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玷污(zhān) 阴谋(mòu) B.窈窕(yáo) 擂鼓(léi)
C.矜持(jīn) 踌躇(chú) D.筹备(chóu) 扳平(bǎn)
2、在下列的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学会宽容, 能帮助我们维持亲情、友情, 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别人对你有不经意的伤害, 应该保持一颗宽容之心。
A.既 又 不论 都
B.不仅 还 即使 也
C.既然 那么 即使 也
D.既 并且 不论 都
3、下面词语意思猜得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官邸——官员的住所
B.客含——旅馆
C.墨客——买墨水的客人
D.掌柜——老板
4、看拼音,写词语。
1.店家说老虎伤人xìng mìng________,武松却以为是店家的guǐ jì______,景阳冈上他用quán tou______打死老虎使尽了力气,手脚都sū ruǎn______了。
2.他需要qīng xǐng________的大脑,手术台上他一声不吭,zhǎn xīn________的床单被抓破了,沃克医生yóu zhōng______地敬佩他,对他sù rán qǐ jìng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心____神怡 比____而飞 奇____异宝
寸____不生 美中不____ 理直____壮
风花雪____ ____接不暇 千真万____
成家____业 理所当____ 负____请罪
6、字词大观园。根据解释写词语。
(1)好的作品纷纷出现。(________)
(2)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________)
(3)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zhào yào qī hēi xiāo huǐ sǎo zi jǐ bèi
( ) ( ) ( ) ( ) ( )
dà yàn fánɡ ài shòu ruò dīnɡ zhǔ lǎn duò
( ) ( ) ( ) ( ) ( )
8、借助语境看拼音写词语,做到正确、工整。
1.老师把任务刚一 fēn fu________完毕﹐大家就开始行动起来。
2.虽然两地jiàn gé________万里﹐但网络却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3.háng zhōu_______西湖令人流连忘返。
4.爸爸替人办事﹐从来不希望别人chóu xiè________。
5.牡丹是我们的国花,是财富和欣欣向荣的xiàng zhēng________。
9、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rèn rèng)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 没你这么当妈的! 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zhēng zhèng)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xiè jiè)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2】依据上下文解释词语:
龟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的句子中“我”为什么拿到钱时“鼻子一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这四个“立刻”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因为在那一天,“我”看到了母亲辛苦工作的状态,体会到她养家的不易。
B.自己慢慢长大了,应该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要有着大人一样的担当。
C.“我”内心深处萌发了对母亲的心疼和内疚之感。
10、目送(节选)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ー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ロ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ー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ー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有删改)
【1】本文详细记述了“我”目送儿子的三个场景,请仔细阅读,填写下面的表格。
场景 | 儿子的表现 | 我的心理 |
儿子上小学 | ① ____ | ② _____ |
儿子十六岁去美国 | ③______ | ④ _____ |
儿子上大学 | 眼睛望向灰色的海 | 孤单失落 |
【2】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将正确的说法打上“√”,错误的说法打上“×”。
(1)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交会”一词,写出了“我”对儿子的牵挂以及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___)
(2)作者记叙了自己目送儿子的场景,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_____)
(3)“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说明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孩子的无情。(_______)
【3】“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本文的题记,作者意在告诉我们 ( )。(多选)
A.应珍惜属于我们的亲情。
B.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
C.亲人总会不断地抛弃我们,我们终将孤独前行。
11、 野菊
我特别喜爱野菊。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秋天的一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色的野菊花。小小的绿叶片衬托着黄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可当野菊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小草。秋天,开花的野菊虽然没有兰花芬芳,也没有牡丹富丽华贵,但是,它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的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许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摘野菊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疼。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后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没几天,伤口就好了,真是令人nán yǐ zhì xìn。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假期里去外婆家,我总要摘不少带回家。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水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土生土长,朴实无华,无所需求,顽强生长,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有一点野菊的精神吗?难道不应该像野菊那样mò mò wú wén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我愿做一棵小小的野菊。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nán yǐ zhì xìn(______)——(______)
mò mò wú wén(______)——(______)
【2】请你把文中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1段画“____”的句子,采用______描写的方法,把野菊花与______、______作比较,突显了野菊花自然、朴实、______的特点。
【4】请你概括短文第2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作者想借野菊花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美文赏析。
青蛙和大雁
两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边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一家人一样。
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喝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去,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
“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们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大雁同意了。
它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
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人们齐声赞美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是我想的办法呀!”
