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初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诘问之下,他终于开口讲了事情的原委。

    B.它们亘古不变,不可摧毁,所以是永存不朽的。

    C.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D.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现在看来,有些楼房的质量是不过关的。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D.谁能否认华为企业没有对中国的信息产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呢?

  • 3、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阅读也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有定评的经典性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一个人能否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阅读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更是一种生命的“马拉松”。

    A. “品格”是名词, “获得”是动词,“很”是副词。

    B. “经过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深邃的思想”一句中“邃”的读音是“shuì”。

    C. “一个人能否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一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获得多大的能量”与“取得多高的成就”调换位置。

    D. “阅读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更是一种生命的“马拉松”。”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名歌。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没有立即赶路,瑶族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B.对于作文中的错别字,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无关重要的小问题。

    C.从此,麋鹿终于结束长达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

    D.老李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可以一心一意地在学校教书了。

  •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次“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授课队伍的主要成员有省里的专家、市里的教研员、优秀的一线教师等组合而成。

    B.2019年6月23日至29日,“涟钢杯”首届中非少年足球友谊赛在湖南省娄底市举行。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春天的孙水公园,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是湘中人民游玩的好季节。

  •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十余里无迹 飞来山上千 B. 知其一  当涉猎

    C. 则天下之事 康肃忿 D. 再啮  斯陋室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字的含义。

    (1)十余岁

    (2)岂能暴涨携之去

    2翻译下列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老河兵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你认为这样推断正确吗?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1)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5)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8)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

    (10)请你写出吟咏乡情的连续的两句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月1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国家部委也明确规定,中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接触网络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我国对中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有明确的规定。

    2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山中访友(节选)

    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总的好风撞个满怀。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

    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度到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唯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原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那是命运神秘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采一朵小花,插上我的头发,此刻就我一人,花不会笑我,鸟不会羞我,在无人的山谷,我头戴鲜花,眼含柔情,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

    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进一个山洞里。满世界都是雨,惟有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俯身凝神,才发现许多蚂蚁也在洞内避雨,用手捧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份,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栀子花  度到彼岸  纹理  恩泽 B.邀游伴  俯身凝神  缘份  掠过

    C.哼小曲  头戴鲜花  树籽  坚韧 D.踏幽径  一去不返  原气  隆隆

    2“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联系段落回答古桥的“德高望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3“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用是什么?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波光明灭,泡来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唯有你坚持着。”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B.“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写出树的颜色和摇曳的身姿。

    C.全交采用第二人称叙事,行文亲切自然,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文章从“我”带着好心情出门写到“我”带着好心情回家,首尾呼应,这“好心情”是前后一致的。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四季,既有明媚的春天,又有凛冽的寒冬。一些坎坷、磨难,一段逆境、困局,犹如寒冬,努力逾越,便能有所体验,增长才干,催发成长。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只有不努力逾越冬天的人;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冰雪消融后必定迎来春意融融。

    请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