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得寸进尺 胆大忘为 打扰
B. 莫名奇妙 一丝不苟 交淡
C. 融为一体 仪态端庄 径自
2、在纽约,第一个看到柴斯特的是( )。
A.亨利
B.玛利欧
C.塔克
D.保罗
3、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 )
A.水流起头的地方。
B.事物的根由。
【2】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 )
A.含某种成分多。
B.深厚,不淡薄。
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横线。
(1)他们开的小店生意越来越兴(xīng xìng)旺,他们全家人高兴(xīng xìng)得都合不拢嘴了。
(2)著(zhù zhuó)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对生活的执获著(zhù zhuó)态度感染了我们。
(3)他全家辛辛苦苦地劳动也挣(zhèng zhēng)不了几个钱,仍然挣(zhèng zhēng)扎在贫困线上。
(4)大扫除开始了,我们热火朝天地干(gān gàn)了起来,不大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得干(gān gàn)干净净了。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1)静静的字写得很规矩。
(2)我们应该按规矩办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B.(1)他有时不免孩子气,有点儿任性。
(2)他太任性胡闹了,把邻居家窗户的玻璃都打碎了。
C.(1)龙龙闯了祸,妈妈非常生气。(2)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生气勃勃的样子。
6、为什么飞机不像鸟儿一样扇翅飞行?( )
A.因为飞机翅膀是用金属做的,扇不动。
B.因为飞机机身太重,翅膀扇不动。
C.因为飞机靠发动机或螺旋桨提供动力,不用像鸟儿一样扇翅。
7、选择句中合适的词语。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A.抉择 B.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A.归宿 B.住宿)。
2.这位老人还有(A.雄伟 B.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A.领悟B. 感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4.他将生命(A.变化 B.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8、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wū yán( )下,一位lǎo wēng( )在bō lián peng( )。几只qīng tíng( )围着fèng xiān huā( )飞舞,老母鸡shuàilǐng( )着一群小鸡在屋前的草地上mì shí( )。好一幅hé xié( )的乡村风景画。
9、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 爽快)又温柔;
(炫耀 照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2】“垢”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垢”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污秽,肮脏;②脏东西;③耻辱。“尘垢”中的“垢”应该选用第______种解释。
【3】该片段选自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描绘了雨后天晴时的景色。诗中依次写了雨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全面、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恬淡、超脱的生活的向往。
C.诗歌表现了作者对恬淡、超脱的生活的向往。
10、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鬼子毒打雨来时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从中看出鬼子_________的特点。
【2】画“ ”的句子中,把扁鼻子军官的手比作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之情。(填序号)
A.讨厌 B.憎恶 C.悲哀
【3】语段主要写了什么?( )
A.敌人毒打雨来,雨来宁死不屈。
B.敌人毒打雨来,还要把他拉出去枪毙。
【4】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雨来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在大森林里,一只豹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伤得很厉害。他一连好几天躺在床上,“哎哟哎哟”地叫着:“我不能再捕猎了,得赶快想个办法,我要饿死了。”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豹装出快要死的样子,对树上的猴子说:“亲爱的猴子,你快去通知所有的动物,就说我得了重病,快要死了。让他们一个个来看我,我想和他们作最后的告别。”
猴子把豹的口信很快传给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大家都可怜豹,便一个一个地去看望豹。
鹿去了,袋鼠去了,野猪去了……乌龟( )住得远,走得又慢,( )落在了后边。当他慢慢地爬到豹的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地上动物们的脚印都朝着一个方向--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他想了想,一下子明白了:“噢,原来豹的家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呀!哼!我还是别去看他吧!”
躺在床上的豹听见门外轻轻的脚步声,心里暗暗高兴。但是,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越来越远,终于听不见了。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2】在( )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短文中共讲了( )个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请你结合故事的内容,选出两个动物,分别对他们说一句话。
对( )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 )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也是森林动物中的一员,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把你的做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珍贵的大熊猫
熊猫,也叫猫熊、大熊猫、大猫熊。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数量很少的动物。
熊猫的生活习惯十分奇特而有趣,它生活在高山的森林里,喜欢吃竹笋、竹叶。它喜欢爬树,常常爬到云杉树上剥皮,用不了很久,就将树皮剥得精光。它喜爱喝水,喝饱水以后,往往像喝醉酒那样东倒西歪,或“醉卧”在河边。
熊猫很淘气。有时,当猎人出去打猎 时候,它便趁着猎人不在家,大摇大摆 闯进猎人搭起 棚子,偷吃猎人 野味。吃完还把勺子扔 远远的,甚至把锅挂在树上。
熊猫很机灵。每当听到竹鼠咬竹根的声音,熊猫便根据声音寻找到它的洞口。找到洞后,熊猫不停地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在地上使劲地拍打。竹鼠吓坏了,于是赶快逃走。谁知,熊猫早在一旁等待着,看见逃窜的竹鼠,马上扑上去,猎取一顿美餐。
熊猫对其他野兽的袭击,总是坚决还击的。在熊猫生活的地区,有一种诡计多端的财豺狗。熊猫却有对付豺狗的办法。一旦遇到豺狗,它便四脚朝天地仰卧在地上。当一只只豺狗向它袭击时,它四爪齐抓,连撕带咬,豺狗一个个被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大败而走。
【1】根据所给词义,在短文中找出该词写在括号里。
(1)狡诈的计策很多。( )
(2)头破了,血流出来了。多形容受到严重打击,或遭到惨败的样子。( )
【2】在第3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的”“地”“得”。
【3】文中写“它喜爱喝水,喝饱水以后,往往像喝醉酒那样东倒西歪,或‘醉卧’在河边”,那么它“喝醉”了吗?此处的“醉卧”加引号,是为了( )
A.起强调作用
B.写出熊猫喝完水后憨态可掬的样子,实际上它并没有喝醉
C.写熊猫独特的地方——喝完水就醉
D.起引用作用
【4】短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熊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40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洞内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洞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在正确的选项后里括号里打“√”。
A.亮( ) B. 黑( ) C. 大( ) D. 小( ) E. 奇( )
【3】洞内的石笋、石钟乳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你能想象其中的两种,将它们比作什么吗?
第一种:______________ 第二种:_____________
【4】把画“ ”的句子改为“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加上颜色各异,很值得观赏”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知识你消化了吗?
除了“歌唱”之外,它们还用自己宽大的尾叶戏水,将身体半露出水面,姿态十分养丽。游人们争先恐后地抢拍这个珍贵的镜头。白鲸还可以借助各种“玩具”嬉耍游玩。一根木头、一片海草、一块石头都可以成为它们的游戏对象。它们能把石头顶在头上,像杂技演员那样在水面上表演。
1. 请把这段文字中的多音字找出来,并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 )( )
( )
2. 这段话写出了白鲸在和表演时动作是那么的灵巧。请用“”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白鲸动作灵巧的句子。
15、句子训练营。
1.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地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燕子飞过天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啄木鸟门诊(修改病句)
(1)四(1)班学习成绩是李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声地议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芳草地。
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字数40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