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问句中,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B.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C.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D.人在地道里怎么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
2、用括号里的词语解释前面文言文中的带点字,正确的选项是( )
A.吾盾之坚(坚强)
B.冀复得兔(复习)
C.群儿戏于庭(戏剧)
D.守株待兔(守候)
3、依次填人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项是( )
(1)我们 跳上一只船。 (2)我们休息一会儿就得 赶路。
(3)因为数学老师请假,所以语文老师 上了三节语文课。
A.继续 陆续 连续
B.陆续 连续 继续
C.陆续 继续 连续
D.连续 继续 陆续
4、补充诗句,完成练习。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
诗句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色。诗句中所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山一程,________,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________。风一更,__________,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长相思”是________,词的上阕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情景,下阕描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
(2)“故园无此声”中“故园”指的是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这首词中体现旅途的遥远、艰辛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背一背,填一填。
(1)岳飞告诫我们年少时,不要把大好的青春等闲虚度,等到年纪大了后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3)看到很多同学把吃剩的馒头扔到了垃圾桶,我想告诉他: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口到。
6、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①________外公把伞歪向了我这边,________每次回来肩膀都是一半湿一半干的。
②小姑娘找水________很困难,________她还是把水给过路人喝。
③熙熙心里知道,________给妹妹输血,妹妹________有可能康复。
7、在“( )”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父亲说____花生的好处很多____有一样最可贵____它的果实埋在地里____不像桃子____石榴____苹果那样____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____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____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____等到成熟了____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____必须挖起来才知道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xiāo huǐ(______) lǎn duò(______) yǐn bì(______) fáng ài(_____) yā yì(_____) yǔn nuò(_____) fán suǒ(______) shù shuō(____) xiá zhǎi(_____) huāng táng(_____)
9、课外阅读
游圆明园遗址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奶奶、妈妈和表弟一同去圆明园遗址游览新开辟的福海公园。
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似的。继续往里去,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 )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 )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
【1】认真读文章,填空。
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接着写____像个大托盘。
【2】文中过渡段是第三自然段,它在文中起____的作用。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到文中( )里。
不仅……还 如果……就 虽然……但是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5】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掉,告诉了我们什么?
____
【6】你认为该不该重建圆明园?为什么?把你的理由写下来。
____
10、阅读。
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
红日初升,______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潜龙腾渊,______________。乳虎啸谷,______________。鹰隼试翼,______________。奇花初胎,______________。干将发硎,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这里用了生动的比喻把少年中国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关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yǒng zhù rén jiān( )。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mí màn( )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wēi xié( )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向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hū yù(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爸爸,全社会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为战争敲响最后的丧钟,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维护——( ) 勇敢——( )
3.根据第一节内容摘录信息。
雷利的爸爸 |
|
|
4.用“______”划出文中的一句排比句,并照样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让王爷下轿
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
“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
“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
“是,我叫巴拉根仓。”巴拉根仓不慌不忙说,“小民没认出是王爷大驾。”
“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王爷说,“听说你最能用谎话骗人,是吗?”
“不敢,小人是最爱说实话的人。”巴拉根仓说。
“都说你最有本事,今天你能把我从轿子里骗下来吗?”王爷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
“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呢!如果王爷下了轿,我倒有办法马上请你上轿。”
“真的吗?”
“凭小人这点智慧来说,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
王爷心里想:我偏不上轿看你怎么办。便答应说:“好,好。”说着从轿里跳下来。
巴拉根仓等王爷两脚一落地,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
王爷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一句话没说就又钻进轿子。
“看!聪明的王爷,我( )让你下了轿,( )让你一句话没说又上了轿!”
