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yī shanɡ(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cǎi hónɡ( )向我们飞过来。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zhènɡ fǔ( )成立,在shǒu dū( )北京举行典礼。
(3)屋外寒风呼啸,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 )的海浪拍击着海岸。
(4)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yáo lán( ),是那样美丽壮观,hé ǎi kě qīn( )。
2、句子训练营。(8分)
(1)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童年像 。(仿写句子)
(2)山海关已成为历史陈迹。 山海关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香港,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本对店老板说:“我现在还没有足够的钱,请你为我预留一些日子吧。”(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肯定他大概是去看电影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累运用,填一填。
(1)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
(2)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胆颤——( ) 磅礴——( )
蜿蜒——( ) 攀缘——( )
5、积累运用。
1.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好像一个隶体的“一”字,他就是____________。他在《学界的三魂》中这样说过:“惟有________________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______________”这学期我们学过他的《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品。
2.一水____________,两山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想起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_______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品悟。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描画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主要写农家的繁忙,句中的“蚕桑”、“插田”分别照应了首句的“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请再列出三个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词的上阕,填空。季节: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静中有动:明月________,喜鹊________,清风________。静中有声:宁静的夜里,________声,________声,________声不绝于耳。
3.读词的下阕,填空。星是________的,雨是__________的。“见”同“________”,应读作________。作者行走在__________道中,转过溪桥,看见了旧时熟悉的________。
4.全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______________和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__之情。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其一)
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浪淘沙是词牌名。___
B.诗的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___
C.簸的意思是颠簸。___
D.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是宋代人。___
【3】这首诗的前两句不仅写出来黄河___________的雄伟气势,也突出了黄河____________的特点。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引用了民间传说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同时展开想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江保卫战(节选)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门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1】“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这个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战士们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战士们__________的精神。
【3】“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九江人民,你想对子弟兵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看戏》。
晚上,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剧场也是静静的。
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走路的石阶上都坐着人,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简直是一个人海。
大幕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陆续登上了舞台。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
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开始唱了,那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笑一颦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 下来, 在地上, 到空中, 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的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绪也渐渐进入高潮。我们的女主角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这位艺人的面前。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先生。
【1】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滴 溅 滚 落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屹立( ) 轻盈( ) 矫健( ) 陆续( )
【3】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剧场“简直是一个人海”,说明了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
(2)“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这个比喻是说京剧舞台像海市蜃楼般可望而不可及。( )
(3)“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是两对反义词,用在一起使句子前后矛盾,显得不合适。( )
【4】请用两个成语或两四字词语来赞美梅兰芳先生的舞台艺术。
________ ________
【5】文章题目是“看戏”,为什么对表演的剧情着墨不多,而着重写现场的氛围?
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
小花同学收到一份稿费单,里面有丰富的信息。你读后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取款通知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PB汇06
请携带本人有效证件于2019年01月03日前到任一联网网点取款。 | 汇票号码 | 1810357696707 | ||
标识码 | 200 | |||
收款人地址 收款人姓名 | 江苏省通州区实验小学金桥校区三年三班小花 | 特殊业务 | ||
收款金额 | 40.00 | 汇款日期 | 20181104 | 填单日截 |
汇款人地址 汇款人姓名 | 哈尔滨市道外区景阳街21号《学生之友》编辑部 | 经办员 瞿春梅 | ||
汇款人邮编 | 150020 | 汇款人电话 | 139××××1366 | 150000 |
附言 18年13.15期 |
|
经办员: 检查员: 接收专员:017659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小花同学是江苏省通州市的一名二年级同学。 ( )
(2)《学生之友》杂志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 ( )
(3)小花同学家附近有一家交通银行,她可以拿着这张取款通知单去取钱。 ( )
(4)小花同学的文章发表在2019年1月3日的《学生之友》杂志上。 ( )
(5)小花同学的稿费是40元。 ( )
【2】小花同学的稿费单被妈妈放在家里许久,2019年的2月2日终于找到了,她去邮局取钱,可是邮局的阿姨拒绝了她。你知道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花同学其实是叫李一花,取款单打错名字了,她跟邮局工作人员反映,工作人员要她找杂志社。你认为她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雨
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那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来了。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畔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用“||”线给课文分段。
2.课文中三处“……”的作用是一样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四处“——”的作用有所不同,其中第二处表示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处表示_________________ 。
3.课文分_____ 、 ______两方面来写山雨之美。第8自然段则主要抓住关键词__________来写,所以朗读的时候要___________。(选择序号写在横线上。)
a.语速加快,声音轻柔。b.语速稍慢,声音轻柔。c.语速稍慢,声音响亮。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件小事
①我从乡下跑进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地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儿,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老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一定要栽一个大跟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⑧“您怎么啦?”
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⑪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⑫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⑬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⑭我没有思索地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⑮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一路走着,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⑯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然了苦痛,努力地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日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是对老女人的_______的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责怪车夫多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生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香 山 看 叶
郑云云
站在幽静的山谷里,仰头望树,不见红叶。
阳光应当在山外什么地方朗朗照着。那里游人一定如织,红叶也应灿烂如花。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和游人,谁肯辜负红叶之美?
然而还是这里好,我喜欢这无人的山谷。真要看叶,哪能在热闹的去处?树儿本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而我们是人类中甘愿孤独的一群。唯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
秋风吹起,很凉很凉,是第几阵秋风?想不分明。只是身上的感觉超常敏锐起来。自知我在看叶,叶亦在看我,举手投足之间,都仿佛在叶无言的包围中。其实,我是知道树的心思都在叶里了。那是树的眼睛。树木用它们望着四季轮回,望着世间万象,望着风雨晨露、日升日落,望着一群又一群灰喜鹊在夕阳下归巢。此时此刻,也在好奇地望着一个女人躲开人群,静静地伫立在它们面前。
山谷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每一片叶如今又成了它的手掌,成千上万的树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我望树,树亦望我。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
1.给文中画“ ”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2.作者为什么要到幽静的山谷看红叶,而不在山外热闹的地方看红叶?
3.第5自然段中,作者实际看到的景物是 ,联想到的是 。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5、按要求写句子。
①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缩句)
②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③手指有姿态。(扩句,最少扩两处)
④圆溜溜的柿子挂满枝头。(改为比喻句)
16、句型转换
(1)全国人民支持申办奥运会。(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会允许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么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到了正午,天安门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写出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例句,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并仿写句子。
例: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二选一。
1.珍藏
一张贺卡,一支钢笔:一席话语,一次感动……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请补充题目,叙述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事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2.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传统节日有很多,请介绍我国一个传统节日一两种风俗,也可以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注意详略得当,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