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各项组中,不正确的是( )
A.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
B.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之一
C.达尔文——文艺复兴的艺术大师
D.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
2、陈昊同学正在查找“查理一世、《权利法案》、新贵族”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探究的相关史实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十月革命
3、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他们各自统治的区域分别发展为三个国家。其中不包括
A.意大利
B.德意志
C.英格兰
D.法兰西
4、19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狄更斯《雾都孤儿》故事发生在“烟雾弥漫”的伦敦,造成这种天气现象的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
C.英国革命
D.英法战争
5、16-17世纪的西方人眼中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材料中当时西方人看来,哥伦布的发现( )
①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欧洲时代②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
③追逐黄金、发财致富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6、“山下旌旗展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该词是1928年秋毛泽东在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填的词,此地是
A.英雄城南昌
B.井冈山
C.红色首都瑞金
D.陕北
7、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
①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②罗伯斯庇尔掌权 ③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④处死路易十六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②①
8、“Aneyeforaneyeandatoothfora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一个古老国度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个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9、小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他先乘公共汽车到武汉,用公共电话向家里报平安,再改乘轮船到上海,后乘飞机到北京,下飞机后,用手机给妈妈发短信。这段时间小华享受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有( )
A.乘公共汽车、打公共电话、乘轮船
B.乘轮船、乘飞机、发短信
C.乘公共汽车、打公共电话、乘飞机
D.打公共电话、乘飞机、发短信
10、掌握历史事件间的因果联系是探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因 | 果 |
A | 法老王权的逐渐衰落 | 金字塔越修越小 |
B | 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及“元首”称号 | 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
C | 盲诗人荷马创作《荷马史诗》 | 有助于了解早期希腊社会 |
D |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 形成英、法、德三国的维形 |
A.A
B.B
C.C
D.D
11、14世纪的欧洲,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
A.租地农场 B.手工工场 C.封建庄园 D.大工厂
12、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保留了君主的国家有
①英国
②美国
③法国
④俄国
⑤日本
A. ①⑤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④⑤
13、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先兆,这场运动起源于( )
A.英国
B.意大利
C.法国
D.德国
14、伊斯兰教的复兴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下列各项与“伊斯兰教”无关的是
A.种姓制度 B.《古兰经》 C.真主安拉 D.穆罕默德
15、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70年前,其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马赛曲》的谱写
C.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会面与合作
D.巴黎公社的成立
16、在19世纪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被法国人民誉为民族英雄的人物是( )
A. 罗伯斯庇尔 B. 拿破仑 C. 戴高乐 D. 华盛顿
17、下表是1978年和1996年某城市居民主要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出现图中数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B.粮食供应减少影响居民生活
C.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类型多样
D.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18、一位同学在学习近代某一条约的内容时用到以下关键词:“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9、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可能遇到的场景是( )
A. 参加罗马执政官凯撒的追悼活动
B. 国王任命陪审法庭官员
C. 妇女参与公民大会的表决
D. 参与罗马与迦太基的布匿战争
20、正确认识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有利于理清历史的内在逻辑。下列各项,其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的是( )
A.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法兰克王国取得了罗马教会的支持
B.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南方奴隶主发动南北战争——美国废除奴隶制
D.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与英国海军进行海战——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21、11世纪,西欧国家普遍通过层层封授土地,形成了_________ 这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________
(2)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是:________
(3)雅典民主政治中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
(4)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
(5)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________
23、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1871年3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
24、______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民众攻占了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答案。
(1)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的时代是—
(2)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密切了各大洲之间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3)最早进行三角贸易的国家是——
26、光荣革命后,为限制王权,英国议会在1689年通过了《 》。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7、________(事件)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甘地发动的________(事件),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8、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______建立;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集中的______。
29、18世纪英国棉纺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发明。1733年,______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______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0、______是古埃及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凯撒命人以其为蓝本,编制成新的历法,称“______”。这一历法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31、中外历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创立新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秦始皇开创的中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实行的监视地方各种势力的制度是什么?
(2)隋朝创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什么?
(3)元朝时设立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什么?
(4)17世纪,英国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最终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通过哪部文献逐渐确立起来的?
(5)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32、古代亚非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33、某班以“古今中外的国家统一问题”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走进古代历史)
(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
(2)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
(走进伟人构想)
(3)为促进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科学构想?
(4)在这一构想指导下,1997年我国成功收回了哪一地区的主权?
(美国史)
(5)北美人民向殖民者挑战发起的战争是什么?
(6)领导美国摆脱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总统是谁?他实行的新政“新”在何处?
(学习党史)
(7)标志着“共产党诞生”是哪次重要会议?
(8)长征途中对中国共产党最具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9)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什么?
34、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关注点经历了从人的个性到人权再到人类的递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评价欧洲14-16世纪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时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为他们效劳,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新的一幕。”
——马克思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材料三 《宣言》是极具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它预示并指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发展。《宣言》奠定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正是在《宣言》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宣言》提示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最壮丽和崇高的事业,因为共产主义作为理想追求,和共产主义作为伟大实践,超越了狭隘的剥削阶级偏见,以实现人类解放和幸福为最高目标。
——摘编自郝立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久受崇敬的服装”以及“借来的语言”指什么;这场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什么转变。
(2)据材料二回答,《独立宣言》颁布于哪一年? “宣言”中的诉求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
(3)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俄国产生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对近代中国的革命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上所述,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过程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