可以站在你的手掌上。
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告诉我们某种恐龙________的特点。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迁移运用)联系选文第1自然段,通过分析、概括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对于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拓展表达)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中国鸟龙化石,突出这块化石在古生物学方面的重要地位?请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寓言记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辕北辙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天窗(节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暼;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1】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想象到它们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2】选文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时候的生活场景。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的原因是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们只有通过天窗才能体会、想象外面的世界。( )
(2)文中加点的“这时候”指的是下雨被关进屋子里的时候。( )
【4】为什么说“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陈景润叔叔是个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决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人。
当黎明来到之前,大地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陈叔叔住的小屋里已响起朗读外语的声音;当曙光初照时,他的床头已积起了许多数学演算手稿;当上班铃未响之时,他已来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
陈叔叔每天一进入图书馆,就沉浸在书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一切。有一次,已是中午时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早已过了,管理人员大声问馆里是否有人,没人回答。管理人员锁好门去吃午饭了,这时陈叔叔才觉得要回家吃饭了。但走到门口发现门反锁着,他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重(chónɡ chònɡ)新走进书库去看书。
每当夜幕降临(lín línɡ)之时,陈叔叔在台灯下,( )写论文,( )研读法文、德文、数学书籍,常常到深夜,他才踏着清亮的月光迈向宿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景润叔叔就是这样紧追着时间的分分秒秒,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高峰迈进。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给短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选择下面合适的一组关联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不是……就是…… 因为……所以……
【4】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______)
②一点儿也不在乎。(______)
【5】文中有一句话总体写出了陈景润叔叔看书时忘我的境界,请用“﹏﹏﹏”画出来。文中还有一个排比句,请找出来画上“ ”。
【6】短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是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找空气要水喝
①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干旱少雨的情况,一些非洲国家甚至连水都没得喝。一些聪明的发明家们开始思考,如果水资源可以像空气那样 就好了,于是,他们突发奇想,想找无处不在的空气要些水来喝。
②向空气要水喝,这听上去似乎有些天方夜谭。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地球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是在空气中。空气中含有的水分是整个地球上所有河流水量总和的八倍。如果能将这些水分转化为饮用水收集起来,全球日趋严重的水荒问题不就可以轻松解决了吗?
③纳米布沙漠被称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雾最多的沙漠之一。那里生活着一种名叫纳米布沙漠甲虫的虫子,别看它们其貌不扬,却生来自带一套特别的空气提水设备,让它们在干旱的沙漠地带也能逍遥度日。
④原来,纳米布沙漠甲虫的翅膀上有一种特殊的亲水纹理和防水凹槽,能够从外界的风中吸取水蒸气。当翅膀上的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便会自动沿着沙漠甲虫的弓形后背,滚落进它们的嘴里。
⑤澳大利亚设计师爱德华•李纳克尔正是借鉴了纳米布沙漠甲虫的这种特性,发明出一种空投灌溉系统。即使是再干燥的空气,只要里面含有一丝水分,这个系统也能通过冷凝法,从中提取出水。
【1】填入第①段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看不见 B.摸不着 C.清新宜人 D.取之不尽
【2】对第②段中“天方夜谭”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 B.言论荒诞离奇
C.发明家谈论夜空 D.发明家拜访星空
【3】选文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4】“纳米布沙漠被称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
B.“之一”说明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不止一个。
C.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中的一个。
D.纳米布沙漠非常干旱。
【5】根据短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全球水荒问题日趋严重。
B.纳米布沙漠甲虫在干旱的沙漠里艰难度日。
C.空投灌溉系统只能提取湿润空气中的水分。
D.爱德华•李纳克尔发现了一种空投灌溉系统。
15、综合性学习。
“我把快乐与朋友分享,就会变成两份快乐。”你的朋友有哪些优点?你和朋友是怎样分享快乐的呢?
我的朋友的优点 我们分享快乐的方式
关键词一:____________ 方式一:__________
关键词二:___________ 方式二:____________
关键词三:____________ 方式三:___________
我想对我的朋友说: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这篇文章的条理和内容都很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声地议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字一个病句)。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错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好像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喜欢趵突泉吗?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