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说明方法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作比较)
B.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传到屋里就只有20分贝了。(列数字)
C.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人”(举例子)
D.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举例子)
2、在《爱我中华》演讲中,为突出主题小华应该引用的诗句是(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选择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 )
A.瞌睡(kē)
B.酿酒(niàng)
C.潜水(qián)
D.削弱(xiāo)
4、写出四个含“笑”字的词语。(不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狂轰________炸 情不自________ 原________不动
自我安________ 中流________柱 ________精图治
6、读句子,给画线的成语选择一个意思相近的俗语写在括号里。
1.小李做事总是畏首畏尾,老师考虑了一下,决定不把这个任务交给他。(_________)
2.这件事你怎么能只怪一方呢?毕竟孤掌难鸣,现在出现这个结果,恐怕不是一方的责任。(______)
3.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我们应珍惜生命,努力工作,不要得过且过。(_________)
7、词语美容院(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照着 ( )的翅膀
( )地飞舞 ( )的松树
( )地腐烂 ( )的光彩
( )地划动 ( )事情
( )地响 ( )的森林
一( )苍蝇 一( )触须
一( )香味 一( )毫毛
8、比一比,再组词。
撒( ) 陪( ) 馋( ) 袍( )
散( ) 部( ) 搀( ) 抱( )
9、课内阅读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选文中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________,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2】“朱鹭”的“朱”表示_____色,表示这种颜色的字还有_________ 。
【3】请你用“ ”划出概括白鹭外形美的句子。
【4】“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运用排比式的句子,具体描写了白鹭_______和______的适宜,突出了外形之美。
【5】作者在写白鹭时,为什么要先写白鹤、朱鹭和苍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形象的语言写一写:你喜欢的小动物在外形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①去年春天,两只燕子看中了我家的屋檐,每天衔来干草和泥巴,不停地在那里筑巢。巢筑好了,不久,几只小燕子也出生了。可是,趁我不在家,几个顽皮的孩子用竹竿把燕子窝捅了下来。我真担心,燕子会因为这次伤害离开我家。
②没想到几天以后,燕子又飞回来了。也许是对这里情有独钟吧,它们又衔来泥土,不辞劳苦地重建家园。我欣喜异常,赶紧拿来一个纸盒子,挂在屋檐下面,将燕子窝护在中间。
③今年,燕子又来了,还带来了另一对同伴在这里安家。燕子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全记着呢!我别提多高兴呢,赶紧又拿来一个纸盒子,把新窝护起来。这样,小孩子就不会来捣乱了,粪便也不会落下来,还能给燕子遮风挡雨,何乐而不为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何乐而不为”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别提多高兴呢,赶紧又拿来一个纸盒子,把新窝护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燕子对“我”的信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①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②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 我死之后 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 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③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④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1】在文段②的空缺处加上标点符号。
【2】在文段②中,“嘱托”一词能换成“嘱咐”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用“——”在原文中任意勾画出一处,并针对勾画的句子说明理由。
答:
【4】文段①中第二句话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给垃圾分类
材料一:
生活垃圾投放指南
材料二: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正在严重侵蚀我们的生存环境,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通过分类收集,不仅能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宝藏”,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物价值在300亿左右。
【1】生活垃圾可分为哪几类来投放?( )
A.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B.可回收物、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C.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工业垃圾、其他垃圾
D.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根据材料二,关于实施垃圾分类的好处,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B.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
C.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D.使人们投放垃圾更为便捷
【3】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报纸和用过的卫生纸放进同一个垃圾桶。
B.废电池和旧家电一起放进“可回收物”的垃圾桶。
C.打碎的陶瓷碗片放进“其他垃圾”的垃圾桶。
D.吃剩下的蔬菜和喝剩下的矿泉水瓶放进同一个垃圾桶。
13、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一)学生体质状况调查
