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词方式)下列四字词语的构词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嫦娥奔月 白雪皑皑 猝然而至
B.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光阴似箭
C.神清气爽 耀武扬威 文质彬彬
D.姗姗来迟 彬彬有礼 生气勃勃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照列 病灶 毒手 隧道
B.奇幼 嫩绿 徜若 隐形
C.详细 屏息 待候 忧虑
D.开辟 朦胧 讨厌 姿态
3、小明这次考得不好,他闷闷不乐地说:“真倒霉,这次老师出的题目太难了,上课的时候我又没听懂,怎么能考好!”你作为同桌,这个时候可以用“( )”来劝慰他。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不怨天,不尤人
4、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遇到问题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做个____________,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
A.变色龙
B.百灵鸟
C.应声虫
D.哈巴狗
5、下列词组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时令 红霞 微风 桌椅 B.雄鸡 瓜腾 顺序 照例
C.芍药 玻璃 屋詹 一幅 D.独特 跑跳 仰脸 猛历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冰雹 拥抱
B.屡次 楼房
C.摧毁 催促
D.晕倒 晕车
7、下面各组中全是多音字的一组是( )
A.吨 详 渗
B.干 埋 测
C.血 看 划
D.刷 斤 末
8、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中有很多表示声音的词语,请按要求摘录在括号里。
人跳水声(______)人跑步声(______)许多人小声说话(______)
抽烟袋声(______)翻课本声(______)日本鬼子说话声(______)
9、挑战课外阅读。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
总是倾其所有。
可是人类,
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
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
用刀枪去撕裂土地,
让马蹄去践踏丰收,
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
鲜血染红清激的河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写上正确的音节。
呻吟(______) 吝啬(______) 厮杀(_______)
践踏(______) 窒息(______) 倾其所有(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自私——(_______) 吝啬——(_______)
惭愧——(_______) 清澈——(_______)
【3】“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 )
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
B.战争夺去了儿童的欢乐。
【4】文中“惭愧的事情”具体指什么?用“ ”画出有关的语句。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伽利略带着个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宣布了实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实验。
(1)一锤定音(在正确读音后面画“——”)。
的确(de dí) 结果(jiē jié) 反复(fú fù)
(2)选择正确答案填空。
①伽利略是17世纪( )伟大的( )家。
A、意大利 B、美国 C、文学 D、科学
②亚里士多德是( )的( )家。
A、德国 B、希腊 C、科学 D、哲学
③伽利略做公开实验的原因是( )。
A、伽利略要当众羞辱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要宣传科学,追求真理。
C、伽利略要出风头,炫耀自已。
(3)伽利略的结论是什么?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的群山,倚山而建的簇簇村落,还有那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呢?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里,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
乡村的傍晚真美!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这恬静的生活啊!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①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很多,来往不绝。________
②富有诗画的意境。________
③安静、安适。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作者按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细致观察了乡村的美景。第3自然段中精心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富有特点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出自己对乡村景色和生活________的情感。
12、阅读短文。
稀土无处不在,你知道它为何被称为“工业味精”吗?
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战略性资源,稀土早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小到手机、陶瓷颜料,大到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处处都有稀土的身影。那么稀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稀土会被称为“工业味精”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稀土。很多人认为稀土是一种“特殊的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250种稀土矿,人们习惯把它们分为轻稀土与重稀土两种类型。轻稀土包括镧、铈等,重稀土包括钆、铽、镝等。稀土在自然界中大部分以稀土矿形式存在,需要通
过复杂的冶炼提取过程才能被我们使用。
介绍了这么多种类,相信大家对稀土种类的广泛性有了一定认识,那么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这要从稀土“工业味精”的称号说起。稀土由于卓越的光电磁物理特性,能和许多材料组成很多种不同的新型材料,被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如同味精给菜肴提鲜的作用一般,稀土也为许多产品提高了质量和性能。在军事方面,稀土大幅度提高了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在冶金工业方面,稀土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还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石油化工工业方面,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代替了硅酸铝催化剂;在玻璃陶瓷方面,稀土对超导陶瓷、压电陶瓷、导电陶瓷等领域贡献丰富;在农业方面,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这样用途多样的稀土,成了各国争相研究的对象。值得庆贺的是,我国是稀土大国,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重稀土资源。不过,虽然我国是稀土大国,在早年间也是“稀土弱国”,之前稀土分离提纯核心技术一直被牢牢掌握在世界少数国家手中,我们还要高价从其手中购买深加工的稀土产品。值得关注的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孙晓琦团队,设计制备了新型苯氧羧酸类萃取剂,该型萃取剂可以定量萃取低浓度稀土,与稀土形成固体萃合物,并可以反复萃取和循环使用。基于该类萃取剂,结合溶剂萃取法和化学沉淀法的优势,开发出了全新的萃取一沉淀法工艺,使我国在稀土采选分离技术上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1】什么是稀土?下列选项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是“特殊的土”
B.类型分为轻稀土与重稀土
C.是不可再生资源
D.以稀土矿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画“______”的句子中“全球70%以上”说明了( )
A.稀土用途多样
B.世界稀土资源分布均匀
C.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D.生活中稀土“无处不在”
【3】稀土为什么被称为“工业味精”?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为餐桌菜肴提鲜
B.能提高一些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C.能独立制成新型工业材料
D.对玻璃领域贡献丰富
【4】我国能摘掉“稀土弱国”的帽子是因为( )
A.稀土分离提纯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
B.我国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重稀土资源
C.我国花高价向先进国家购买深加工的稀土产品
D.孙晓琦团队设计开发出全新稀土萃取沉淀工艺
【5】有人认为,假如中国禁止对美国出口稀土,将对美国工业造成严重影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口称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床。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其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想一想:“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第2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假如你想在家里养一只小狗,又担心妈妈不同意,那么,你该怎样说服你的妈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病句
汽车在平坦而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阳西下,晚霞应红了天边。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高高兴兴愉快地返回学校,同学们的书包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矿石标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因为增长了知识,所以锻炼了意志。
18、修改病句
1、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的青年具有顽固的毅力。
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我们慢慢长大,学会了做许多事情,如学会骑自行车,学会了溜冰,学会了剪纸,学会了做蛋炒饭…选择一个事例,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作文纸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