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今年多次遭遇旱涝灾害,庄稼的收成不好,农民们只能过个兀兀穷年。
B.他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领,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C.不少人认为孟飞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他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D.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2、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衣。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写的是《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瀑布。
B.《三国演义》中,玄德曰:“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曹操多谋,汝不合拆断桥梁,彼必追至矣。”这两句话中的“吾弟”“汝”均指刘备的义弟关羽。
C.“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说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高俅。
D.《红楼梦》中,宝玉用《西厢记》中的词句与黛玉相戏。黛玉听了,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呐喊》等。
D.《孙权劝学》选自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身边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删掉“随着”或“使得”)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把“的人数”删掉)
C.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感触很多。(把“讨论”和“阅读”调换位置)
D.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把“能否”删掉)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聘 商酌 大廷广众 诲人不倦
B. 晶莹 契约 以身作责 慷慨淋漓
C. 凛冽 服侍 迥乎不同 妇孺皆知
D. 斑澜 祈祷 姗姗来迟 天涯海角
6、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散文——《朝花夕拾》
B.《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
C.《木兰诗》——郭茂倩——宋代——《乐府诗集》
D.《卖油翁》——欧阳修——北宋——《归田录》
7、下面对《赤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
C.“前朝”在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
D.最后两句诗描写了赤壁之战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
8、阅读《爱莲说》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 蕃:多
B.香远益清 益:更加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庄重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喜爱莲的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
B.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的超凡脱俗。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照应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含蓄的感叹中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D.作者写菊花的目的是表达对陶渊明独自避世、逃避现实人生态度的批判。
9、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______)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雨梨花
① 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
②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一路风雨,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带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经得住几番风吹雨打? 记得当年秋末,大丰收后销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压得人们心里透不过气来,梨农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去年夏天,梨乡的朋友捎来一箱他们自己生产的雪梨汁,细细地品上一品,那甜丝丝和凉幽幽的浸润,又让人闻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农们该不会为销梨发愁了吧。
③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竟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
④车到梨乡,只见蒙蒙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⑤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他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⑥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飞舞着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
⑦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
【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赋予了梨花怎样的象征意义?
【2】文中第五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请试举一例。
【3】仔细阅读第四段中的划线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4】本文中大量引用古代诗词,你认为引用这些诗词有哪些作用?
11、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然很重要。
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你怎么看?
支持 | 反对 | 其他 |
95.93% | 3.49% | 0.58% |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因为不是专业书法老师,所以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新闻现场)
本报讯,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学写毛笔字了。
D.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2】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中小学生学习书法有哪些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4】就如何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上述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
1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话使我们铭记,令我们受益终生。有些话语让我们感动,有些话语给我们启迪,有些话语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引。
请以“给力的一句话”为题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不得抄袭、套作;②卷面工整,叙事清楚,结构合理;③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字数在500字以上。
(2)请以“ ,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妈妈、家里的猫咪、故乡的小河、蜘蛛侠……
②运用记叙文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③写作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④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