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要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 您是学界泰斗,晚辈我才疏学浅,怎敢在您的面前班门弄斧?我只能是不吝赐教啦。
C. 有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素材,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D. 从白天鹅到陈家祠,从广州塔到琶洲,财富论坛前后,广州处处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B.每个人都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工作,让他们各得其所。
C.生活是美好的,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败而怨天尤人。
D.报纸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而致多人中毒。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金色花》——泰戈尔——丹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B.《春》——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C.《潼关》——谭嗣同——清末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
D.《杞人忧天》——《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诚信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程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浅度。
C.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这本杂志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生以及一些文学爱好者。
5、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门槛 挺身而出 铤而走险 苛捐杂税
B.惶恐 大庭广众 锋芒毕露 老实厚道
C.疮疤 仰之弥高 迥乎不同 引人注目
D.肿涨 潜心惯注 兀兀穷年 若有所失
6、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通过音乐我们可以传达出美好的情感和向上的精神。
②这是音乐伟大的地方,也是音乐永不休止的生命力所在。
③一首同样的曲子,不同时期的音乐家可以有不同的演绎,赋予其不同的音乐内涵和情感思想。
④音乐可以超越语言,可以跨越时空和不同的文化打动人心。
⑤这种生命力既依靠音乐家在创作和演奏,也依靠观众赋予音乐家新的灵感。
A.④①③⑤② B.④①③②⑤ C.⑤①③②④ D.⑤①③④②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B.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 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8、课内文言文阅读。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因往晓之
(2)奈何忧崩坠乎
(3)其人舍然大喜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___,___。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____,____,____。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荷花过人头
丁立梅
①去年夏天,我去山东出差,返家途中,乍然见到路两旁的村庄,全被荷给淹没了。人家的青砖红瓦房,像小小的岛屿,隐约于荷花丛中。朵朵的红,朵朵的白,像撑着长篙的红衣女子和白衣女子,那些青碧的荷叶,则成了她们驾着的青碧的小船。(A)
②这意外的遇见,让我止不住一阵激动。人生最美的相见,原是不期而遇。
③我在那里逗留。看农人们一枝一枝采下荷来,扎成一束,拿到集市上去卖。荷花深处,密不透风,汗水湿衣。荷的茎上,密布着细细的绒刺。纵使戴着手套,小半天下来,他们的手上臂上,也尽数被刺伤。汗水流过,红肿一片。
④到挖藕时,更辛苦。他们得踩着很深的塘泥,蹲伏在地里,不一会儿,已成泥人。他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抱怨色。他们很坦然地笑,淡淡说:“做什么事不辛苦呢?有辛苦才有收获嘛。”这话让我肃然起敬。我想起我故去的祖母,她在世时常说一句话,这世上没有落地桃子吃的。只有付出,得到时也才能心安理得。
⑤今夏荷又开。听说那里已拿了荷做文章了,轰轰烈烈地搞起荷花节来。我打消了再去那里看荷的念头。我不想扎着人堆,做那纷攘之中的一个,那会减损了荷的韵致。
⑥赏荷,宜清静。(B)最好是小小的池塘,花也不多,就三五朵娉婷。突然怀念起小时的乡下,几家人共用一个小池塘,平日的吃喝洗涮,全在里头。塘里面长菱角,也长荷。荷花开的时候,三五朵不等,撑着一张粉艳的大脸庞,站在池塘的一角,站在水的上面。它美,美得有些邪乎。(C)在我们小孩的眼里,那是很奇怪的事。我们一度叫它魔鬼花,不敢去碰它。荷叶我们却喜欢。我们摘下它来,当帽子,顶在头上。祖母还用荷叶做过粉蒸肉,真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
⑦午时,我走过小池塘,荷在池塘的一角,站着,红艳艳的。(D)天地间没有一点声响,鼓噪的蝉也停了鼓噪,小麻雀们也不闹了。我很希望它变成一个仙女,走上岸来。但到底没有。
⑧朋友在小缸里养荷,三年了,终于打苞苞了。他欣喜得不得了,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花瓣儿慢慢绽放,他一一记录下来。这成了他每日里最大的欢喜事。
⑨终于一天,他热烈地宣布,我家的荷花已过人头了。
⑩我在他的这句话上打转,喜极。荷花过人头,多好。只这一句,活在尘世,就透出无限的芬芳来。荷花与人,俱美好。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第⑧⑨段的内容。
【2】从描写的角度来说,可将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结合具体内容,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下面的句子是文章的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我静静地看它,它也静静地看我。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文章结尾说:“荷花与人,俱美好”,请说说文中表现了“荷花”和“人”哪些方面的美好?
11、阅读“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问题。
【1】阿长问《山海经》,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明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选文第①段与第⑤段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4】选文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2、告别幼儿园,我们来到小学;告别小学,我们来到初中……我们在“再见”中长大,告别懵懂,我们开始睿智;告别懦弱,我们开始坚强……
请以《____________,再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阅读与理解”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