下面是某市教育和体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检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身高 | ↑ | 肺活量 | ↓ |
体重 | ↑ | 视力 | ↓ |
胸围 | ↑ |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 ↓ |
【1】阅读信息,判断对错
(1)身高与体重都呈上升趋势,说明学生体质很好。( )
(2)肺活量随着学生身高的增加在增加。( )
(3)男子1000米的成绩远不如女生800米的成绩。( )
(4)肺活量的下降,说明学生的体质在下降。( )
【2】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视力在下降,说明学生看的书多。
B.此次检测共检查了学生的七项指标。
C.表格综合信息说明学生应多参加运动,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
【3】请你为“阳光体育”设计一则宣传标语。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海
我爱家乡的海。她是一幅彩色的画,时时刻刻印在我的心上;她是一首抒情的诗,时时萦绕在我的心间;她是一曲迷人的歌,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
夏夜的风,悄悄送来海城傍晚醉人的气息。我漫步在海岸边,远眺大海,海天相接处还燃烧着玫瑰色的霞光。落日的余晖,给大海铺上一层红纱。温柔的风轻拂海面,海水泛着微波,涌着碎浪,那是大海迷人的笑靥(y8,酒窝);海浪一层又一层地向岸边滚动,那是大海裙幅上的褶皱;排排浪尖上跳动着晶莹的浪花,那是大海裙幅上俏丽的花边;哗,哗……涛声阵阵,那是大海优美的歌声。啊!好一幅壮观的海浪图。
“哈哈!”“嘻嘻!”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吸引了我。啊,原来是岸边的孩子们在戏潮逐浪。层层白缎子似的浪花一次次轻轻地抚摸着金色的海滩。潮退去了,片片泛着白沫的沙滩显露出来了,这该是拾贝、拣海鲜的时刻。人们高兴地喊着:“赶海啦!”看,提小桶、小网兜的孩子们飞跑来了,大人们也说笑着拥来了,沙滩上热闹起来。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大海的歌声汇成了一部交响曲。
我也跟着去踏浪花,任海浪打湿发丝,溅一身水花,心中顿觉投进了母亲的怀抱,任她亲吻自己的脸蛋。
夜幕垂下来,街灯亮了,栈桥(指港口上用于上下旅客的桥)上华灯齐放。我在桥边的长椅上坐下,耳边飘来游人们轻悠的歌声,朗朗的笑声。海浪轻柔地有节奏地拍打着桥基,哗,哗……多美的旋律呀!我仿佛置身于神话仙境,心儿陶醉在迷人的夜色中。‖
家乡的海呀,我多么爱你。‖
1.用“|”把第二段分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层意。
2.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画出作者看到的;用“ ”画出作者听到的;用“ ”画出作者想到的。(各画一处)
3.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把家乡的海比做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一自然段除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外,还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大赛海报大赛 节目单
A.庆祝第十二届校园阅读节
B.增强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C.锻炼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
D.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视野
【2】根据对节目单中课文的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阳冈》这出课本剧按顺序应该分为上冈、喝酒、打虎、下冈这几幕。
B.饰演《红楼春趣》中贾宝玉的同学应该演出贾宝玉率真、可爱的特点。
C.表演《田忌赛马》时,为了让观众看得更明白,可以用旁白说出孙膑提出办法前的思维过程。
D.饰演《军神》中沃克医生的同学在表演过程中应该用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出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大赛上午9点才正式开始,所以罗霜和爸爸可以到9点再入场。(______)
(2)王一凡等人的比赛序号是4那他们表演的课本剧是《刷子李》。(______)
(3)李杰和妈妈进入实验剧场时带了两袋零食,准备边看比赛边吃。(______)
(4)秦贝贝的爸爸平时电话较多,为了不打扰别人,他一进场就把手机调成了振动。(______)
16、震旦鸦雀
张浩一动不动地蹲伏在一片芦苇丛中,通过镜头观察着一只美丽的小鸟。这鸟实在太漂亮,黄嘴粉足,颈前的绒毛一片雪白,像是系了一条优雅的围巾。
这种鸟叫震旦鸦雀,极其珍稀,在张浩所生活的地区已经近乎绝迹。张浩是无意中发现它们的。他是一个摄影师,这次对他来说是个获奖的绝好机会,他想拍摄一组震旦鸦雀哺喂雏鸟的画面,而这鸟巢里刚好有尚未出巢的雏鸟,他的运气太好了。
震旦鸦雀开始喂食,张浩的心跳得厉害,他调整了焦距,开始拍摄。但是浓密的芦苇在风中不停地摇摆,妨碍了他的视线。他换了两个机位还是不行。
这让他很是着急,明天就是摄影大赛的截稿日,他还没有拍到满意的照片。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悄悄从包里拿出了一把小刀。等雌鸟飞走后,张浩开始割芦苇,只一袋烟的工夫就在芦苇丛中割出一条小径,他知道这样做对雏鸟很不利,因为震旦鸦雀必须借助浓密的芦苇隐蔽才能得以安全,否则很容易被红隼、白腹鹞等猛禽发现,但是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割好芦苇后,他打开镜头,果然视线好了许多,但支撑鸟巢的五根芦苇仍然是个难题,因为拍摄时其中三根会遮挡母鸟喂食的画面,大大影响照片的美感。但是如果把其中的三根芦苇剪掉,鸟巢就会变得很不稳固,随时有可能被风吹倒。
到底要不要剪掉芦苇?张浩点燃一支烟,蹲坐在相机前。他又想到了摄影大赛,这次大赛的级别很高,能够在这次大赛中获奖是一个摄影师梦寐以求的荣誉。他踩灭烟头站起身来,轻轻走到鸟巢前,小心翼翼地剪掉了那三根芦苇。
现在,他隐蔽在鸟巢芦苇后,把镜头伸到前面,视野一片清晰。
一阵风轻轻地吹过苇叶,震旦鸦雀来了,公鸟也来了。它们显然觉察到了什么,在鸟巢上下跳跃翻飞,但最终没有弃巢。公鸟变成了一个称职的警卫,立于芦苇之上向四周眺望。母鸟则开始哺喂……张浩屏息凝神,按下了快门。
之后的几天,张浩每天都来到这片芦苇地,观察着这一对震旦鸦雀以及它们的雏鸟。他希望这一窝雏鸟能顺利出巢,而不要发生什么意外。
这一天张浩又早早来到那片芦苇地,他估摸着再过两天雏鸟就能顺利出巢了,他也正好再多拍几组照片。当他接近鸟巢的时候,忽然一只大鸟猛然从芦苇丛中窜出,迅疾地展翅飞去。“啊……”张浩惊讶地叫出声来。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急忙向震旦鸦雀的巢穴跑去,可是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鸟巢已经被破坏,凄凉地摇摆在风中,地上是一小滩血迹和一些零散的未成形的雏鸟羽毛,母鸟也不知去向,只有公鸟在空中凄哀地盘旋鸣叫。
张浩一下子瘫坐在地……
