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江苏常州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赏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

    (1)诗的第二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2)首句“日暮苍山远”中的“__________”点明时间,正是傍晚。“__________”,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

    (3)整首诗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描写的。

  •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月亮___________,穿过__________微云。忽然,海面上__________________。被月光照得___________,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2)本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有赞颂蒙汉情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激发我们无论身份多低都应爱国的名言“____________”;还有警示我们与大地共存共荣的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按要求填空。

    (1)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语言富有哲思。比如:我们要在探索、实践中获得真知和希望,这让我们想到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这句话,我们还会想到陆游的那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览大好河山,颂江山多娇。诗人眼中的江南如此美妙,杜牧笔下的江南美景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笔下的江南美景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笔下的黄河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诗人)笔下的黄河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等是我们本学期的必读书。走进《三国演义》,你最欣赏______(国)的______(谁),有关他(她)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填写成语);跟着格列佛我们游历了小人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等四国。

  • 4、查字典填空。  

    “豁”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序______

    “豁”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 残缺,裂开。② 舍弃,狠心付出高代价。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写序号。

    (1)桌面上是一道道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______

    (2)老麻雀出性命也要保护小麻雀。______

  • 5、按要求填空。

    “穷”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请你根据“穷”的不同义项分别给“穷”组一个词。

    1.缺乏财物。( )

    2.到尽头,没有出路。(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_______,“秋”是_______

    【2】这首散曲中描写的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浪淘沙》 

    作者: 代诗人  

    九曲黄河万里沙,(   )。( ),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作者: 代诗人  

    (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 代词人  

    (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填空。

    2两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3《浪淘沙》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浪淘沙》诗的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突出了九曲黄河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诗的后两句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南春》诗中,诗的前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绘出一幅_______,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有关“北京中轴线”的材料,完成各题。

    学校组织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主题为“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的展览。同学们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参观中的记录,整理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创建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两代。是北京城市建筑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线。北京城诸多重要建筑位于此条轴线上。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说,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北京中轴线示意图

    (材料二)

    中轴线上有很多重要建筑。坐落于天安门城楼正南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

    (材料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中轴线不断延伸。中轴线向北延伸,以高48米的仰山作为终结标志,延长线两侧先后建起的国际会议中心、电视转播塔、奥林匹克公园等,带来了北部荒疏之地的巨变。中轴线向南延伸,在天安门正南46公里处,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高水准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它将为2035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增添新的内涵。

    (材料四)

    北京中轴线是大国首都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2011年6月11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正式启动。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

    【1】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正阳门、永定门都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

    B.鼓楼在景山北面,钟楼在安定门的北面。

    C.大兴国际机场坐落在中轴线南延长线上。

    【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材料一)介绍了中轴线的产生及其贯穿北京城南北的特点。

    B.(材料三)介绍了中轴线向南北延伸,促进了北京城的发展。

    C.(材料二)和(材料四)都介绍了中轴线上建筑物的风格特点。

    【3】有同学读到(材料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时,展开了联想,并把联想到的内容用图示展现出来。请你从(材料一)《北京中轴线示意图》中选择一处建筑。把联想到的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4】很多人对“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这个主题很感兴趣。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出人们感兴趣的两点理由。

    _____

    【5】在“京张两地手拉手”活动中,你所在的学校迎来15名张家口的同学。你作为小团长,将带领张家口地区的同学完成两个任务。

    任务一:为了感受北京中轴线东西两侧建筑对称的布局特点,你打算带他们去的地方是__________

    任务二:根据上述材料以及你自己的积累,你打算带他们重点参观(材料四)中提到的哪一处遗产点?请具体写出为他们讲解的内容。(要求:作答时“人民英雄纪念碑”除外)

    遗产点是:_____

    讲解的内容:_____

  • 10、阅读。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画“     ”的句子中,“痕迹”是指________,“游丝样的”意思是________,暗示自己________

    【2】画“ ”的句子将无形的时间比作________________。“吹散了”“蒸融了”形象地写出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不包括(             

    A.焦急、苦闷

    B.愤怒、消沉

    C.惆怅、不安

    D.眷恋、恐慌

    【4】面对作者强烈的呼唤,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算是没有白白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开国大典》片断,回答问题。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样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并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 山炮 dàn tán)炮 火箭炮 各式各样的炮 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骑兵一个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chà chāi)不多把sǎng sǎn)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 ”

