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战场 战斗 战役
(1) 他们一直( )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2) 这是朝鲜( )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3) 1952年10月,上甘岭( )打响了。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精疲力竭)
B.指水急速地流动而不停息。(车水马龙)
C.归结到根本上。(归跟到底)
D.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腾云驾雾)
3、在花样游泳表演中,两位演员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正像诗句所说(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沉香为了救母亲,翻过了一座座高山,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点儿也不在乎。”此句长话短说,正确表达的意思是( )
A.沉香为了救母亲,翻过了一座座高山。
B.沉香为了救母亲,什么艰难困苦都不在乎。
C.沉香为了救母亲,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
D.沉香为了救母亲,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狠心 愧败 冰天雪地
B.训斤 辫子 无缘无固
C.邻时 助威 坑坑洼洼
D.绝望 等待 山崩地裂
6、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有误的一项是( )
A.豌豆(wǎn) 豆荚(jiā) 青苔(tái)
B.即使(jì) 系上( jì) 揭开(jiē)
C.暖和(hé) 框架(kuāng) 潜伏(qiǎn)
D.水笕(jiǎn) 似的(sì) 家雀(què)
7、球技不佳的好友让你推荐他加入球队,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咱俩一起练练吧,我帮你再掌握一些技巧,到时候我再推荐你加入。
B.不好意思,我没法让你加入球队,否则会拖累大家成绩。
C.如果我让你加入球队,其他球技不好的人会眼红。
D.实在抱歉,你需要加强练习,等你练好了再说吧。
8、请按查字典的要求回答。
冬冬在读书时遇到一个“豹”字不认识,他立刻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就查到了,同时还学会了给它组词:________________。
9、古诗品鉴
雪梅
______________,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
【3】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
B. “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C. 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
【4】有人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用得很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两句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6】我还能写出与梅花有关的其他诗句:________, ________。
10、阅读。
卖白果
①总弄里边不知不觉笼上黄昏的暮色,一列电灯亮起来了。这时候,一个小贩慢慢地走进弄堂来,他向左右观看,顿一顿再向前走两三步。他探认主顾的习惯就是如此:主顾确是必须探认的,不然,挑着担子出来难道是闲耍么?
②走到第四弄的口头,他把担子歇下来了。我们试看看他的担子。后头有一个木桶,盖着盖子,看不见盛的是什么东西。前头却很有趣,装着个小小的炉子,同我们烹茶用的差不多,上而承着一只小锅;瓣状的火焰从锅的旁边舔出来,烧得不很旺。在这暮色已浓的弄口,便构成个异样的情景。
③他开了锅的盖子,用半边蚌壳在锅里拨动,同时不很协调地唱起来了:“新鲜热白果,要买就来数。”发音很高,又含有急促的意味。这一唱影响可不小,左弄右弄里的小孩子陆续奔出来了,他们已经神往于锅里的小颗粒,大人在后面喊着慢点儿跑的声音,对于他们只是微茫的喃喃了。
④据以往的经验,听到叫卖白果的声音时,秋凉已经接替了酷暑;扇子虽不至于就此遗弃,总不是十二分时髦的了。因此,这叫卖声里似乎带着一阵凉意。
⑤这声音又使我回想到故乡的卖白果的,比上海的卖白果的叫卖声有味得多了。故乡的叫卖声差不多成为儿歌,我小时候曾经受教于大人,也摹仿着他们的声调唱:“烫手热白果,香又香来糯又糯;一个铜钱买三颗,三个铜钱买十颗。要买就来数,不买就挑过。”
⑥上海卖白果的叫卖声之所以不及我故乡的,声调不怎么好自然是主因,而弄堂中欠静寂,没有给它衬托,也有关系。弄堂里的零零碎碎的杂声,弄堂外马路上的汽车声,工厂里的机器声,搅和在一起,就无所谓静寂了。哪怕是神妙的音乐家,在这境界中演奏他生平的绝艺,也要打个很大的折扣,何况是不足道的卖白果的叫卖声呢。
——节选自叶圣陶《卖白果》,有删改
【1】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选项,并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短文第①-③自然段主要写了( )
A.黄昏,小孩子们在弄堂里玩耍。 B.黄昏,小孩子们在弄堂里等小贩。
C.黄昏,小贩在弄堂里烧炉子。 D.黄昏,小贩在弄堂里卖白果。
(2)对第④-⑥自然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由上海卖白果的声音想起季节的更替。
B.作者想念故乡卖白果的情景。
C.作者非常喜欢上海卖白果的叫卖声。
D.作者认为故乡卖白果的叫卖声更有味道。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挑着担子出来难道是闲耍么?”的意思是小贩挑着担子出来是闲耍的。
B.“陆续”一词形容很多小孩同时从巷子里奔跑出来。
C.“从锅的旁边舔出来”中的“舔”字用得准确生动,文中体现了火烧得非常旺盛。
D.“神妙的音乐家”指音乐家的水平很高,演奏的音乐奇妙而变化莫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作者按照一定顺序细致观察。第②自然段先写担子的____________,再写担子的__________。作者认为担子的____________很有趣。
(2)当读到第③自然段“左弄右里的小孩子陆续奔出来了”时,我从“奔”字体会到孩子们当时____________的心情。
【3】文中小贩卖白果让人印象深刻。结合生活经验,假如你来当小贩,如卖花、卖书、卖玩具……你会怎么做,怎么说?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问题?请你提出一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大闯关.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chóng cóng)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duǒ duò)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yìng yīng)。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固——( ) 巨大——( ) 平整——( )
【3】用“——”画出短文中一个比喻句。
【4】领悟:
①在第1自然段,短文运用 、 说明方法介绍长城。
②在第2自然段,短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长城的 、 、_______ 和 、 ,写得很有条理。
【5】拓展:我还知道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如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野菊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提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乐。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们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疼,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的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我觉得人不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要像它那样的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要给予,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菊花(jū jú)摘下(zhāi zāi)晒干(sài shài)给予(gei jǐ)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中标出序号。
败:①失败; ②打败; ③搞坏; ④解除;消除。
清热败火________
顶:①支撑; ②顶撞; ③相当,抵; ④顶替,代替。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朴实——( ) 依然——( )
惦记——( ) 奉献——( )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阅读这篇短文,你是否也喜欢上了野菊花呢?从它身上你学到了怎样的做人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文段,回答问题。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吻合-----________ 端详-----________
(2)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果然
②偶然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邮票齿孔的故事
1804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
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左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有的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尔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那该多好啊!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1】最早的邮票是什么样子的?使用起来有什么不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是用别针扎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奶奶把熟透的杏子分给小伙伴们吃。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今天的作业我差不多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可天气再冷,我也要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书信中的有三处格式错误和一处病句,请找出并在右边方框里正确地誊写书信。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段。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起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加安全。
19、妙笔生花。(25分)
月亮,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也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相信你一定知道不少关于月亮的传说,也一定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故事。请你写一写你与月亮之间的故事,可以是你听到传说后的想象,也可以是看到某首诗歌后的联想,更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童年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