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湖北潜江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思夜想   出耘田夜绩麻

    B.重     得兔

    C.起彼伏   是君家果

    D.荣     其矛曰

  • 2、下列四个成语与搭配的俗语的意思不一致的是(     )。

    A.花言巧语——打开天窗说亮话

    B.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

    C.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

    D.气急败坏——鼻子都气歪了

  •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yuán  dài B.好(shì 子(méi

    C.jiǎn  油(zhà D.受(xiáng màn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拼音,写词语。

    qǐ dí   fēn fù   lǎn duò huī huáng

    ____)(____  ____ ____

    kù shǔ   lí míng shā jūn   líng lóng

    ____)(____ ____  ____

  • 5、问答题。

    请用一百来字概括一下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并用上“无价之宝、为难、理屈、完璧归赵”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比一比,再组词。

    ( )   ( )   访( )   ( )( )

    ( )   ( )   ( )   ( )( )

  •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不足 _______壮   负________  同心___)(____

    难以___)(__________   ________地 众____)(____

  • 8、(1)《从军行》中表达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描写诗人依依不舍,目送着友人坐的船消失在海天相接的尽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凉州词》中描绘了诗人远跳黄河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shǔ shù)目不可计(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xī xì)。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chàn zhàn)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靠近——(_____         面貌——(_____

    震动——(_____         数不胜数——(_____

    【3】抓住榕树的特点来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读第①段,我感觉到这是一棵_________的榕树。读第②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__________的榕树。这两段是_____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4】读选文第②段,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 10、美文冲浪岛。

    杨志卖刀

      杨志是有名的杨家将的后代。因为脸上有块青色的胎记,就有了绰号叫青面兽。他从小学武艺,长大后成了一名军官。当时的徽宗皇帝要用南方的奇花异石堆起一座万岁山,殿帅府就派十个军官去太湖边押运石头。其他九个军官都顺顺当当地回来了,偏偏杨志空手回来。太尉高俅很生气,把杨志赶出了殿帅府。

      杨志孤苦一人,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他在刀鞘上插了个草标儿,别人就知道这刀要卖了。他在桥上站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叫牛二的流氓,这家伙一贯惹是生非,大家都怕他。

      牛二走上前来,抽出杨志的刀,问:你这刀卖多少钱?杨志说:祖上留下的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撇撇嘴:这把破刀有什么好,卖得这么责?杨志说:这刀有三件好处。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过。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

      牛二说:我不信,你去砍一个人我看看。杨志说:平白无故谁敢杀人?你不信,找条狗来我杀给你看。牛二说:你说的是杀人不见血,没说杀狗不见血’!”杨志不耐烦了,顺手一推,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起来,嘴里说着,来呀,是好汉就砍我一刀呀!杨志气极了,牛二却又拳打脚踢。杨志便对众人叫道:大家都看见的,我杨志没办法才在这里卖刀,这流氓不讲道理要抢我的刀!杨志火从心底起,怒向胆边生,只见寒光一闪,流氓牛二倒在杨家的祖传宝刀下。

    1解释火从心底起,怒向胆边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志的刀有三件好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志被称为青面兽,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人物有绰号,请再写出两个人物以及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写杨志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还要写流氓牛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天,它这样(淘,陶)气de )陪伴我;天色入(暮,幕),它就在父母(再,在)三的呼唤声中,飞回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竞)趴在我的肩头睡zháo  zhe)了,银灰色的眼jiǎn  liǎn)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shú  shóu)!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de  dì)      (zháo  zhe)

    (jiǎn  liǎn)    (shú  shóu)

    【2】我能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淘,陶)________      ________ (暮,幕)

    (再,在)________       (竟,竞)________

    【3】我知道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眼睑:________

    流泻:________

    【4】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你有哪些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________,让给了________,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________,而将这cuī gān liè dǎn(   )的风沙留给了________。

    1按原文在横线上填空。

    2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写词语。

    3这段话的结构是(   )

    A.   B.   C.

    4“——”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5按照选段的结构,可以把选段分成________层。请用“//”给选段分层。

    6选段把胡杨比作挡在________前的屏障,并将胡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突出了胡杨不慕虚名、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 13、课内阅读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

    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念作”,念作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 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1给加点字注音。