    【2】“装甲车”的“甲”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_____部,再查_____画。“甲”在字典中有4种解释:

    ①第一,②古代军人打仗穿的衣服,③动物身上的硬壳,④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用的装备。“装甲车”的“甲”该选第______种解释。

    【3】给划“——”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这段主要写了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

    【5】这个片断中的第一自然段写到受检阅的部队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三军。其中重点写了______军,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兵种。

    【6】用“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7】哪个句子最能体现群众的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用波浪线画出来。人们激动的原因是( ),朗读这个句子应该用( )、( )的感情来读。

    【8】如果你在电视机前看到阅兵式的经过,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 12、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   节)  

    第二部分(第   节)  

    第三部分(第   节)  

     

  • 13、假如不保护环境(节选)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任意排放三废”。每年,全世界________空中的有害废气总量有6亿多吨,________的废水有4200多亿吨,废渣的________量也十分惊人。1873年以来,西方社会仅死于大气污染的就有一万多人,患病者就不计其数了。水污染就更严重了,世界上主要的水体都不同程度受到三废”的污染,甚至南极的企鹅体内都检查出毒性很大的多氯联苯等化学物质。巨大的污染,使得海洋生物大量减少,许多鱼、贝类濒临绝迹。日本的大阪湾曾以盛产鱼虾著名,如今在这里作业的渔民,拖出的渔网中,垃圾比鱼还多!

    工业和城市过分集中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重要原因。如日本,70%的工厂挤在2%的国土上,1%的国土生活着25%的人口;美国东部地区1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了全国制造业的70%和近一半的人口,使这些地区成了世界上有名的”公害地区”。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带来的垃圾、污水、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尤为重要。

    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严重加速了地理环境的恶化。如美国和俄罗斯出现黑风暴”,就是因为森林草原被毁以后形成裸地,大风一起,尘沙飞扬,天昏地暗。墨西哥城在80年中下沉了9,就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

    破坏环境的途径还有很多很多,但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它有自己的原则,谁违背都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1三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本大阪湾拖出的渔网中,垃圾比鱼还多”说明________对海洋的污染。(4)

    2) 第2自然段话空格出应填的词语是(  )(4)

    A. 排入-排放-排弃      B. 排放-排弃-排入

    C. 排放-排入-排弃      D. 排弃-排放-排入

    3) 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线部分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4)

    4) 地理环境有自己的原则,谁违背都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墨西哥城过量抽取地下水所造成的惩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5 请围绕假如不保护环境”展开想象,写一段话。(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走进书的世界

    金波

    翻开书本的每一页,

    都像走进一个新的世界,

    眼睛变得应接不暇,

    心灵体验着发现的喜悦。

     

    书像大海,我们像一条鱼,

    书像蓝天,我们像一只鸟,

    美丽的成长记忆,

    就从这里开始闪耀。

     

    书页里夹着白天的阳光,

    书页里夹着夜晚的月光,

    无论多久,每一次翻开,

    生活都会在这里飘香。

     

    日子因阅读变得丰满,

    阅读像吸吮生命的甘泉,

    知识让心灵长出了双翼,

    我们从书的世界里飞起。

    1诗句书像大海,我们像一条鱼,书像蓝天,我们像一只鸟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书比成了        ,把我们比成了        

    2为什么翻开书本的每一页,“眼睛变得应接不暇”?这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的笔下,书是美好的。书的美好体现在哪些句子中?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4阅读让人发生了许多变化,下面的哪句诗不能表现出来?(  )

    A. 日子因阅读变得丰满

    B. 知识让心灵长出了双翼

    C. 美丽的成长记忆,就从这里开始闪耀

    D. 书页里夹着白天的阳光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加工厂。

    (1)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能照样有声有色地玩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扩句。(至少扩两处)

    我走出家门。

    老妇人坐在木椅上,双眼望着我。

     

  •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整个大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红不但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干活,所以在学校也主动为同学服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河上的帆了,一张张白帆,像一朵朵白花,开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又像一片片白云,飘在蓝蓝的天上。

      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19、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不用“想”来表达。

    例: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在“——”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假期,重庆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朝天门广场人头攒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__________,磁器口古镇__________,武隆喀斯特旅游区__________

    (2)仿照例句,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围绕下列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冷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生活中处处都有关爱,请你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语句通顺,内容完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