这时他的手机发出了振动:祝贺摄影作品《震旦鸦雀》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1】根据故事内容,将情节补充完整。
发现鸦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作品获奖
【2】“他的运气太好了”中的“运气”具体指( )(多选)
A.震旦鸦雀极其珍稀
B.无意中发现了震旦鸦雀
C.鸟巢里有尚未出巢的雏鸟
D.在摄影大赛中斩获大奖
【3】第4自然段“这让他很是着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你读出了张浩怎样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拍摄震旦鸦雀哺喂雏鸟的画面,张浩做了哪些不利于震旦鸦雀的事?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一只大鸟猛然从芦苇丛中窜出”,“一只大鸟”最可能是( )
A.震旦鸦雀母鸟
B.震旦鸦雀公鸟
C.红隼
D.鹰
17、阅读检阅台
七月的天山(节选)
( )说进到天山像是秋天,( ),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了,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嫩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1)像织不完的丝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的成丈高的野花,花朵赛过八寸的玛瑙盘,花瓣儿赛过巴掌大。(2)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微伸一下手,就可以捧到满怀你最心爱的鲜花。
( )天山这时不是春天,(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在下面的关联词中选择两组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如果……那么…… 既然……就……
2.写出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密层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的画“ ”的句子填空。
(1)这是一个____________(修辞)句,用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野花的绵延,用____________来形容野花的耀眼,用____________来形容野花的绚烂。
(2)这句话通过马的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巩固
莫高窟
1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2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3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4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5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这篇课文按照 结构来写的;文章可以分成 段,分别是 。( )
A. 总—分;两;第一自然段第一段、第2-5为第二段
B. 总—分—总;三;第一自然为第一段、第2-4为第二段、第5自然段为第三段
C. 总—分—总;三;第一自然为第一段、第2-3为第二段、第4和5自然段为第三段
【2】第2自然段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彩塑,其中作者详写了_________。 ( )
A. 菩萨、天王、力士、卧佛;卧佛
B. 菩萨、天王、力士、卧佛;天王
C. 萨、天王、力士、卧佛;菩萨
【3】第1、2、4自然段主要是围绕 来介绍的,这三个自然段都是 的构段方式。 ( )
A. 最后一句话、总-分-总 B. 第二句、总-分 C. 第一句话、总—分
【4】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一个 ,它起到了 的作用。 ( )
A. 过渡句、强调 B. 过渡句、承上启下 C. 承上启下句、过渡
【5】对这篇课文的段落提纲概括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概貌。
B. 第二段主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再现我国古代辉煌的艺术成就。
C. 第三段总结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9、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①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甲]“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乙]“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会疑惑。”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要是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收获的。
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文中提到甲、乙两句孔子的话,其原文依次是(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②
【2】文中提到的孔子的两句话,其关键词不包括( )。
A.学
B.习
C.思
D.用
【3】下列说法中,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读得越多越好
B.书里的学问是“活的”,阅读时用心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才会受益无穷
C.书本是“死的”,一本书就是一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会因为读者不同而有所变化
D.作者的孩子一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做到了学以致用
【4】第③段中作者用“种番茄”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给孩子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句 (4分)
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闪现。
22、按要求写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军对战士们说:“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会有保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说明文《太阳》《松鼠》,请你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向大家介绍一种事物。注意语句通顺,写清事物的主要特点,400字左右。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