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报告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研究的目的、方法、结论等内容来写。
B.阅读古代长篇小说时,我们可以通过读回目,猜猜这一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C.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下面横线处应该填入的诗句是( )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A.荷叶罗裙一色裁
B.七夕今宵看碧霄
C.西塞山前白鹭飞
D.毕竟西湖六月中
3、根据描述猜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应选择( )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龙刀在手显威凤,酒尚温时斩华雄。
A.关羽
B.张飞
C.赵云
D.刘备
4、感知内容
这篇阅读课文是一个____,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____,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文章歌颂了他____的美好品质。
5、读拼音,写词语。
1.有的同学不喜欢吃shū cài_________,导致身体营养不píng héng__________。
2.这场精彩的演出,不仅让人们lǐng lüè____________到了大师的fēng cǎi____________,还让人们从大师的奋斗历程中获得了深深的启迪。
3.看着tuí bài__________得不成样子的房子,老人的脸色越发jiāng yìng___________。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变幻( )( ) 龙( )虎( )
( )( )独厚 ( )江 ( )海
( )云( )雾 摇( )摆(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_________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________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________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2)冀中的地道战是我国_______史上的一个奇迹。
8、补充成语,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诡计多(_____) 路不拾(_____) 哀(_____)遍野 生灵(______)炭 浮想联(____)
内忧外(_____) 孤掌(____)鸣 直言不(_____) 多事之(_____) (____)真万确
①写出两个像画“ ”,这样含有反义词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两个像画“﹏﹏﹏”,这样含有数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孤掌( )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9、快速阅读下面药品说明书,然后答题。
说明书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1】这种药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家里8岁的小弟弟需要服用这种药,请你告诉该他怎样吃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要提醒小弟弟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1.照样子,写词语。
恭恭敬敬(AABB式):
2.从哪儿可以看出“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想一想,儿时的一位乡村老师为什么会令作者如此难忘?
4.谈谈你对“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
11、拓展阅读。
中国瓷器
①瓷器是中国的特产,有的瑰丽,有的朴素,有的简约,但都透露出一股中国风。
②从夏商周的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带釉硬陶开始,瓷器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仅仅是瓷器发展的开始。到了隋朝时期,瓷器中的青瓷开始烧造,白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当历史的转轮,转向唐朝时,真正的瓷器出现了。这是陶与瓷的分水岭,因为在此之前的陶瓷质地脆弱,只能算作原瓷。越窑和邢窑也是此时期出现的,在五代十国时期,越窑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在此阶段中,天青色出现,获得了"雨过天晴青"的美称。
③到了宋朝,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其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明清两朝,瓷器渐渐成熟,花样百出。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甚至日本伊万里古瓷也是根据这时期的斗彩发展出来,"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等各式彩瓷,集前代各窑之大成,图案更是千变万化。
④瓷器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独创技术。
⑤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象"。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其次,覆盖在瓷胎上的材料,也称瓷釉,使中国瓷器更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为增加瓷器的美提供了可能。此外,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与之不同。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⑥中国瓷器,实在是民族的一份骄傲。
(注)①釉(yòu):涂在陶瓷表面烧制而成的玻璃质薄层,能增加制品的光泽、机械强度,防止腐蚀。②窑:烧制砖瓦陶瓷等物的建筑物。
【1】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阶段 | 朝代 | 瓷器的发展 |
瓷器发展的开始 | ___ | 瓷器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部分 |
陶与瓷的分水岭 | ___ | 真正的瓷器出现 |
瓷器的鼎盛时间 | 宋朝 | ______ |
瓷器的成熟时期 | ___ | 花样百出 |
【2】文中提到,中国瓷器名扬天下的原因不包括( )
A.烧制火候到位。 B.原料得天独厚。 C.色彩丰富。 D.瓷釉特别。
【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瓷器的变化发展和名扬天下的原因。
B.中国瓷器的变化及每个朝代的特色。
C.中国瓷器形式多样,色彩瑰丽,极具变化。
D.中国瓷器的独创技术及形成原因。
【4】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中,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列数字 B.举例子 列数字
C.作比较 打比方 D.列数字 打比方
【5】结合短文内容,请你为中国瓷器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千年古镇——周庄(22分)
①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千年古镇——周庄,位于江苏东部的昆山、吴县和上海青浦交界处。漫步在小镇古老的石板路上,欣赏着这里独具特色、令人称奇的“小桥、流水、人家”,心中总会漾起一股浓浓的乡情。
②周庄之奇奇在水。呈“井”字形的河道紧紧地把沿河而筑的房屋一抱入怀。那些穿镇而过的小河宛如一条条清亮亮的绸带,在粉墙黛(dài hēi)瓦、柳暗花明之间临风飘舞,婀娜(nà nuó)多姿。流水清澈而妩媚,似少女的眼波,纯净而明亮,活泼而欢快。一座座小桥横跨在河道上,一条条小船穿行在碧波间,让游客们总感觉像是入了仙境一般,有说不出的惬(jiā qiè)意。
③周庄之奇奇在桥。周庄不仅桥多,而且每一座桥的式样各不相同。镇北的北栅桥伟岸挺拔,似赳赳武夫镇守古镇北门,万夫莫开。镇西的通秀桥玲珑精致,如小家碧玉闲坐家门埠(ɡāo bù)头,楚楚动人。至于坐落于古镇东北侧的双桥,更是别具一格,名扬四海。桥身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桥面一平一拱,不仅以其( )的设计、( )的结构、( )的造型而令人啧啧称奇,更是因为著名画家陈逸飞以她为题材创作的那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美国展出引起轰动,使周庄因此而闻名世界。
