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社区反复强调“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可有些人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等遭到批评教育才后悔不已。
B.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雷锋那样无私奉献,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为别人提供举手之劳的帮助,即使微不足道,也成理想之光。
C.春天真是迷人,走出去吧,看水光潋滟,闻花香草清,听莺燕唱和,扑朔迷离间,仿佛自己也成了山间草木。
D.为了能在班会活动中更好地呈现阅读成果,这几天他鞠躬尽瘁地做PPT修讲稿,经常忙到晚上十二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丰饶(yáo) 深宵(xiāo) 卓越(zhuó) 契而不舍(qiè)
B.斑澜(lián) 咀嚼(jué) 殷红(yān) 气冲斗牛(dòu)
C.侮辱(wǔ) 屏障(zhàng) 眷恋(juàn) 妇孺皆知(rú)
D.憎恶(wù) 亘古(ɡènɡ) 取缔(dì) 锋芒必露(bì)
4、以下句子表达准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人认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并传承国学。
B.美国的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确诊人数超过了70多万,目前约占全球总确诊人数的四分之一。
C.根据我的愚见,这篇论文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D.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管好一只宠物狗,绝不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呼吁养犬人要有公共意识、规则意识。
B.辽宁男篮再次夺得CBA联赛总冠军后,教练组和球员们如释重负,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C.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恳切地告诫教师:惟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D.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雪,不仅给大地增添几分神韵,也考验着守边战士们的初心和毅力。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报歉 雌雄 俯瞰 锲而不舍
B.遨游 稠密 烦躁 如释重负
C.挚友 取谛 鲁莽 悲天悯人
D.瞬息 幽寂 过瘾 锋芒必露
8、【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东坡集》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尝射于家圃
(2)尔安敢轻吾射
(3)康肃笑而遣之
(4)日与水居
(5)见舟而畏之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3】【甲】文中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4】【甲【乙】两文所蕴含的道理有哪些相同之处?请概括出两点。
9、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乡念亲是古诗词永恒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笛声勾起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人借乡书表达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0、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
①他又一次坐上了这趟回家的夜行列车。
②他的座位对面坐着父子俩,从上车起,少年就和父亲闹着别扭。那父亲脾气极好,也不急躁,极有耐心地哄劝。少年嘟着嘴不理,脸上是厌烦。列车快停靠站时,父亲又急步向外走去,准备下车给儿子买吃的东西。他对少年说:“你父亲真好。”
③少年看了一眼他,不说话。他忍不住继续说:“小伙子,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本来是随口说的一句话,说完,他的心却倏地疼了起来。
④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他忽然觉着这句话其实是对多年前的自己说的!在他过往的青春岁月里,他曾翻来覆去地伤害最疼爱他的人,而那人即使伤心到心碎,也停不下爱他的脚步。
⑤他幼年丧母,父亲在电器厂做工,每天夜里12点多才下班。但每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每当他捧起碗把牛奶喝完,父亲总会拿毛巾为他擦净嘴角的奶渍,喜滋滋地说:“俺小嘉肯定能长高个儿。”
⑥那淳香的牛奶滋养了他的生命,贯穿了他整个童年、少年的快乐时光,可是他从没有用心注意过父亲困倦的双眼,疲累的身体和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
⑦读初中后,他的身高果然向上猛蹿了很多,只是处在青春期的他,极度叛逆,尤其是迷上网络游戏后,学习一落千丈,和父亲的话也少了许多。看他荒废学业痴迷游戏,父亲打过骂过也求过他,但他不为所动。高考前,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上网。父亲找到他,拉着他回家。他愤怒地冲父亲喊:“回家我也不学!” 父亲的脚步趔趄了两下,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回头看他,嘴唇气得发抖,眼中满是无助和绝望。
⑧高考后,他毫无悬念地落榜了。父亲送他到省城高中复读。但他的心思仍不在学习上,常找借口向亲戚要钱上网。在穿着打扮上,他留最酷的发型,非名牌不穿;省城到家只三个小时的车程,每次也是必坐动车。一次他和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动起手来,老师斥责他,他和老师吵。那天下午,父亲被通知来到学校时,一脸的惶恐不安,额头上沾满细密的汗珠,不停地跟在老师身后赔笑脸,说好话。
⑨看他毫不在乎,父亲气得颤声问:“小嘉,如果将来你的孩子这样气你,你会怎样?会不会像我一样难受?”他像个胜利者,头发一甩,没心没肺地说:“我不结婚,不要孩子,他气不着我!”父亲怒不可遏地拿起身边的扫帚要打他,他脖子一伸:“给,你打!”父亲举起的手在空中晃了晃,最终又无奈地放下。
⑩他哪里知道,父亲的心在滴血。他把父亲的心伤成一片片的。
⑪他复读了两年,也让父亲失望了两年。看他不思进取,父亲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送他到国外读大学。父亲花了毕生的积蓄,卖了还没有住进的新房,才凑够他去韩国读书的费用。
⑫有一天晚上,姑姑陪父亲一起回家。他在卧室睡觉没有开灯,他们以为他没有在家。“天这么晚了,你坐在楼下干啥?”姑姑问。“没啥,就是想静一静。”父亲说。“是不是后悔送小嘉上学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别让这钱打了水漂。”“没后悔,兴许……出去锻炼锻炼,他能学好。只要他有学好的可能,我就不怕这钱打水漂。”
⑬那晚,他很久没有睡着,第一次认真思考父亲的话。
⑭异国4年,离开了父亲温暖的怀抱,他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对生活,对父亲,对爱,他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悟。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韩资企业工作,每天就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跟上快节奏的生活。不知什么时候,他变得越来越像父亲,处处精打细算,每次回家,为了节省80元的路费,他宁愿坐夜班车回家。
⑮人生的经历让他成长。当他尝过生活百味,才终于明白父亲的爱。他们曾有过8年的战役,最终父亲用不离不弃的爱挽救了他。他深深地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他要做的就是成为最疼父亲的那个人,就像父亲当年爱他一样。
【1】通读全文,思考父亲做了哪些事情“挽救了他”?请分点作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但每天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父亲举起的手在空中晃了晃,最终又无奈地放下。(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人物心理)
【3】“在穿着打扮上,他留最酷的发型,非名牌不穿;省城到家只三个小时的车程,每次也是必坐动车”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对于本文所说的“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联系文本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并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谈谈想法。
11、阅读《夜晚》,完成下列小题
夜 晚
① 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
②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中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③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即使他们的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农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的感觉。
④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亮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30 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透过树阴筛下的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晾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在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⑤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织女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里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哗啦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推近。我是躺在一个晾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和飘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时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 … 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⑥ 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城市夜晚的______和乡村夜晚的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请从“星星、太阳、云彩”中选择一个词语为对象,仿照“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的句式写一个句子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语言形象、优美,请按要求赏析。
(1)第④段中加点的“筛下”一词,能否用“落下”代替?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月光作了精彩的描写,请你说说第(3)段画线句在写法上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意境幽远。请写出一句与此意境或写法相似的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以“有 就有了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③书写工整,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