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在温度为T℃时发生如下反应PCl5(g) PCl3(g)+C12(g) ΔH=+124 kJ·mol-1。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PCl3)/mol | 0 | 0.16 | 0.19 | 0.2 | 0.2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v(PCl5) = 。
(2)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
(3)要提高上述反应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种)。
(4)在温度为T℃时,若起始时充入0.5 mol PCl5和a mol Cl2,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仍为20%,则
a= 。
6、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
①O2 ②H2O2 ③MgCl2 ④H2SO4 ⑤Na2CO3⑥NH4Cl ⑦CO2 ⑧Ne ⑨Na2O2 ⑩NaOH
(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
①O2 _______________②H2O2_______________⑦CO2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⑥NH4Cl ______________⑨Na2O2 _______________ ⑩NaOH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
①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Mg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对于反应2SO2(g)+ O2(g)⇌ 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的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少”、“不变”)。
编号 | 改变的条件 | 生成SO3的反应速率 |
① | 升高温度 | ___________ |
② | 降低温度 | ___________ |
③ | 增大氧气的浓度 | ___________ |
④ | 使用催化剂 | ___________ |
⑤ | 压缩体积 | ___________ |
(2)某温度时,在5 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反应开始至2 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
②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③由图中看出:________分钟后,A、B、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该反应已达到了平衡状态。
8、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有A、B、C三种烃,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
、
A的名称是_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_。
9、电池是人类生产生活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I.如图是一个原电池装置。
(1)该装置是利用反应a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b:NaOH+HCl=NaCl+H2O是否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理由是___________。
(2)按照构成电池的基本要素来看,负极反应物是(填化学式,下同) ___,正极反应物是_______,正极材料是___________,离子导体是___________。
(3)铜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4)完整说明该原电池装置是如何形成电流的___________。
II.如图是利用反应c设计的原电池装置。
(5)反应c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该装置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还原反应在___________(选填“铁”或者“石墨”)上发生。
10、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环境,应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排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那么二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
(2)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①亚硫酸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亚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①三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
②氧气属于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吗?__________。
(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硫酸氢钠:
①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氢钠是酸类物质吗?__________。
11、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
该物质中含有的所有官能团名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要求填空:
(1)有机物2,2,3,3一四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草药莪术根茎中有一种色素,用它制成的试纸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该色素的结构简式为
该色素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个饱和碳原子和____不饱和碳原子,写出该分子中所有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13、草酸晶体(H2C2O4·2H2O)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其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170℃以上分解。工业上可利用如图所示原理制备草酸晶体。请回答:
(1)“高压,加热"时的容器不能选用瓷质容器,理由为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铅化法“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一系列操作为__。
(3)与“钙化法"相比。“铅化法"制备的草酸品体更纯,但其不足之处为__。
(4)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CO。
①上述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装置D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
14、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能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现将含MnO2的质量为17.4g的软锰矿石与足量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
(1)生成的Cl2的体积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
(2)参加反应的浓盐酸中被氧化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
15、钡盐行业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i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l2、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1)酸溶后溶液的pH=1,Ba(FeO2)2与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酸溶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且不使用浓硝酸,原因是___;___。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__(填化学式);中和I使溶液中___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小(中和I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4).上述流程中洗涤的目的是___。
16、氮氧化物在含能材料、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请回答:
(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H>O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
②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在500s时,v正______v逆(填“>”、“<”或“=”)。若在T2温度下进行实验,1000s时测得反应体系中NO2浓度为4.98 mol·L-1,则T2______T1(填“>”、“<”或“=”)。
(2)在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将1 mol N2O4放入1 L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α(N2O4)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337.5K时,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
②已知:2SO2(g)+O2(g)2SO3(g) △H=-196.60 kJ·mol-1
2NO(g)+O2(g)=2NO2(g) △H=-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______kJ·mol-1
(3)某学习小组设想利用A装置电解制备绿色硝化剂N2O5,装置如下(c,d为情性电极):
已知:无水硝酸可在液态N2O4中发生微弱电离。写出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