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戏曲舞台上,秦桧、包公的脸谱分别是:( )
A.红脸 白脸 B.黑脸 白脸 C.白脸 黑脸 D.黑脸 红脸
2、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面上出现了一只张张牙舞爪(zhǎo)的小恐龙。
B.赵爷爷家的豆腐作(zuō)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C.老师发现我手受伤了,关切(qiè)地问我怎么了。
D.今年秋天,果园里果实累(lěi)累。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懦弱(nuò) 活泼(pō) 欣赏(shǎnɡ) 人民(mín)
B.偶尔(ěr) 闲散(sàn) 折腾(tenɡ) 婴儿(yīn)
C.姿势(zī) 海参(sēn) 尽管(jìn) 朝鲜(xiǎn)
4、“径”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在“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意思是( )
A.直径
B.小路
C.直接地
5、读拼音,写词语。
là zhú huǒ yàn wéi qún fú zhuānɡ dǎ suà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lǚ xínɡ róng qiú huānɡ yě qiánɡ bì jiù mìnɡ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的小狗 _______的胡子 _______的星星
_______的气味 _______的菊花 _______的火焰
7、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3)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5)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6)______________,一个好汉三个帮。
8、看拼音写词语。
chuān dài chì bǎnɡ tónɡ nián jīnɡ shén
qiánɡ bì wéi qún qù wèi zhī zhū
9、阅读与理解。
小熊卖鱼
①熊妈妈要到城里去,让从未卖过鱼的小熊照看鱼摊。熊妈妈走后,小熊手忙脚乱地把鱼搬到了门口,然后在鱼摊前放了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七个大字——“今天出售新鲜鱼”。
②不一会儿,小狐狸背着手走了过来,他歪着头看了看广告牌,对小熊说:“你为什么要写上‘今天’二字呢?难道过了今天,你就不出售了吗?”小熊赶忙拿起黑板擦“唰唰唰”擦掉了“今天”二字,上面只留下了“出售新鲜鱼”五个字。
③又过了一会儿,兔子大婶过来了,她称上二斤鱼后,指着广告牌说:“小熊,为什么不把‘新鲜’二字去掉呢?难道说以后你出售的鱼就不新鲜了吗?”小熊接受了意见,又把“新鲜”二字擦掉了,广告牌上只留下了“出售鱼”三个字。
④兔子大婶刚离开,小猴子过来了,看到广告牌,他摇着脑袋说:“你为什么要写上‘出售’二字呢?鱼摆在这儿,傻瓜也知道是为了出售。”小熊想了想,觉得也有理,就拿起黑板擦擦掉了“出售”二字,广告牌上只留下了最后一个字:鱼。
⑤几分钟过后,老山羊骑着自行车路过这里,看到广告牌,他笑着说:“小熊,你这个牌子有必要放吗?从这里路过的人,闻闻味道就知道你在卖什么了。”小熊觉得有道理,就把广告牌收起来了。
⑥到了中午,熊妈妈回来了,说:“小熊,你连个牌子都不挂,谁知道你在卖什么呢?”小熊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熊妈妈笑着说:“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对的,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要有自己的见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五一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小熊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分别听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老山羊的建议,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广告牌的事。
【3】第⑤自然段中,老山羊“笑着说”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而第⑥自然段中,熊妈妈“笑着说”主要是想让小熊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熊之所以“手忙脚乱”地把鱼搬到门口,主要是因为要搬的鱼太多了。
②小熊之所以不断修改广告牌,最后索性把广告牌收了起来,主是因为盲目听从了别人的意见。
③听了妈妈的话之后,小熊有可能会重新书写广告牌。
【5】小熊今后如果再遇到有小动物让他改广告牌,他可能对这些动物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8分) 松 鼠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的中间。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松鼠的窝又暖和、又安全。
(1)“紧”和“苔”用音序查字法分别查大写字母( )和( )。(2分)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写下来。(4分)
矮小( )寒冷( ) 危险( )讨厌( )
(3)这段话共有( )句,第( )句写了松鼠搭窝的经过。松鼠窝的特点是( )( )。(2分)
11、课内阅读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 对小骆驼说□ 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 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 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他们走啊,走啊,走了很远很远。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1】给文段中的方框加上标点。
【2】从文段中找出三个描写沙漠特点的词语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驼峰里_________,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可以___________。
12、课文精彩回放。
我紧紧(的 地 得)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 地 得)笑脸。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
2.金吉娅送给“我们”的圣诞节礼物是什么?在文中用“ ”画出来。
3.“我”紧紧地拥抱金吉娅是因为( )。
13、阅读短文。
渴望自由的花孩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读选段第3、4自然段时,我们要用( )的语气来读。
A.焦急
B.悲伤
C.欢快
D.渴望
【2】选段第3自然段中的句子很有新鲜感,“放假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这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完成下面的仿写。
蝴蝶一来,他们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一来,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花儿______的特点,下面对加点字“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写出了花儿争相开放的情景。
B.换成“走”更能突出热闹的气氛。
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体现了花孩子们放假时快乐、急切的心情。
【4】“他们关了门做功课。”花孩子们会做什么功课呢?心情会怎样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 )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 )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 )、(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写上表示颜色的合适的词语
【2】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让我知道了“五彩缤纷”的意思是( )
A.五种颜色,非常好看。 B.颜色多,非常好看。
【3】用“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4】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15、阅读课外短文《张衡发明地动仪》做题。
①张衡,东汉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家之一。他担任太史令时,负责观察天文,这个工作正好符合他的研究兴趣。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进行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报地震的仪器,叫作“地动仪”。
②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仪器内部竖着一根铜柱,周围有8个杠杆连接外面。外面有8条龙,分别朝着8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各含着一粒小铜球。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就倒向哪边,触动杠杆,那个方向的龙就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在下面仰首张嘴的小铜蛤蟆中。这样,人们就能知道哪个方位发生了地震。
③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准确度很高。公元134年的某一天,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但是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因此,大伙儿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过了几天,陇(lǒnɡ)西有人快马来报,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大伙儿这才信服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议论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衡发明了____________,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介绍地动仪构造的句子,用“ ”画出解释地动仪如何测报地震的句子。
【4】第③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5】“大伙儿议论纷纷”,想一想,大家都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做题。
(1)照样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例:它在树林里练习,发出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的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同学们的朗读声是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例: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那儿吗?”
__________________
例:“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内容,说说雾带给人们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用上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用加点词语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喂,把作业本递给我。(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班长小丽是我十分最好的朋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修改病句。
这里的花美丽,优美,好看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画对他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司马光》这篇课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
(2)她的笑话给人带来了高兴。
(3)他特别十分喜欢上语文课。
21、作文
大森林 早晨 小白兔
看到这三个词语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请你发挥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并试着给故事加一个题目。
要求:300字左右,语句通顺,书写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