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水果。
(1)
音乐( ) 快乐( )
乐曲( ) 乐山( )
(2)
佛祖( ) 大佛( )
仿佛( ) 佛法( )
(3)
一行( ) 行人( )
举行( ) 银行( )
(4)
露水( ) 露台( )露头( ) 露出( )
2、选词填空
安静 平静
①放学了,操场上十分________。
②想着妈妈期待的目光,他的心久久不能________。
鲜艳 新鲜
③这蔬菜看上去很________。
④这条围巾的颜色很________。
3、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向你担保,我压根就没想抓你,我只是在这里练习。( )
A.用肩膀挑 B.担负;承诺 C.担子 D.重量单位
4、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掠夺(lüè lüě) 梦寐不忘(mèi wèi)
尽管(jìn jǐn) 仍然(rénɡ rēnɡ)
香港(ɡǎng gānɡ) 乳汁(lǔ rǔ)
5、读拼音,写词语。
dǎ zhànɡ shòu shānɡ mò fánɡ dà chén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nú pú qū rǔ sì miào ɡū sū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根据本课古诗填空。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秋风萧萧、黄叶飘飞的深秋景象。
2.《赠刘景文》中写了________与________这两种花的衰残,来衬托________和________的岁寒之心。
7、词语积累。
(1)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心醉,我知道表示蓝色的词语有瓦蓝、____、____、____、____。
(2)看着美丽的天空,我想到了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布达拉宫建在山上,我想用词语______、______赞美它。
8、看拼音,写词语。
mén bǎn pò dònɡ zhǔn bèi qiánɡ bì bào fēnɡ yǔ
hěn è zhī zhū piào lianɡ zhuànɡ shànɡ shài tài yánɡ
9、选读
女生贾梅(节选)
在家里,爸爸是头号的报纸(迷 谜)。每天掐准时间去信箱取报纸。哪天要是邮(递 弟)员漏投了报纸,坐立不安。
爸爸读报纸像是研究世界。不但每一个版面都细读,而且连中锋或是页尾上的方块文章或是无关紧要的短讯都不漏掉。而且,他读过后就几乎能背出来。比方,哪一国的总理要来访问了,外国人名再长他都能脱口而出,还能发挥,比如猜测哪位领导会去机场(应 迎)接,往往就像在礼宾司有内线一样,他总是猜得极准。
如果要评选什么“最佳读报者”,贾梅一定完全为大众利益,没有一点私心地投他一票。
贾梅平日很少看报,偶然翻翻,也只是一二分钟。说实在话,报上也没有什么对她有吸引力的消息。
(《女生贾梅》)
(1)在括号内选出正确答案,打“√”。
(2)根据解释在短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他就像丢掉了贵重东西似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感到非常不安。
( )
(3)根据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爸爸很喜欢读报纸,并且读的十分仔细。 ( )
②贾梅跟爸爸一样,十分爱读报纸。 ( )
③文中贾梅是贾里的双胞胎妹妹。 ( )
(4)你平时看什么报纸?你是怎样看报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读了《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你更喜欢贾梅还是贾里?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10、课外阅读。
阿拉斯加的慈悲鸟
在北美洲西北角,有一个地方叫阿拉斯加,东面是加拿大,西面是白令海峡,南北分别是浩瀚的太平洋和寒冷的北冰洋。因为这个地方布满了森林,所以吸引了大量的鸟来此居住,其中被土著人称为“慈悲鸟”的鸟类数量最多。之所以称它们为慈悲鸟,是因为它们在抚养幼鸟时,只要听到发出和幼鸟相同的“饿呀饿呀”的叫声,鸟便会将口里的食物向叫声方向投去。叫得越凶,它们捕食便越勤。慈悲鸟不停工作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拥有一颗慈悲的心。
生活在那里的一部分土著人,利用慈悲鸟的慈悲心,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们学着幼鸟的叫声,整天坐在一块地毯旁边,不停地叫着“饿呀饿呀”,于是便有无数的慈悲鸟飞来投掷食物。等地毯上堆满了鱼虾和蛤蜊,他们便满意地打包回家了。这些人将一部分食物拿去换钱,一部分留下自己吃,很快便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坐在那里等待慈悲鸟投掷食物,绝大部分人不屑于那样做,而是坚持亲自下海捕鱼来养活家人。他们认为哪怕辛苦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日子过得会很坦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认为学幼鸟的叫声来欺骗慈悲鸟是不道德的,而且慈悲鸟因为整天要“照顾”喊“饿”的人,来不及照顾幼鸟,致使许多幼鸟饿死了。为了不让慈悲鸟灭绝,他们便将自己捕来的食物喂养幼鸟。
岛上渐渐形成了三类人:第一类人专靠慈悲鸟施舍生活;第二类人为自给自足型;第三类人不但自给自足,还要喂鸟食物,担当起保护慈悲鸟的重任。
【1】“慈悲鸟”名字的由来是( )。
A. 只要听到发出和幼鸟相同的“饿呀饿呀”的叫声,鸟便会将口中的食物向叫声方向投去
B. 它们很善良
【2】一些懒惰的人是怎么利用慈悲鸟来过上富裕生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岛上渐渐形成了哪三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渴望自由的花孩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读选段第3、4自然段时,我们要用( )的语气来读。
A.焦急
B.悲伤
C.欢快
D.渴望
【2】选段第3自然段中的句子很有新鲜感,“放假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这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完成下面的仿写。
蝴蝶一来,他们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一来,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花儿______的特点,下面对加点字“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写出了花儿争相开放的情景。
B.换成“走”更能突出热闹的气氛。
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体现了花孩子们放假时快乐、急切的心情。
【4】“他们关了门做功课。”花孩子们会做什么功课呢?心情会怎样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与理解。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 )的,好像( ),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 ),那声音( ),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选词填空。
轻轻柔柔 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 呢喃细语
【2】这段话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风。
【3】用横线画出这一段话的关键句。
