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台湾花莲初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C.《望岳》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时期,登临泰山后对其壮观之势的赞叹。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D.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七绝315首。

  •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伟大的作家应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B. 班长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他每天切切察察,班上的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他都清清楚楚。

    C. 对于别人不肯做的事情他总是抢着去做,而且甘之如饴

    D. 他一天上课心神不定,心不在焉,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 3、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了《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的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

    B.城城属牛,弟弟比城城小三岁,弟弟的属相是龙。

    C.唐代欧阳修写的“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表现的是清明节的风俗。

    D.城城把悼念袁隆平爷爷的话写在卡片上:“您的禾下乘凉梦,杂交稻遍布全球梦,我们都会永远记得!您是国之脊梁!愿您千古,一路走好,向您致敬!”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B.《狼》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C.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D.古代敬辞有“高见”“奉陪”“令爱”等;谦辞有“家母”“小弟”“愚见”等。

  •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尊君贤侄等是尊称,而家父、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

  •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国网球选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中国第一个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

    B. 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教师在节日当天,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C. 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作为“书橱”,也有人把他们称作“书迷”、“书虫”、“书呆子”。

    D. 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李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B. 《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安徒生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

    《拇指姑娘》《蚂蚁和蝉》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C.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这篇小说表达了老舍先生对济南山山水水的无限情深。

    D.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记录了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陈太丘期行》,完成以下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与友( )

    (2)尊君在   ( )

    (3)入门不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自将磨洗认前朝。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

    四面湖山归眼底, 。(湖南岳阳楼对联)

    林则徐告诫后人要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的句子是  

      ;苏轼在《浣溪沙》中告诉人们要热爱生命、豁达乐观的两句诗是

    古代诗歌中关于节日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与清明节或重阳节相关的诗句。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猫有猫的方向

    ①我小时候喜欢猫,喜欢所有的猫。它们伶俐可爱,毛茸茸,暖烘烘,让人不由得想抱抱。我喜欢抱它们,去哪里都抱在怀里,爱抚它们,看它们的眼睛,倾听它们的呼噜声。

    ②但是有一个问题,家里的猫都憎恨我。它们恨我,尽管我知道如何抱住它们,抱得很紧很紧。它们恨我,尽管我知道如何捉到它们——逼入死角,关上房间的门,迅速抓住它们的躯体。它们恨我,尽管我知道如何紧紧揪住它们脖颈儿的毛,使它们四足伸开,但它们还是恨我。它们恨我,尽管我学会把它们塞到床罩下面,压好床罩四角,让它们无法逃脱。它们一看见我,听见我的声音,就恨恨地跑掉。那时我七岁。我爱它们,尽管它们恨我。

    ③我想成为科学家,于是决定研究自己和猫之间的问题。一天我正站在起居室里,斯特里佩,家中最老的那只猫,漫步走入,一直走到我面前(斯特里佩比我年纪还大,我十八岁离家,几年后它才去世)。我抱起它,它便叫起来。我把它放在肩头,抚摩着。它喉咙里发出的呼噜声告诉我,它对此很感惬意。

    ④我踱了一会儿,便把它放到沙发上。霎时间它像是生起气来,把我吓了一跳,我退向壁炉,警惕地看着它。它似乎很愤怒,但并非生我的气,只是甩着尾巴,发着无名之火。过了一会儿,它跃下沙发,坐到地上,依然怒气未消。接着它走出房间,原路返回,回到了前厅,仍然是气呼呼的样子。

    ⑤它走到楼梯口,坐下,依然生着气。后来它沿着原路,再次走进起居室,一直走到刚才我抱起它的地方,坐了下来。现在看起来它不再生气了,换上一副迷惑不解的表情,它坐了约一分钟,困惑地四下张望。最后它突然起来,向我抱起它时,它正要去的那个方向走去。现在,它看起来心平气和,目标明确。

    ⑥我吃惊极了,这是怎么回事?作为“科学家”,我得出一个结论:斯特里佩做事是有计划的。它在楼上一觉醒来,肚子饿了。知道食物在厨房里,于是它出发了,下了楼来到前厅。“通往厨房的门关着,没关系。穿过起居室,从餐厅也可以进厨房。阿尔站在起居室,嗯,没问题。他把我抱起来,抚摩我,好的。然后他把我放到沙发上。现在,我在沙发上干什么呢?唉,该死,我忘了要干什么了。该死,该死,让我想想。如果回到楼梯口也许会想起来。啊,对了,我要去吃饭!哈哈,那么去吧。”这是它的心理活动。