又往前飞到了有更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赞不绝口:“大雁带着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惊讶——
②赞不绝口——
(2)前两次,青蛙听到人们称赞为什么不张口?第三次为什么忍不住了?(8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干枯—— 聪明——
赞美——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8分)
13、拓展阅读实训
蜜蜂与小蝴蝶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悄悄地来了。她摇着铃铛叫醒花儿们。有红的、黄的、蓝的……它们争先恐后的让人们欣赏他们的丰姿。小蜜蜂和小蝴蝶得知了春的消息,也飞出来了。
小蜜蜂劳劳从它的房子里探出了脑袋,高兴地说:“今天天气真好,正好是采蜜的好时机!”于是,劳劳飞到花丛中来采蜜。劳劳不怕辛劳,不停地在花丛中间穿梭,帮助花儿传播花粉,让每朵花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自己也酿出香甜的蜂蜜。“花粉装满了,我先回去吧!”劳劳说。它回到家里,将满满一桶花粉放进储藏室里,就又飞出去采蜜了。
小蝴蝶美美也从它家里钻出来,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说:“跟花儿比美去喽!”美美来到花丛中,一刻不停地在花丛飞来飞去,边飞边寻找颜色最漂亮的花朵。然后落在花上把最漂亮的颜色抹在自己的翅膀上。不一会儿,美美的翅膀变得像花一样五颜六色了。美美看了看自己的翅膀,兴奋地说:“哈哈!我是世界上最美的蝴蝶!”
劳劳飞到幼儿园旁采蜜。它瞟了一眼幼儿园,它看见幼儿园老师在教小朋友唱赞美蜜蜂的歌。劳劳微微一笑,又埋头采蜜了。劳劳飞到学校旁,看见老师在教学生学习小蜜蜂勤劳的精神。它笑了,飞到了人类给它们造的房子里。
可是美美还在花丛中玩耍。忽然,一张网从天而降,它被人类捉去了。经过一番周折后,美美终于逃出来了。“差点被做成标本了!”
一天,美美遇到了劳劳,气愤地说:“人类太不公平了!人类都给你们造房子,让我们在野外被风吹打,被雨冲洗还抓我们去做标本。人类真不公平了!”“我们只有为人类作出了贡献,才能得到他们的尊重啊!”劳劳说。
美美听了劳劳的教诲,觉得有道理,就慢悠悠地飞走了。
————————————————————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争先恐后:(__________)
(2)一刻不停:(__________)
【2】在文章中找出描写小蝴蝶美美爱美的句子。
(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划线句子,表现了小蜜蜂劳劳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
【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充一个合适的结尾。
(__________)
【5】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突出小蜜蜂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
14、拓展阅读。
良心如枕
午后,倚(yǐ qí)于床头闲翻杂志,看到一个句子:“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就随手记在纸上,细细体味。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一些普通的人和事来。
这件事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夏天晚上,我们在院中纳凉,一只半大白兔跑进我家,赶之不去。母亲说:“天这么晚了,让兔子往哪儿去呢?弄不好会让什么给吃了。先留它一夜吧,明早谁吆喝,再还给谁。”我就找出一个笼子把兔子安置下来。
到了第二天,并没有人吆喝少了兔子,又过了好多天,还是没人找。兔子在我家一天天过下来,母亲却日益感到________。
“瓜田不纳履(1ǚ fǔ),李下不正冠”的古训,母亲不懂得也没听说过,但却凭着做人莫坏良心的本能而奉行着,并教导我们一生也要这样严谨(jǐn qǐn)地做人。所以一只误闯我家的兔子成为母亲的心事也不足为怪了。
她的不安在一天晚饭后再次流露出来。那晚她( )给兔子喂青草,( )说:“我怎么老觉得眼皮跳,耳根发热?兔子,你说是喂你还是放了你?”兔子只顾埋头津津有味地吃草。
母亲叹了口气,从父亲的皮夹里抽出两块钱走了出去。
过一会儿,她回来了,________________地说:“我把两块钱丢在西边大路口了。随便谁捡了去,就当赎(shú dú)这只兔子了,省得晚上睡觉也不踏实。”
这件小事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带着迂腐的天真,但我相信另有一些人会表示理解并有同感。生而为人,总与一些事相连。有些事情,也许不为人所知,但躲不过良心的审视,尤其当午夜梦甜时,也是良心靠灵魂最近的时刻。
真的,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于我们的心入眠。
【1】在括号里给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横线上填上表示人物心理的词语。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说说你对“有些事情,也许不为人所知,但躲不过良心的审视,尤其当午夜梦甜时,也是良心靠灵魂最近的时刻”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一组《民间故事》,并按要求作答。
鲁班借龙宫
①鲁班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能工巧匠。
②有一次,他为了建造一座壮观漂亮的房屋,去向东海龙王借一座宫殿来作模样。鲁班水遁到东海龙宫,向海龙王借宫殿。海龙王赞赏鲁班的好手艺,答应把龙宫借给他三天。
③这座宫殿庄严富丽,气象万千,鲁班指点着弟子紧张地照样造屋。
④期限到了,只完成了宫殿的骨干,细部来不及装饰,可鲁班信守承诺必须归还。怎么办呢?鲁班紧盯龙宫,弟子叫他,他不应。弟子们眼见小龙将军爬上了屋顶,鲤鱼翘起尾巴来打门,虾兵蟹卒抬起四角……很快把龙宫取走。
⑤天亮了,鲁班按照记忆,指挥弟子们忙碌起来,而且鲁班还雕刻了龙头伸在宫殿屋顶外的一角,龙身蜿蜒在屋脊上,鲤鱼粘在大门的门柱上。比龙宫更加壮观气派。
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
钟馗嫁妹
唐开元年间,钟馗落凡为一乡间举子,赴京城应试,途中遭遇鬼害,毁了面容,奇丑无比。在应试时中了一甲一名,因奸臣作梗,未能得中,钟尴怒而撞死在金殿之上。钟馗的冤魂在皇上遇害时斩鬼除妖救了皇上性命。皇上命宫廷画师吴道子绘出钟馗像,御封钟为“镇邪将军,嫉恶状元”并颁行天下。钟馗奉命铲除天下邪恶。钟馗受封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带领300鬼兵鬼将连夜赶回家看望妹妹钟花。钟馗敲门,钟花喜出望外,忙去开门,见一鬼怪立于面前,吓得魂不附体,随将门紧闭。后经钟尴苦苦诉说,钟花开门认了兄长,兄妹二人抱头痛哭,肝肠寸断。钟馗为妹妹选一良家嫁出,并带领众鬼为妹妹送嫁。
【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故事要点。
(1)将表格填完整。
故事题目 | 故事时间 | 主要人物 | 不可思议的情节 | 故事结局 |
鲁班借龙宫 | 春秋时期 | 鲁班 | _____ | _____ |
孟姜女哭长城 | 秦朝 | 孟姜女 | _____ | _____ |
钟馗嫁妹 | 唐朝 | 钟馗 | _____ | _____ |
(2)从横向、竖向观察表格内容,对于中国民间故事,有哪些发现?(至少3条)