13、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①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_______又不敢讲。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③“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_____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⑤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④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_______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A.因为 B.但 C.果然
【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填序号)
第①句:男孩在想____。 第②句:列宁在想____。
第③句:男孩在想____。 第④句:列宁在想____。
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
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
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⑤,想一想,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鼹鼠的月亮河(节选)
说话的时候,米加正站在河边。他在帮尼里洗衣服。在没有发明出洗衣机的时候,米加愿意一直这样帮助尼里。这对于发明洗衣机是有帮助的。
在洗衣服的时候,米加发现尼里爸爸的衣服上有特别多的泥,因为尼先生是土质研究专家,所以米加决定在他设计的洗衣机里必须有一个清除泥土的功能。
他还发现,尼里没有力气绞干衣服,所以米加决定发明的洗衣机必须会自动绞干衣服。
月光还是很温和地照在河上,像是给夜晚的月亮河披上了金黄的外套。河水很清很清,脚下光滑的卵石在水和月光的照映下显得很有光泽。
在洗衣服的时候,尼里发现了一块很特别的卵石,圆圆的,淡青色的,就像那只夹住她脚的小螃蟹。
“你喜欢这块石头吗?我想把它送给你。”尼里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美的石头,像一只小螃蟹。”米加说。
“也许,就是那只小螃蟹变成的。”尼里说。
这太有意思了!米加决定收藏这块卵石。就像爸爸喜欢工具,妈妈喜欢篮子,米加喜欢这块卵石。
“给它起个名字吧。”尼里说。
“好的,就叫它月亮石吧。”米加很快就想好了名字。
从那天起,不管什么时候,米加身上都藏着这块月亮石。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的外套 (_________)的卵石 (________)的月光
【2】米加设想的洗衣机要有哪些功能?请你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1)清除泥土的功能。( ) (2)自动绞干衣服的功能。( )
(3)烘干的功能。( )
【3】月亮石是什么样子的?用“____”在原文中画出。
【4】读了这个片段,你一定对米加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你觉得他是一只怎样的小鼹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神奇的鸟岛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ɡ)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鸟岛。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liáo)乱。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jǐn)绣画卷。满地都是鸟,十、二十、三十……数不胜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张着长长嘴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有趣的黑颈鹤(hè)……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哪!
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rónɡ)洽(qià),如果敌害来犯,它们都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敌。天空突然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ɡuā)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斑头雁急忙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黑鹰。谁知其中一只黑鹰冲出重围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ɡ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黑鹰向高空飞去。鱼鸥们则在头领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这儿啄,那儿啄,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lín)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色彩夺目:________________
(2)数不胜数: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第②自然段,我知道了鸟岛上的鸟很_________,作者是通过描写天上鸟的颜色,地上鸟的_______,水中鸟的_________写具体的。
【3】第③自然段中哪句话能帮助理解这个自然段的意思,请你用“ ”画出来。
【4】读了短文第③自然段,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岛上的水鸟只会保护自己的幼雏。( )
(2)斑头雁对抗黑鹰的方法是用翅膀和身体挡住黑鹰。( )
(3)黑鹰能被赶走,靠得是鱼鸥们的力量。( )
【5】短文题目为《神奇的鸟岛》,称鸟岛“神奇”,是因为( )(填序号)
A.鸟岛上的鸟儿颜色各种各样,很漂亮。
B.鸟岛上的水鸟很厉害,可以抵抗黑鹰。
C.鸟岛鸟儿多,而且水鸟相处融洽、共同抗敌。
16、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情境补充对话。
(情境:小浩朗读古文《司马光》时,不知道“光持石击瓮破文”这句话中的“光”是什么意思。他去向老师请教。)
老师:小浩,你有什么事?
小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这个字的意思就在课题里。
小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你说对了,你真聪明!
小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用划线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冬天的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
(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
(3)我赶紧连忙跑了过去。
_______________
20、和我一起把下列句子中用的不恰当的词语改正过来,好吗?
(1)我们大家要保护教室的环境卫生。( )
(2)冬冬非常热爱帮助同学。( )
(3)只要我们做得对,就要坚守下去。( )
21、快乐习作
亲爱的小朋友,你发现没有,《爱心树》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爱心树对小男孩的爱更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再读一读上面的故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并把你的猜想写下来。赶紧张开想象的翅膀,续编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