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非常有人格魅力,他在篮球场上驰骋,带女儿吃刨冰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奥巴马还写过诗。
B. 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C. 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D. 春晚之后,台湾魔术师刘谦的魔术被热衷解密的网友们炒得河翻水翻,但魔术真相仍是扑朔迷离。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谰语(lán) 猥琐(wěi) 羸弱(léi) 怏怏不乐(yāng)
B.麂子(jǐ) 震悚(sǒng) 殷红(yān) 忍俊不禁(jīn)
C.修葺(xǐ) 毋宁(wù) 嗥鸣(háo) 屏息凝神(bǐng)
D.孱头(chán) 告罄(qìng) 污秽(huì) 心有灵犀(xī)
3、对《木兰诗》“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泰山国际登山节开幕在即,泰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C.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D.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澎拜 喷涌 钥匙 金柝
B. 忏悔 喧闹 奔弛 默契
C. 狂澜 祈祷 丰饶 屏嶂
D. 踱步 泛滥 骏马 肃静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辫子/分辨 憎恶/与日俱增 诲人不倦/悔不当初
B. 妥帖/贴心 折损/殒身不恤 千钧重负/势均力敌
C. 忏悔/纤维 遗憾/撼天动地 五脏六腑/俯首称臣
D. 烧灼/闪烁 概率/慷慨陈词 仙露琼浆/惊心动魄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③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④钱,过期则没⑤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⑥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制书:诏书。④质:抵押。⑤没:没收。⑥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与/禹锡执友 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 D.请以柳州/授禹锡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谓(______) 卒(______) 还(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4】你觉得柳宗元是个怎样的人?请从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6}古诗词中富含哲理的诗句有很多。例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再比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10、阅读赏析《阿长与〈山海经〉》选文,完成各题。
⑴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⑵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⑶“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⑷“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吗?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⑸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⑹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⑺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⑻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⑼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⑽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⑾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⑿“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⒀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⒁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⒂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⒃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⒄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⒅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⒆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选文叙述了阿长的三件令“我”印象深刻、充满敬意的事件,请结合选文内涵,完成下列表格。
事 件 | 充满的“敬意” |
① | 空前的敬意 |
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 ② |
③ | 新的敬意 |
【2】选文很注重事件的过渡、内容的衔接,请简析第⑺段第一句的妙用。
【3】选文画线句子三次写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表达了少年鲁迅怎样的阅读心理?
【4】最后两段言辞激切,感情真挚,动人心扉。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加以赏析。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让审判带上温度
程盟超
81岁的法官弗兰克·卡普里奥顶着一头柔顺的白发,披着整洁的黑法袍,至今端坐在法庭最顶端的审判席上。可他在八旬高龄走红美国网络,靠的不是端庄严肃,而是一桩桩对小事出人意料的审判。他的拥趸称他为“最温暖的审判者”。
他曾经感慨,市政法庭是大部分普通民众接触司法系统的唯一窗口,如果让人觉得法律只有冷漠、吓人,那就“太糟糕了”。“法律维护社会的底线,人心才带来温暖。”如何在法规之外作出更多带着人性的判断,卡普里奥摸索了60年。
60年前,他自己也经历着难熬的时光。他的父亲是从意大利来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靠着水果摊勉强维持着全家的生活。父亲觉得他聪明伶俐,曾经饱含期待地和他说,将来可以做个律师,为穷人辩护。
卡普里奥依靠打三份工赚来的钱,自费读完大学,兑现了父亲的期待,成了家族的第一位大学生。之后,他当律师、检察官、法官,“从来没有试图从穷人那里收钱”。时间长了,他发现人的眼睛可以说明一切,有的人眼里充满着真诚,有的会闪现绝望。
看着这些和当年的自己类似的眼睛,卡普里奥总充满着感情。他说,审判和处罚,是为了让这些人得到教育,变得更好。如果“雪上加霜”,带来仇恨,那就适得其反。
他掏出笔和纸,同第一次驾车违章的高中生约定,如果他能考上大学并顺利毕业,罚金就会取消,否则就要追回。一脸惊喜的年轻人连声向卡普里奥道谢,老头子却又开始板起脸在纸上记录,“4年之后,我可会派警察来核查!”
面对还没有工作,赶着去英语学校而违章的外籍女工,他也毫不犹豫地取消罚单,只要女工愿意继续坚持学英语、找工作,并且不再违章,罚款就不再追究。
有人质疑他作秀、不尊重法律,还有人觉得,每件“小事”都要判断是否值得“法外开恩”,实在太累了。
可卡普里奥都不生气,还在网络直播间和网友交流自己的看法。“任何一个愿意为一张罚单走上法庭的人,这张罚单对他都不是小事。”“如果我既能免了他的罚单,还能让他记住不再违章,又能给他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一点帮助,我觉得这是最棒的。”
他也不是没被人伤害过。一个以纠缠他人进行乞讨为生的乞丐曾经20多次出现在法庭上,每一次,卡普里奥都将他无罪释放。最终,他再也没有在普罗维登斯乞讨。卡普里奥在大街上遇到打扮干净的他,高兴地主动打招呼。可这人却向卡普里奥炫耀,如今坐火车去波士顿乞讨,赚的钱是以前的三倍。
想要利用这位老爷子善心的人不少,有人和他说,没缴罚款是因为工作太忙,还有人胡扯自己超速,是因为新鞋太挤脚了。这些时候,卡普里奥也会生气地驳斥。他说自己把机会给了每个被审判的人,但能不能抓住,要看他们自己。
镜头中,卡普里奥的招牌动作是单手扶着额头,自顾自地烦恼,嘀咕“怎么办”。有的被起诉者确实走到了绝境。卡普里奥说,他“必须给这些人在法律和人情间找一个平衡点”,不能让一场判决压垮他们的人生。
一位孩子被谋杀的母亲在他的法庭上失声痛哭。孩子明明都被杀了,名下却还显示最近一月的社会保险欠费。赶去社保局处理孩子的欠款,车上被贴了一张违章罚单。申请法律援助的路上,浑浑噩噩停错了车,又多了一张罚单。
随后,这位倒霉的母亲因交不出房租,被房东勒令搬家,闹到法院又是败诉。绝望的她在法庭上哭红了眼,“房东拿回了房子,可我的生活只剩下罚单。”卡普里奥皱紧了眉头,把罚款总额从400美元减少到了50美元。母亲抽泣着感谢,说这个数目还付得起。
卡普里奥追问了一句,“缴完罚款,你还剩多少钱?”回答是5美元。
他几乎只犹豫了一秒,“我是不会让你只剩5美元离开的,我要取消你的所有处罚。”
人们很少见这位大法官板起脸来。少有的一次是在一场大学毕业典礼上,有学生问作为嘉宾的他,如何看待自己从事的工作。
这位老人以法庭上鲜有的严肃对着台下的学生说,“当我自己爬上了成功的阶梯,责任就是把梯子放下去,让更多人可以爬上来,而不是跌下去。我一生只做了这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选自《读者》2017年第19期,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标题中“温度”的含义。
【2】卡普里奥作出了哪些带温度的审判?请概括三个案例。
【3】文中画线句,表现法官卡普里奥什么样的心理?
【4】法官弗兰克·卡普里奥,有人称他为“最温暖的审判者”,有人质疑他不尊重法律,对此你怎么看?
12、请以《你是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至少有一处服务于主题的细节描写;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