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孙权劝学》一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 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进步之大和学有所成。
B.《卖油翁》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C.《木兰诗》一文中,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
D.“陈康肃公善射”一句中“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它是后人根据陈尧咨生前事迹与品德授予的称号。
2、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A.三打白骨精 B.大闹天宫 C.车迟国斗法 D.真假美猴王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车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所以得到展位的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地展示自己。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不少人认为孟飞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他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D.刘谦的魔术表演总是能超越观众的期待,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B.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广东的鼎湖山、观音山、丹霞山的自然景观,让观众惊叹不已。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仰之弥(mí)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ì)而不舍。
B.鲁迅先生出书的校(jiào)样,都用来揩(kāi)桌子,或做什么的。
C.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lǎn)语,原野上怪诞(dàn)的狂风……
D.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xiāng)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yù)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6、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 小明见王大伯家失火,急冲冲跑去告诉王家人:“火!你们家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
C. 老村长一进门就说:“张全家的二亩地秋里收了一千五!咱都得科学种田,都弄它一千五。”
D.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调查落实。
7、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列对诗歌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
B.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谏,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运前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C. 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藉②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③。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④,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⑤,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⑥?”乃引客就⑦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⑧乎其似巢也。”
(节选自陆游《书巢记》)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枕藉:交错地排列。③俱:一起。④觌(dí):相见。⑤槁(gǎo)枝:枯树枝。⑥邪:同“耶”,相当于“吗”。⑦就:靠近。⑧信:确实。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 B.可以调素琴 素:素雅,优雅
C.苔痕上阶绿 上:长到 D.何陋之有 何:什么
【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语段(甲)从生活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方面作具体分析。
【4】语段(甲)中刘禹锡因“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语段(乙)中,陆游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原句回答,也可自己概括)笑称自己的居室为“巢”。从中可以看出,两人都不在意居室的条件,只注重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悲壮惨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描写黄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①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的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的花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在是标致极了。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嫩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
②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把它只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象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
③钟情于金银花的叶子绿,花儿的美,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冬天还把他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④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它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是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⑤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有删减)
【1】“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赏析第①段中的划线句子。
【3】作者还写了“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的用意是什么?
【4】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这句话的理解。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漠之魂
段奇清
①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恩来在电话中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炸成功?”这可问到要害,一时没有人能回答得上来,指挥帐篷里一片肃静。
②这时,随着一阵有力而快速地脚步声,一个声音在帐篷间回响开来:“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听言,张爱萍将军喜不自胜,紧紧握住说话人的手,又拍了拍他满是尘土的肩,说:“你可立了大功!”人们一看,是一个面孔不太熟的年轻人。
③是的,他叫林俊德,时年二十六岁,从浙江大学毕业来到罗布泊还不到四年。
④核爆炸是要凭数据说话的,而冲击波的数据是最关键的。获取这样的数据需要一个记录仪,当时却没有谁研究出这个仪器。林俊德主动请缨,由他带头,记录仪很快研制成功。那是一个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没有条件,他就土法上马,一个闹钟,一截自行车轮胎,做成一个罐头盒样的东西。可不要小看它,它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仪器。这个自记仪不仅在关键时候立了关键一功,而且林俊德还因为它拿到国家发明奖。
⑤当有人问起他何以会想到以土办法去搞高科技时,他向人讲了一个故事。
⑥林俊德的家乡在福建省永春县大山深处,贫困就像荒野的老藤紧紧缠绕着当地人,林俊德的家更是一贫如洗,连念高中时他也常常打着赤脚。那还是念初中时,一次,学校组织一场运动会,那天,他总算穿去一件比较完好的白色衬衫。可早读时,胸前被人出其不意用墨水染黑了一块。他难过地对老师说,这天的运动会他不参加了。
⑦这时,老师拿了一支粉笔,在黑板上面上下平行着各画了两个点,要他一笔将四个点连成一条直线。他说:“老师,这个我不能。”只见老师把一整支粉笔横压在黑板上,从两个点划向另两个点,一条白色的带子出现在了黑板上。
⑧那天,他效仿老师,拿了一支粉笔横压在衬衫上,用力划过去,黑污看不见了,他去参加了运动会。事后他说,条件差不是理由,当你有一个独辟蹊径的思路时,许多不可能就变成可能了。
⑨在说到自己有什么遗憾时,林俊德说,自己说话直来直去,不懂得人情世故,不会“做人”。但人们都说,他是一门心思全放在了科研上。A林俊德先后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国家发明奖、二十余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001年林俊德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头衔。
⑩无论地位怎样变化,但他始终记住当年的那一支粉笔,总以饱满的激情奉献着自己的一切。B即使年近七十,一年仍只休息三天,即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他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坚持“三个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⑪2012年5月,林俊德不幸被诊断为胆管癌晚期,他问医生,做完手术后或者化疗期间能不能工作。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说:“我要有质量地活着,哪怕活着的日子少了许多。”他让人在病房里放了一张办公桌,病情最重的时候他的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脖子支撑不住脑袋,一边一人托着他的脸颊。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坐在笔记本电脑前,一下一下移动着鼠标。他实在太累了,虚弱得如同一张纸,似乎一丝丝风就能将他卷走。医生让他休息一会儿,他艰难却坚定地说:“不能,一躺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在医院里,林俊德凭着氧气罩,在人们的支撑下,在电脑中的几万个文件中,整理出了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
⑫直到该整理的都整理好了,松了一口气的他陷入昏迷之中,五个小时后,即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这位七十五岁,有着五十二年军龄的坚强战士,以冲锋的姿势离开了人间。对于身后事,他只交代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他要彻底融入到浩瀚的大漠中。
⑬林俊德以坚定如磐石、炽烈似火焰的信念铸就了自己,即便他这支粉笔已成为烟尘,也要化作大漠之魂,如同大漠一样绵长恒远……
【1】给加点字注音。
①请缨(______)
②头衔(______)
③脸颊(______)
④炽热(______)
【2】分析①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文中画线句子都列举了具体的数字,各为了突出什么?
【4】请简要概括第⑪段的主要内容。
【5】请你写出文中的林俊德与课文《邓稼先》中的邓稼先两者身上具有的共同“闪光点”。
12、人生由无数片段构成,它们或为我们带来悲喜感受,或为我们带来生命感悟,它们是我们生命中无法忘却的记忆。请以“永远的珍藏”为题,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值得写的人和事,为一篇记叙文。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