④周庄的奇还奇在周庄人家。周庄至今仍完好保存着近百座明清时期的古宅庭院和60多座砖雕门楼,其中以“七进五门楼”的沈厅、“桥从门前进,船在自家过”的张厅最为著名。每天清晨,太阳从流水之间、桥洞之间徐徐升起,古老的楼阁之间立刻焕发出其独有的祥和欢乐的生机。年轻的姑娘、小伙儿们精神抖擞地走出家门,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堂屋之内,老人们则围成一团,喝着阿婆茶,吃着桂花糕,家长里短,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此时,慕名来访的游客们似乎也沉醉了,沉醉于这千年不变的古朴和厚重之中。
⑤周庄□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的江南小镇□难怪大画家吴冠中老先生游览了周庄后□情不自禁地感慨□□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3)把划“ ”句子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概括: 。(2分)
(4)在第5自然段中空白处填上标点。(3分)
(5)作者通过对周庄的 、 、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6分)
(6)第⑤自然段中画“﹏”的句子的意思是
。(4分)
13、阅读理解。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中的“一般”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书香”家风代代传
郭军平
我到现在还热爱读书。这不能不归功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的父亲是乡村教师,做过三十多年校长,默默地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读书是他的习惯。我的母亲虽然是农民,小学没有毕业,但是受父亲影响,一辈子也爱读书。父母都爱读书,影响得我们也爱读书。每年的农闲时节、星期天、寒暑假,一有空,我们全家人就会每人抱着一本书,兴致勃勃地啃读。我们村子农闲时间打牌的风气很盛,我的父母不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这给我们传下了良好的家风。因此,在成长的关键时刻,我们的思想园地都没有荒芜,都没有被其他的不良嗜好占据。这是家风最可贵的地方。
“学以致用”,这是父亲经常说的一向话。从父亲读书的种类来看,他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读,而不是盲目地读书。这说明父亲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水平,并不是纯粹的“书呆子”式的死读书……这提高了我读书的思想认识。于是,在上学和工作中,我凡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去找书本,结果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书,简直成了我学习和工作的良师益友,大大提高了我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母亲读书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她只是随性而读,尤其是爱读文学类书籍。常常把地读过的封神演义《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里的人物故事讲给我们听。这让我们很受益,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到现在,我都记得母亲讲起人物故事来津津有味、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国古典名著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小就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头脑中。这为我们人生成长树立了一个辨别善恶美丑的标尺,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误入歧途。当然,母亲对文学的爱好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每到节假日,我都会拿着不多的零花到县城新华书店旁边的小书摊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为我后来爱上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丁零零,门口一阵车铃声,原来是邮递员给父亲送来了订阅的报纸。我一看,是《中国剪报》《老年报》。年过七旬的父亲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的读书习惯。这一良好的家风应代代相传下去。
(有改动)
【1】文中说“这是家风最可贵的地方”,“家风最可贵的地方”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父亲和母亲在读书方面各具持点,分别可以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 ”来概括。
【3】书成为“我”的良师益友的主要原因是( )
A.父亲母亲都爱读书,“我”受到他们的影响。
B.读书是我们家的家风,“我”要让它传下去。
C.书帮“我”解决了不少学习和工作中的难题。
D.“我”喜欢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4】家风是融在家族血脉中的骄傲。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除了文中“读书”的家风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家风值得提倡?请写出两种,并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值得提倡的理由。
值得提倡的家风:(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两年以后的夏天,一个酷热的早晨,八岁的瑞恩跟妈妈来到干旱的乌干达,汽车驶近一所小学,道路两旁站着五千多名儿童,他们兴奋的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起手,瑞恩羞怯地向他们挥手。村里的长者带着他来到一口井边,井座在鲜花的包围中,上面刻着:“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他还看到井边的菜园、山羊。他和当地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呼,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1】概括选文内容。________________
【2】何理解文中加粗的“兴奋”和“羞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中的“一直”有何表意作用?_________________
【5】瑞恩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成功与努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你一定也有美丽的愿望,想怎样实现呢,谈谈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
【6】“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5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如何理解句中的“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句中的“足够”可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瑞恩的事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对此,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习了《瑞恩的井》,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材料一: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武松______和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武松______的特点。
【2】短文写“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一掀、______。
【3】武松是怎样应对“大虫”进攻的?他为什么这样应对?