    ⑦“猫做事也有计划,”我思索着,“啊!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如果我抱起它们,爱抚它们,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先的位置,也许它们会更喜欢我。”

    ⑧于是我养成了这个终生的习惯,把猫抱起来时,记住它们要去的方向,过后再把它们放回原地,朝向原先的方向。你知道这为什么会成为我终生的习惯吗?因为这很管用。两个月后,家里所有的猫都喜欢上了我。

    ⑨无论谁,都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方向,即使是一只猫。只有对他人的选择和方向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喜爱。

    1“我”的什么行为让家里所有的猫都喜欢“我”?

    2说说你对文章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

    3联系文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身边的小动物。

  • 11、课外现代文阅读。

    栅栏两边苹果甜

    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听到别人也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他越想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栅栏另一边枝条上的苹果,他很沮丧。然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面写着“谢谢”,署名“胡安”。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安偷了他的苹果!

    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看这个,这是用从我家树上采摘的苹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市长问:“你肯定做蛋糕的苹果是你的吗?”艾尔怒气冲冲地说:“当然!许多年前,我父亲在庭院里亲手栽下这棵苹果树,土地和树都属于我,苹果当然也属于我。”市长说:“从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普韦布洛村考察。你既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艾尔皱起眉头问:“我应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你已经站在自己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法官希望你了解问题的两个方面,请你明天带着胡安的观点再来。”市长说。

    ⑥艾尔朝家的方向走,他努力想象胡安可能会说什么。树枝确实越过了栅栏,胡安又那么贫穷,任何食品当然都受他欢迎。“不过,那是我的苹果树!”艾尔对着一条路过的狗语气坚定地说。

    ⑦第二天清晨,艾尔返回市长家,说出了他想象的胡安一方的辩词。“他会说苹果落到了他家庭院,因此变成他的了。”艾尔说,“但是,如果一条狗跑进他家院子,狗却不会变成他的。”艾尔为自己想出的精彩辩词感觉十分自豪。“但胡安为什么要送给你苹果蛋糕呢?”市长问道。“为什么?嘲笑我呗!”艾尔说。市长说:“可是,胡安没有能力送给别人食物啊。你的说法有欠妥当。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你还需要考虑一天。”艾尔勉强地说:“我将去和胡安谈一谈,但这只会使我的证据更加充分!”

    ⑧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微风下,苹果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栅栏边,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艾尔想:苹果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糕呢? 

    ⑨艾尔来到胡安家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胡安打开门,一看是艾尔,就十分友好地笑起来:“你喜欢那个蛋糕吗?我必须感谢你。你家苹果树伸过来的树枝,给我和家人增添了许多快乐,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都令我们无比幸福。我知道,拥有普韦布洛村最棒苹果树的人肯定也是最慷慨之人,但那些苹果,当然属于你。我想,我们从你的苹果树那里得到了如此多幸福,只把苹果归还给你就显得过于微薄了,所以,我妻子用所有的苹果烤成了一个香甜的蛋糕,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⑩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此时,他最初的气愤已经像绵白糖一般完全融化在水中了。

    ⑪“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吗?”胡安指着餐桌说。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豆子、米饭和玉米饼。艾尔知道,明天法官到来时,他不用提供任何证词了。他说:“很乐意,和你们在一起,我很幸福!但请允许我带点东西过来。”说完,艾尔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地选了一篮最大、最红的苹果,带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栏的另一边。

    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栅栏两边苹果甜”的含义。

    2文中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你认为文中的胡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周国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幸福喜欢捉迷藏。我们年轻时,它躲藏在未来,引诱我们前去找寻它。曾几何时,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将它错过,于是回过头来,又在记忆中找寻它。”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不经意间已被握在手中,可是我们却不曾感觉到它,仍在苦苦地寻觅着。

    幸福在哪里?文中的艾尔和胡安已经找到,你是否也已经把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呢?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获得幸福。(不少于50字)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次开始。每一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天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刚刚踏进初中大门的你,初一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上学两个月来,你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了哪些感受?

    请你以《新的开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