    _____ _____   勉勉_____  _____

    2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怎样的内心感受?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上文段中出现了四大名著中的三部,它们的作者分别是:《三国演义》______《水浒传》_____ 《红楼梦》_______

  • 14、阅读。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chù)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1“√”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向后去(ānɡ yǎnɡ   tiáo diào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      抽动(     恋恋不舍(      

    3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4作者写金蝉脱壳时,按照顺序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壳的过程,显得非常有条理。

    5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好读书

    ①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②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③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看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并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④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⑤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有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⑥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文中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2】在文中“(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对文中“乐此不疲”的正确理解是(          

    A.高兴不疲劳。

    B.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4】读书有哪些好处?请根据短文内容自己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本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请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泰山上的挑夫

    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开始了对五岳之尊泰山的攀登。

    天是墨蓝色的,那镶嵌在墨蓝色天幕上的闪烁的繁星是那么明亮。刀劈斧削般的岩石竟然有那么多奇形怪状。而山石上耸立的松柏更是云雾般的朦胧。什么美妙的乐曲能同山涧里潺(chán)潺的溪水声相比呢?更何况还有蛙鸣,蝉唱,不知名的昆虫的低吟……爸爸拿着手电边走边指点,有时停在一个地方,一讲就是老半天。我饶有兴味地看着、听着。红门、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回马岭……都被我们甩在身后了。我脑子里萦(yínɡ)绕着唐槐、汉柏、金刚经以及各种各样有关泰山的神话、传说,走在这夜幕笼罩下的山路上,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

    当红日出山、天色大亮的时候,我们已坐在中天门熙熙攘攘的茶社里了。也许是太疲劳的缘故吧,我仰看那白云缭绕的泰山主峰上的南天门,对攀登泰山极顶简直有些失掉信心了。

    忽然,爸爸指着攀登在山路上的一队挑夫让我看。 “那是干什么的?”我问。

    “挑夫!泰山上的挑夫!”爸爸激动地大声说。我很奇怪,爸爸为什么这样激动!

    那一队挑夫在茶社门前停下来休息。爸爸迎上前去和为首的一位中年汉子攀谈起来。我端详着那位中年挑夫: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我想,即使最好的体操运动员,也不一定会有这样健美的肌体吧!

    “当天能来回吗?”爸爸问道。

    “能。一天至少一趟!”他平静地回答。 “您不累吗?”我脱口而出。

    “哈哈!”他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小朋友,你想,肩上百把斤的担子,脚下百把里的山路,能不累吗?”

    “那您为什么非干这活儿?”

    “傻孩子!和你上学念书一样,这是我们的工作。”他严肃起来,一板一眼地说:“现在国家在奔四化,发展旅游事业,不光国内,许多外国朋友也慕名来逛泰山。要是山上没有旅馆,没有饭店,那住在哪里?吃什么?要吃、要住,就离不开咱这挑担子的。不错,这活是累,是苦,可你不干,我不干,谁干呢?”

    “要是用机器运输就好了。”

    “对,这样就省劲多了!所以,你们从小得好好念书,长大了搞出机器来。

    可是你记住,就是机械化了,也得干。不花力气,图省劲,干什么也不行……好,你们歇着吧,俺们该走啦。”说着,就招呼同伴们去挑担子。‖

    他们又上路了,踏上了攀登东岳之巅的最艰难的旅程!他们迈着坚定的步子,用不急不缓的稳健动作换着肩,走着“之”字形,奋力地攀登。我望着他们的背影,耳边又响起那位中年挑夫的话,心里不禁翻腾起来……泰山上的挑夫啊!您的运输工具和方式是落后的,您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您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人格是多么高尚啊!您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您挡住。我们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挑夫精神啊!……我猛然想起自己,我不也应该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伟大祖国的腾飞而献身吗?……

    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放开喉咙大声喊道:“爸爸,走啊!追挑夫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猛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文中“‖”划分的段落,写出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泰山看到的中年挑夫是什么样子?请用“﹏﹏”画下来。

    4“挑夫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类文阅读。

    少年中国说(节选)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唯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唯喜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1】文中的“老年人”指代(________),“少年人”指代(________)。

    a.未来的中国       b.腐朽的清政府

    【2】文中把“老年人”和“少年人”分别比作什么?选出几个词语分别写一写。

    (不少于三个)