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钟馗嫁妹》中划横线部分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2】忠忠在学生“外交官”模拟联合国大会分享《鲁班借龙宫》,你觉得哪个情节应该讲得更具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将《孟姜女哭长城》中,划横线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我国经典民间故事。
【5】读民间故事,是我们课外阅读的一部分,可有的同学认为,读民间故事没意思,而且很多故事类型相似,段落重复,你该怎么去说服同学?(至少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亲人”是指 ;“我们”是指 。“亲爱的土地”在文中具体指 。
2.从框中的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3.从“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句话体会到
。
17、阅读理解。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了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句,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__________ 详细——__________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鸦雀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那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用“√”标出。
(1)本文表现了孙中山胆子大。( )
(2)本文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品质。 ( )
(3)本文赞扬了孙中山专心学习的品质。 ( )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宁死不屈的空军勇士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空军勇士阎海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1937年8月17日,淞沪会战中阎海文的战机被击落。几天来,日本侵略军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使他们有一种武士精神受到玷污的感觉。当他们看到阎海文从战机上跳伞下来时,就急着想看看中国空军是什么样的。粗野的日本大兵边飞跑边喊骂着:“活捉中国飞行士。”“让这家伙尝尝皇军战刀的滋味。”“不,让他投降,让他跪着求饶。”但阎海文并没有放弃反抗,他一直战斗到只剩最后一颗子弹,并把那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一个驾机作战被击落跳伞的中国空军,用配枪的最后一颗子弹拒绝俘降,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敌人。
当天下午,日本兵列队脱帽,向刚树立的阎海文的墓碑致敬。为敌人的勇士举行葬礼,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一个多月后,在东京新宿繁华的闹市区,“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参观的东京市民络绎不绝。
阎海文是辽宁省北镇市人,殉国时年仅21岁。他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对手——日本人,更为一个民族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可这丰碑上,又何止凝聚着一个阎海文?这是一支军队、一个民族不屈精神的化身。
【1】文章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谁),文中画“____”的句子为什么要详细写日本侵略军的语言?把你的想法写到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人为什么要向阎海文列队脱帽致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讲空军勇士阎海文战机被击落,他从战机上跳伞,日本侵略者想要活捉他让他投降,结果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故事,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精神
B.本文讲了空军勇士阎海文从战机上跳伞的故事
C.本文讲日本侵略者要活捉空军勇士阎海文的故事
D.本文表现了空军勇士阎海文宁死不屈的精神,他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4】细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应当因人而异。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 )能钻进去,( )能跳出来。( )这样,( )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浩如烟海:________________
(2)因人而异: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文中列举了三位名人的读书法,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鲁迅 “乐趣”读书法
爱因斯坦 “跳读法”
毛姆 “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4】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文中指( )
A. 全部相信书本上写的就不如没有书。
B. 书只是一种工具,不要盲目迷信,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法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5】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哪种读书方法呢?把你喜欢的读书方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写句子
①四十件毛衣从我新开的时装店装上开往国外的货轮。(缩写句子)
②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自己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我可没逼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拉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叮嘱:“在学校要好好读书,放假了记得回来看看奶奶啊!”(从下面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用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比赛落选 焦急地等人 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一块美味的巧克力,里面有我们儿时的甜蜜;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补充句子。)
22、根据要求用“新鲜”写句子。
新鲜
(形容食物没有变质) _____________
(形容空气经常流通) _____________
(形容事物少见、稀罕) ___________
23、妙笔生花。
我的心爱之物
要求:抓住心爱之物的特点,写清楚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要把自己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