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都偷偷笑起来。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
【3】本文主要写了______的事,从中可以看出巴拉根仓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4】巴拉根仓怎样叫王爷上当?他是利用了王爷怎样的弱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一个民间故事,你在课外读到过哪些民间故事?请写出两个民间故事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说明类作品,完成习题。
让蚊子戴罪立功
说到蚊子,人们无不厌烦,因为尽管它们身长只有几毫米,却比块头比它们大得多的眼镜蛇、鲨鱼和狮子等都恶毒得多。在威胁人类生命的动物排行榜上,它们目前排名第一,算是危害人类的最邪恶杀手。有数据显示,小小蚊子竟然是近些年来造成每年超过200万人死亡的真正元凶。不过,科学家并没有认为蚊子一无是处。
前不久,日本科学家就对蚊子的吸血注射技术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发现,蚊子抽血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们的嘴巴有锯齿状的针头,和我们常见的注射针头平滑的表而相比,这种锯齿状的针头和皮肤组织接触的面积更小。这就减少了嘴巴对神经的刺激,所以产生的刺痛感很弱,甚至让人感觉不到。为了防止在吸血过程中人们有所知觉,而被一巴掌就地正法,聪明的蚊子还有一招:当把嘴巴刺入人体皮肤后,它们会马上分泌出一种含有抗凝血物质的唾液,这样,唾液就会阻止皮肤因流血而自动收口,从而始终让皮肤感觉不到蚊子嘴巴的存在。正是凭借这一招,它们才能够从容饮血,然后逍遥而去。
受此启发,科学家制作了长1毫米、直径仅0. 1毫米的带有锯齿的针头,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细小的针头。实验证实,用仿蚊子嘴巴制成的针头注射时,被注射者几乎无任何刺痛感,而药液仍能畅通无阻地进入皮肤。
除了为人类贡献“注射技术”之外,蚊子还能为人类贡献点什么呢?最近,日本科学家又想出了一条让蚊子戴罪立功的妙计,那就是借用蚊子的利嘴,让它们充当“飞行疫苗接种器”。这个灵感是由蚊子吸血时分泌的“唾液”激发出来的----如果把它们此时分泌的唾液变成没有致命细菌且含有人体疫苗的唾液,那么蚊子不就可以弃恶从善了吗?为此,科学家从两方面开始入手,一是筛选出雌性蚊子,因为雄性蚊子“吃素”,专以植物的汁液为食,而雌性蚊子虽然也品尝植物的汁液,但一旦“婚配”后,它们就非吸血不可,不这样它们的卵巢就不能发育。二是通过对蚊子基因的改造,让它们的唾液蛋白质中产生一种抗原,这种抗原能刺激和诱发人的机体产生特定的免疫反应,有了这种免疫反应,人就能抵抗某一特殊病菌的侵袭,因此这种抗原也被称为疫苗。
目前这两项任务都已经顺利完成了,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控制它们给人体的“注射”量,还要解决人们是否愿意接受这种新奇的接种方法等问题。科学家认为,这种疫苗接种新方法非常值得尝试,下一步人类还可以继续挖掘蚊子的潜力,让它们弃恶从善,多为人类干点好事。
【1】文中指出,在威胁人类生命的动物排行榜上,哪种动物目前排名第一?( )
A.鲨鱼
B.狮子
C.蚊子
D.眼镜蛇
【2】“如果把它们此时分泌的唾液变成没有致命细菌且含有人体疫苗的唾液,那么蚊子不就可以弃恶从善了吗?”这句话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B.作假设
C.打比方
D.作比较
【3】“为了防止在吸血过程中人们有所知觉,而被一巴掌就地正法”中的“就地正法”一词表现了人们对蚊子怎样的态度?( )
A.欣赏喜爱
B.深恶痛绝
C.无比崇拜
D.不屑一顾
【4】对第一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作假设,用假设的眼镜蛇、鲨鱼和狮子来预设出蚊子的恶毒,突出人们对它的厌恶。
B.打比方,将蚊子比作眼镜蛇、鲨鱼和狮子,写出蚊子的恶毒,突出人们对它的厌恶。
C.举例子,列举眼镜蛇、鲨鱼和狮子的具体事例,写出蚊子的恶毒,突出人们对它的厌恶。
D.作比较,将蚊子与眼镜蛇、鲨鱼和狮子等进行比较,写出蚊子的恶毒,突出人们对它的厌恶。
【5】“受此启发,科学家制作了长1毫米、直径仅0. 1毫米的带有锯齿的针头,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细小的针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搭石》片段,回答问题。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对“紧走搭石慢过桥”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着急时就走搭石过河,不急就过桥。
B.走搭石要走得快,过桥可以慢一点儿。
【2】文中“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是____句,把____比作____,突出了人们走搭石时的动作____。(用文中词语概括)
【3】文中画波浪句子写的是( )。
A.看得见的具体的美
B.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4】本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乡亲们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美。____
②搭石的作用。____
15、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习题。
【材料一】初识袁隆平
①“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哀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袁隆平的颁奖词是: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chóu),淡泊名利,一个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材料二】稻田里的守望者
①据统计,在1978到1988年间,因为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中国粮食累计增产1000亿公斤以上。这些粮食不知道多养活了多少人。①②2000年,他的超级杂交稻,有数十个百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