    老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老年人”与“少年人”的两种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精神状态,反复进行对比分析,表现出未来中国的_____

  • 18、阅读理解

    阿欧和小艾

    放学后,一身白蓝相间校服的阿欧,蹦蹦跳跳地来到屋后小山谷的林荫下,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轻轻松松地荡起了家人刚刚修好的秋千。深蓝色的布绳、古铜色的吊板连同那漂亮的校服,在空中荡来荡去,拖着优美孤线,形成一个漂亮的倒挂的彩虹

    此时的天空依旧明亮得耀眼,飞鸟归巢时嘈杂的鸣叫声已经过去好一会儿了,繁茂的枝叶过滤了刺目的光线,柔和的林中静谧得让阿欧感觉整个小山谷都空荡荡的,“唉!如果小艾没搬家的话,她现在肯定跟我荡秋千呢,呢叽咕咕地讲好多故事……”她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阿欧和小艾在小山谷的林间草地上一起玩耍。小艾提议:“我们一起玩秋千故事吧!”阿欧说:“我是故事大王,我先玩。”小艾说:“都五年级了,谁不会讲故事?我们来石头剪刀布,谁赢谁先玩。”结果小艾第一个玩,一边玩,一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故事还没讲完,阿欧着急地说:“该我荡了。”然后边讲着《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边跳上了秋千。咔嚓,绳子就斯了,阿欧掉了个屁股蹲。小艾赶紧跑过来扶起阿欧。阿欧连说“没事,没事,不疼,不疼!咱们一起讲故事吧。”然后,她们一起坐在地上讲起了《七仙女》的故事。

    忽然,“阿欧!何欧!”一声声呼唤传来。“哎——阿欧答应了一声,眼睛一亮,手忙脚乱地站起来。可是哪有小艾的身影?她不甘心地东张西望,侧耳细听,终于黯然垂下眼帘,“原来是野鸡的叫声。”

    一缕落日的斜晖从阿欧眼前掠过,无数浮尘在光线中飞舞,秋千上空的树叶泛起莹莹的光亮

    她又想起一件事。小艾和她抢了这里的一棵小樱桃树,然后用镰刀修剪了多余的枝叶,载种在爸爸废弃的小酒坛上,啊,竟然变成了樱桃树盆景,美过市场里所有的盆景。这盆景应该算是友谊的象征吧……

    想着,想着,阿欧叹了口气,正准备起身回家,突然见旁边稀疏的杂草丛中,冒出了一株叶片异常青绿的植物,定睛细看,一株孤独的艾草幼苗傲然地仰着头,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阿欧爱怜地凝视着小艾草,灵机一动,“你搬去我家住好不好?我家院子里有好多艾草可以跟你作伴。”

    小艾草微微点着头,似乎同意了她的提议。

    当琥珀色的晚霞被炊烟染成鸽子灰时,眉开眼笑的阿欧蹦蹦跳跳地走回家了,她心里盘算着,今晚一定要给小艾写信告诉她自己发现了另一个“小艾”。还有,明天一定记得带上挖土工具接“小艾”回家。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下列的哪一项? (    

    A.黎明

    B.早晨

    C.中午

    D.傍晚

    【2】文中加点的“倒挂的彩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阿欧回忆了两件事,请分别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1自然段,运用了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这个场景蕴含着人物怎样的心情?第2自然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表达了阿欧对小伙伴小艾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文章最后几段回答,为什么阿欧的心情一下子从“叹了一口气”的难过,变成了“眉开眼笑”的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文中画横线部分回答,为什么阿欧会把野鸡的叫声当成小艾对自己的呼唤?

    ____________________

    【8】举例说明,文章运用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表达了阿欧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认为,文章的题目不够恰当。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母亲四个“立刻”的动作,说明了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句话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

    【2】“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节到了,小强打算给母亲送张贺卡,可是平时母亲爱责骂小强。如果你是小强,你打算在贺卡上面写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根据要求写句子。

    1.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

    把字句:

    被字句:  

    2.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蒲公英,带着白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飞扬扬地飘着。

    缩句:  

     

  • 21、扩句

    玻璃问世了。 噪音像 隐身人

     

  • 22、按要求改句子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能说会道。你有什么悄悄话想对祖国妈妈说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