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近几年,“给力”一词高调走红,_____。用法如:“这场比赛大家给力啊!”“我今天参加短跑决赛,同学们要给力啊!”
①“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
②其用法如:“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啊!”“这BOSS真给力啊!”“这装备真给力啊!”“这个动画太给力了!”
③该词作为形容词,类似于“牛”“很带动”“酷”。
④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⑤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⑥其作为动词使用,相当于形容词作动词活用,随后被网民用得越来越频繁,也就是它的本意“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
A. ①⑤④③②⑥ B. ①⑤④⑥②③
C. ④①⑤⑥②③ D. ③②⑥④①⑤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臧克家的散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记述了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事迹。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塑造了木兰这一真切动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C.“说”,是古代一种抒情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如我们学过的《爱莲说》。
D.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其代表作《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3、【文化长廊】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麓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和插菖蒲。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和李白、杜甫、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D.处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旧社会,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B.一切巨大的举动和思想,都有一个不屑一顾的开端。
C.我觉得你说的这些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没有一点依据。
D.万千太极人沥尽心血,终于使得太极拳第六次申遗成功。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3月30日,清华紫荆操场人声鼎沸。由清华大学校团委和紫荆志愿者总队主办的“水立方志愿者嘉年华”大型活动在此举行。
B.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C. 李静同学终于收到了原本早该送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真叫她喜出望外。
D. 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祈祷(dǎo) 澎湃(péng) 字帖( tiē) 目不窥园(kuī)
B. 炽痛(zhì) 头颅(lú) 嗥鸣( háo) 慷慨淋漓(lí)
C. 亘古(gèng) 震悚( sǒng) 谰语( lán ) 无暇及此(xiá)
D. 污秽 (huì) 鞍鞯(jiān) 诘问 (jié) 锲而不舍(qiè)
7、下列词语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柔软 畅快 姿容 绵绵如丝
B. 浇灌 铃铛 倾诉 争先恐后
C. 厌烦 凄冷 飘落 迫不急待
D. 斗笠 屋檐 滋润 干净利落
8、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⑵尊君在不________
⑶相委而去________ ⑷下车引之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中的“友人惭,下车引之”的原因是他既 __________又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回答)。
【4】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9、默写。
① ,卷舒开合任天真。
②移舟水溅差差绿, 。
③野鸭无意绪, 。
④《登岳阳楼》中描写登楼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
⑤《鹧鸪》中 , 两句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叫声悲戚,令人垂泪。
⑥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都喜欢荷,请写出你课外积累的连续的两句咏荷诗句 ,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在桌旁坐下,就见一个老妇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躬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朋友正说着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于是她将身子躬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新鲜的蚕豆……”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们的说笑声淹没了。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印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去,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那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号。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内,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住了,忽然,就见我身旁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交通协管员的指挥条,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连串汽车尖锐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水瓶,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个可以做孩子晚饭的烧饼,或者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概括文章第③④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①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品析加点词)
②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3】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4】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11、故宫: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网红”之路
(材料一)
2014年,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刊登了《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此文迅速成为该公众号第一篇“10万+”爆文,雍正皇帝也借此成为当时的热门“网红”。2015年8月,正值故宫博物院院庆90周年,故宫相继推出的“朝珠耳机”、“奉旨旅行”腰牌卡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走红。故宫将枯燥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潮流文化,让文化有了情绪、态度,故宫真正“打”开了宫门。
2016年以来,故宫还不断借助现代多样化的传播技术手段打造自己。爆款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大热,传统的“工匠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文物修复师成为受年轻人青睐的职业。随后《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节目的播出,让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的庄重高冷的故宫,越来越接地气,成为了超级网红。与此同时,故宫先后与阿里、腾讯、凤凰网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和腾讯游戏推出基于故宫文化的大型游戏,还和凤凰网合作,利用AR、MR、3D等手段传播故宫文化。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合作,故宫有望成为真正的“世界级的超级IP”。
(材料二)
近年来,故宫开放面积不断变大,展览数量也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精。“清明上河图”特展、“千里江山图”特展引来的“故宫跑”,到去年故宫首次开放夜场时“上元灯会”的一票难求,再到今年备受欢迎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600年双展,让故宫频频刷屏。一座古老的皇家建筑群越来越“火”,真真切切地“活”起来了。
更令人惊喜的是,随着“数字故宫”的建设,网民可以通过5G+4K超高清、互动体验、场景沉浸等创新形式,足不出户地看到故宫白雪红墙的琉璃世界,还可以身临其境地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2020年,受疫情影响,故宫虽然短暂地关上了门,但打开了“云游故宫”的窗。4月5日,故宫首次开启“云直播”。(A)直播吸引了超过2.4亿人次关注,是2019年全年参观人数的12倍之多!
(材料三)
近几年来,博物馆成为了“网红”,博物馆“文创”产品也跟着火了起来。而“文创”最火的博物馆要数故宫了。
那么,故宫“文创”产品为什么能这么“火”呢?
大数据助力“文创”产品开发。故宫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25—34岁的用户群已经成为了消费主力,这部分年轻消费者喜欢更丰富的产品种类,如书签、胶带、冰箱贴等小巧实用的“文创”产品。后来,故宫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新品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B)现在单款书签月销量就能达到2000笔以上。
但博物馆“文创”不能只是卖萌,而是要更深入地挖掘文化内涵。让文物藏品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发挥其文化价值,这是故宫追求的目标。很多观众参观故宫时就对宫门的印象很深,故宫就把宫门做成了宫门旅行包,让人们把对宫门的印象带回家;雍正的十二美人很有名,故宫就做了美人伞,春夏秋冬都可以打;____________。
(选自中国网、人民网,有删改)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故宫“火”起来的原因。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划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数据,请选择一句说说其表达效果。我选_______句,表达效果:___________。
【3】2021年是牛年,故宫设计了以牛文化为主题的故宫日历,请你联系上文,在(材料三)的空白处续写一句话。
【4】网红故宫“萌萌哒”的表情包,引发了众网友的争议。请你结合(材料一)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看法。
人参和醋不相逢:雕塑的设计好有爱哦,简直萌化我了,突然想去博物馆了,呵呵。
阿七:故宫,你竟然拿帝王和文物来卖萌,对你太失望了!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作文。
一朵在狂风中倔强绽放的花,一簇在岩石下努力挺起的草,一本震撼心灵的书,一句温润贴心的话,一段温馨难忘的邂逅,一个温情又刻薄的人……你的成长路上,少不了感动,少不了这个“你”!
请以“因为有你,梦想成真”为题写作。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