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江苏连云港初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也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选自北宋时期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C.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D.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三次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作赚来的钱买的。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两篇作者都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高洁的志趣。

    C.从体裁上分,《望岳》和《游山西村》属律诗,《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则是绝句。

    D.文言文的称谓语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朕”和“孤”都是古代帝王的自称。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为人诚实、正直,即使一个人走在乡间小路上,也会目不窥园,不随意采摘果农的劳动成果。

    B.他们不仅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和习俗。

    C.岳云鹏的相声实在幽默风趣,我一边听一边忍俊不禁

    D.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让锋芒必露,推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香远

    B.愿市鞍马/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C.但微颔/何陋

    D.钱覆其口/蒙辞军中多务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考改革问题涉足到千家万户,不能等闲视之。

    B.李明喜欢写行书,他的字体具有飘逸和鲁莽的特点。

    C.让我们走进春天的中国,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景如画,体悟华夏大地的朝气蓬勃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鞠躬尽瘁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19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冯宗璞,中国当代女作家。她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有《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等。

    D.杨绛,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口(chuàng)   如()   红(yīn姗来迟(shān

    B.制(shè着(zuàn)   诞生(dàn)   气方刚(xuè

    C.)   午(xiǎng)   妥tiě)   海市楼(chén

    D.zhuì)   宁()   驿路(捐杂税(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注)①亡:通“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显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的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同“诀”。

    (背景材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武使匈奴明年 (2)臣事君,子事父也。

    (3)请今日之欢 (4)与武决

    2翻译句子。

    (1)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2)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3结合文段,谈一下苏武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5)《游山西村》中表示困境中蕴含着新的希望的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⑨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节选内容加以说明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3】“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请联系前面的文字,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独行江南小镇

    ①我喜欢穿行在古镇里。有清风相伴,风掠过茶碗的青瓷,缠绕在喝茶人指尖,内心静谧而温柔。风再大一些,鼓动街边的桐花叶子,沙沙的声响,一朵朵洁白的小花从空中落下。落到喝茶的案上,两三朵零星;落到水乡的湖面,白茫茫的一片。随着桨声的翻动,一一流向古老的桥洞。

    ②尤其喜欢春天的小镇。那绿色的树荫,苍翠映染,十分可爱。踱着步子走在石阶上,足音悠扬。若是在清晨,可以看见露水在青苔上凝结,匆匆走过的路人,碎乱的步伐从青苔擦过,水珠受震,簌簌滚动开来。有的滴在阶上化成一个椭圆状的暗影;有的滚到另一个露珠身旁,融合在一起。这时,光阴变得缓慢而细腻,深远而绵长。

    ③到了黄昏,倦鸟归巢,人迹稀疏。一盏盏大红色的灯笼依次亮起。温暖而暧昧的暖光,在夕阳西下的诗意中,把小镇的街道,树木、花影拉得老长。万种事物,在这光景里变得简单、沉静,释放出万古芳华。

    ④有的小镇,适合惬意而居。而有的小镇,却是读书的好地方。譬如江南的小镇,斋深,槛曲,树疏,萝薛青垂。日光所能触及的地方,皆是柳暗花明的景象。尤其是屋檐上绵绵不绝的青藤,开满盛大繁芜的花朵,只是这样远观,心里就有万种诗情画意在交织。所有人家,几席,栏杆、窗窦都像秋水那样净激,而榻上像有烟云气息。在这样的环境里,写诗也好,描画也好,笔下都泛着花香。

    ⑤冬天的时候,所有苍翠都已枯萎。交错在墙面上的干瘪藤木,却有了岁月的味道。在处所的白秞花瓶里,插上一枝捡来的枯枝,最好还残留着干枯的花叶。洁白的墙面做背景,光线明朗的时候,枯枝清瘦的影子倒映在白墙上,肃气寂寂,美妙清绝。

    ⑥小镇也随着草木从葛嵘到萧索。老了的小镇更让人心动,像巷子深处的酒香,氤氩着旧日时光,既端丽,又庄重。走在这样的街道里,如同走进古代山水小品。一花一木,都沾染着独特的沧桑气息和浓烈的怀旧情绪。越是陈旧的事物,越让人心醉。住在陈旧里的人,越有岁月的味道。

    ⑦再看那被经年的檐雨所润湿的门扉旁,有头发花白的老妪打着盹。她脚边一只慵懒的猫,洁白的毛发早已铺满灰尘,尾巴上沾着蔬菜的青翠,番茄的艳红,还有温热的水滴。这些生活最原始的味道,在沉寂的小镇随处可遇。

    ⑧我深爱着这样安详的江南小镇。舒缓的节奏,把一切事物变得缓慢悠长。涓涓流动的河水上来往几叶扁舟,舟上的当地人唱着软软的小调。声线里充满古朴的欢喜,以及生活的丰足与自得。

    ⑨江南好风光。而小镇,是水乡柔软的腹地。推开韶光虚掩的重门,流转在幽古老镇的和风,正掠过茶碗的青瓷,诉说一个个新鲜欲滴的故事。

    (选自《哲思》,有改编)

    1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本文行文非常清晰。先用(1)“_________________”一句定下全文感情基调,在这部分着重写古镇的(2)______________(季节)景;接下来由概写古镇聚焦到特写(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写时抓住(4)______________(季节)景着笔,描绘其安详,古朴与悠长,喜爱之情满溢于字里字外。

    2结合语境,理解句中加点词语含义。

    (1)目光所能触及的地方,皆是柳暗花明的景象。

    (2)有清风相伴,风掠过茶碗的青瓷,缠绕在喝茶人指尖,内心静谧而温柔。

    3为什么说江南的小镇适合读书呢?试简要概括原因。

    4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末段的作用。

    5越是陈旧的事物,越让人心醉。我们的生活在走向现代化,但一些“古老”的东西被留存了下来。请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一种身边的“古老”事物。

    示例:风车——当右手均匀地转动把手,谷粒和糠皮、杂草就巧妙地分离;大人总是吓唬小孩说,摇了会肚子疼,虽说没有道理,但孩子们却不会忘记。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开在心中的花朵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2)在我们得身边,有可亲可敬得亲人师友,有美丽得风景,有值得学习得榜样......请以“我身边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