②2004年,亩产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
③2017年,87岁的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湘两优900”创下亩产记录,亩产高达1149公斤。
④2020年,90岁的哀隆平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实验试种海水稻。他计划用8年时间,在全国盐碱地种一亿亩海水稻,这样可以多养活一亿中国人。
【材料三】
【材料四】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①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②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
⑤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凤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⑥★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⑦ ③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⑧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
【1】理解词语的意思。
联系下文“一个农夫”,我知道“田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直观呈现了袁隆平对名声和金钱的态度,我知道“淡泊名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采用了具体的数字和时间进行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一中摘录与材料三照应的语句。(用原文作答,独立成段、行款整齐、书写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材料三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读读材料四中借“★”的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母亲对袁隆平成长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的3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读材料四中画“______”的3处句子、体会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选填体会情感的方法(用2B铅笔填涂)
A.倡助具体事物 B.抓住直接抒情语句 C.朗读 D.场景、细节 E.想象
文中语句 | 表达的思想感情 | 体会的方法(选填序号) |
第①处句子 | ①______ | ②______ |
第②处句子 | 对母亲的愧疚 | ③______ |
第③处句子 | ④______ | ⑤______ |
【7】袁隆平不仅是“______”“______””获得者,还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人。
16、阅读提升,根据选文内容完成填空。
1943年秋天,赵疃民兵负责人赵同伦从区武委会领来了两颗地雷,他和赵守福等民兵凑在一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200多个日伪军出来抢粮后,从赵疃西大道回据点,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提前在路上埋下两颗绊雷,一下炸死13个敌人,民兵们心里乐开了花,都盼望上级多发一些地 雷。可是,那时八路军兵工厂的条件很差,地雷生产远不能满足需要。赵守福他们日夜琢磨,根据放炮打石头的原理,很快研制出一颗“石雷”,经过试爆,效果很 好。于是,他们就地取材,把漫山遍野的石块利用起来,制成各种拉雷、绊雷、滚雷。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中,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埋雷技术和地雷战术也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地雷品种由拉雷、踏雷、绊雷发展到夹子雷、梅花雷、头发丝雷、真假子母雷、丁字雷、水雷、标语雷、飞行雷等30多种。埋雷方法也由预埋待炸发展到飞行爆炸,由单一布雷发展到大摆地雷阵。赵疃的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打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一旦得到敌人出动的情报,民兵们就提前做好准备:大小路口、山坡、树林、河套、瓜 田、菜园、门阶下、水桶底、箱子里……到处是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响。后来,敌人抓来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走在前面开路。民兵们连夜发明出一种“长藤雷”,把引爆索线加长,等群众安全走过再迅速拉火,使地雷专在敌人脚下开花。
【1】快速阅读短文,计时______分钟。
【2】用“ ”画出最能概括地雷战特点的一句话。
【3】地雷战和地道战一样,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作战主动程度看,地雷战主要用于______,地道战主要用于_______。
17、课外阅读。
重阳节的传说
古时候,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桓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父母和妻子都死了,只有桓景活了下来。