____________
【4】作者重点描述这一部分的用意是( )。
A.介绍老虎有捕食绝技。
B.呼应前文,表示武松后悔了。
C.为文章增加趣味性。
D.表现老虎凶猛残暴,非常难打。
17、 地震中的撑起
在土耳其旅游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讲了一个感人( )令人感伤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地震后第二天……
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sōu xún着可能的生还者。
两天后,他们在fèi xū中看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援人员,她便拼命哭喊:“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
她七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援人员大惊,他们卖力地搬移周围的石块,(希望 期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 )石块那么多,那么重,他们始终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
媒体记者到这儿拍下画面,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则苦撑着、等待着……
看着电视上的画面和报纸上的图片,土耳其人都(辛酸 心酸)得掉下泪来。
更多的人纷纷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将她拉了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
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受不了了,他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
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度jiāng zhí无法弯曲。
第二天,土耳其很多报纸上都有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导游说:“我是个不(容易 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篇bào dào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其实不只他哭了,在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sōu xún(______) fèi xū(______) jiāng zhí(______) bào dào(______)
【2】联系文章内容,对括号中使用正确的词语打“√”。
【3】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联系上下文在第13节横线上补上合适的内容。
【5】概括文中所写画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救援人员为救母女在挖掘时碰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扩写第5小节(想象要合理,不超过7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和主唱一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建自己的乐队。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毫不足道的黏胶。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着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1】加点的词语“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听说爸爸不能给“我”买音箱后,“我”的心情怎样?用“~~~~~~~”画出描写“我”此时此刻心情的句子。
【3】“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胜利了。
B. “我”体会到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重要。
C. “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了。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写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在美国的一所公立小学里,学生们很顽皮,经常要把图书馆的门踢破,校方将木门换成了铁门,可仍旧无济于事,过不了多久,铁门还是被踢破,为此校方很头疼。
后来,学校来了个新校长,他得悉后,下令将破铁门改成了崭新的玻璃门,大家都很费解,认为这个校长脑子糊涂了。
可奇怪的是,玻璃门再也没有被踢破,甚至学生们进出图书馆时,都小心翼翼,仔细地呵护着这道门。有人去问新校长,校长笑笑说:“装铁门,就意味着对学生们说:‘看你们还能不能踢破?’充满了挑战的味道;而装玻璃门,则意味着信任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爱护着这道门的。将信任放在他们的面前,如果你是那些孩子,你还会不会踢?播种信任,才能收获信任嘛!”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费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护: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校长和旧校长对待“这道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游乐场。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化是有的。 美丽并没有变。(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圆明园中有象征着热闹的街市“买卖街”。 圆明园中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张军坚持锻炼身体。 张军长得很结实。(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2.轻纱似的薄雾笼罩着黄山。(改成“被”字句)
3.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你能说它不重要吗?(改成陈述句)
4.我喝着可口可乐和花生米,心里舒服极了。(修改病句)
23、表达与交流
教室是我们每天学习的地方,这里发生着一件件有趣的事、感人的事、难忘的事……请以“教室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改符号。
3.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