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数既是24的因数,又是24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它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100以内它的倍数有(_______)。
2、这个分数中,________是分子,________是分母,读作________。
3、在中,( )是方程。
4、在括号里填上“>”“<”和“=”。
( )
( )
( )
2.875( )
5、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
(_____) (_____) (____) (____)
6、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
65公顷=________平方千米 25分=________时 90千克=________吨
7、一袋大米8千克,用去千克,还剩________千克;用去
,还剩________。
8、长方体体积公式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
9、
看上图填空:
(1)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 )时的气温最高,( )时的气温最低。
(3)( )时到( )时气温升得最快。
10、求出下面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6和48________
11、假分数的倒数都不比1大。( )
12、和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已知
,则
。( )
13、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______)
14、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______)
15、x2=2x. ( )
16、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也可能不存在。( )
17、用短除法求“5、1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
A.120
B.80
C.72
D.240
18、如果一个圆的半径增加3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 )厘米。
A.3π
B.6π
C.9π
D.无法确定
19、在100米赛跑中,甲用了18秒,乙用了分钟,谁跑得快?( )
A.甲
B.乙
C.一样快
D.无法比较
20、把几个相同的物体拼成一个大物体,现在和原来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积和体积不变 B.表面积增加,体积不变
C.表面积减少,体积不变 D.表面积和体积都减少
21、比80的少8的数是( )。
A. B.
C.23 D.7
22、下面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5×3=15
B.x+5
C.3×2+x=22
D.4x-6>5
23、解方程。
24、解方程.
6x-5.3×2.1=1.05
x=________
25、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2)
(3) (4)
26、从学校走到新华书店,小王用了小时,小李用了0.4小时。谁走的速度快些?
27、一根长9米的绳子,正好截成4根同样长的跳绳。
(1)每根跳绳用了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2)每根跳绳长几分之几米?
28、把若干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张这样的长方形纸?
29、要制作一个正方体木块模型,棱长3dm,制作这个模型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分米?
30、甲乙两城相距460千米,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2小时后,客车才从乙城开往甲城,又经过3.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1、新华小学五年级4班共有50名学生。这个班2009~2014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下表。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
电话 | 29 | 35 | 46 | 50 | 50 | 50 |
电脑 | 11 | 15 | 18 | 24 | 38 | 45 |
(1)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拥有电话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3)拥有电脑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4)从统计数据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32、小张、小马、小王三人共有180元,已知小张的钱数是小马的3倍,小王的钱数是小马的2倍,三人各有多少元?
33、有两根铁丝,分别长36厘米、4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几厘米?一共截成多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