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他听说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位叫费长房的神仙,能降妖除魔,决定前去拜师学艺。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费长房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他交给桓景一把降妖宝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一天早晨,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徒儿,你在这儿快一年了。我算了一下,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了。我给你一把茱萸叶、一瓶菊花酒。你赶紧回家,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再去斩妖除魔。”他一招手,飞来一只仙鹤,让桓景骑在仙鹤背上,把他送回了家。
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袭扰了。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壮举。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重阳节”。
【1】把下面的俗语补充完整并解释。
天有不测风云,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铲除瘟魔,桓景按照师傅的办法做了哪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桓景与瘟魔是怎样搏斗的?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6】过重阳节时人们为什么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参观预约
【1】根据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的西侧。( )
(2)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入馆时间为9:00——17:00(周六延长)。( )
(3)观众参观结束后要从博物馆西门出来。( )
(4)国家博物馆实行实名预约参观,每个时段预约人数为12000人。( )
(5)乘坐地铁1号线可以直接到达中国国家博物馆。( )
【2】预约后去参观国家博物馆怎么办?请你根据以上资料概括出以下几个步骤。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19、阅读。
泰山观日出
现在正值鸟语花香的春季,我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凌晨3时许,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伸手不见五指。为了赶到山顶看日出,我哪里还顾得上旅途的疲劳与环境的黑暗。经过3小时的艰苦跋涉,“南天门”终于近在眼前了。在游人的一片欢呼声中,我的沉重、劳累之感悄然远去。
坐在观景点,放眼望去,我简直惊呆了。只见远处重峦叠嶂,山腰以上全被晨雾封住了,只剩下顶端半截,如在云端飘浮。近处的青山隐在薄雾之中,一阵山风吹来,犹如轻纱缭绕群山,朦朦胧胧,让人如同在仙境之中。俯身向下看,远处山脚下的点点灯光、片片灯海,如天边的繁星点点,又如群星大聚会,真是瑰丽迷人。
6时14分,一缕朝霞终于像害羞的新娘,慢慢地从天的尽头升起。起初,似轻纱帷幔飘浮在空中,漫起千万层云霞丽影,一时间满天的绮丽霞光。继而朝霞越来越盛,直至映红了半边天。“太阳就要出来了!”这样的叫喊声此起彼伏,让人心中充满期待和豪情。山为之变色,人为之欢心。
终于,在朝霞的掩映之中,一道红亮的弧影显露出来。几秒钟便已露出顶来,太阳终于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中,在霞光的围绕之下,恰似那不胜娇羞的少女,慢慢地露出她通红的脸来,通红似火,光芒敛射。
几分钟的时间,太阳就全部露出云端,那光与景与先前大不相同。火红的圆球慢慢地变成了橘红色,只有最下端还红彤彤的。此时的光芒更盛了,只见光照之处,彩云自动下沉,似要化成千万缕轻烟随风飘散。早些时候的朝霞此时也有些黯然失色,渐变渐淡,也似要隐去一般。原来隐没的群山,此时都裹着红装展现在眼前。只见崇岩,峭壁,深壑,峻岭,错落有致地呈现在视线之内,任何的妙手丹青也无法描绘那瞬息万变的瑰丽奇景。远的是山,近的是石,美如丹青,灿若云锦,让人如痴如醉。
啊,无与伦比的泰山日出,我爱你!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杂乱无章——(__________) 光彩夺目——(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第2自然段中,让作者“惊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前四句主要写________,后三句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枝头,桃花美极了!它的花瓣呈椭圆形,薄薄的,粉粉嫩嫩的;十来根长短不一的花蕊静静地散发着芬芳。忽然,一阵微风吹来,_________________。(接着对其进行动态描写)
(4)修改病句(1处错别字、1处标点、2处语病)。
得知学校图书馆新买了许多书藉,我高兴极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去看书。读了这些书,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为此,妈妈奖励我一本“西游记”,还说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为“被”字句。
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你用词语“新鲜”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新奇、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等没有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学以致用。
介绍一种事物可以采用很多的说明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试着用上两种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与你学习相伴的学习用具,如笔袋、台灯、字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