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2g有机物C3H6中含有双键数目为NA
B.16gO2与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氯仿的分子数为0.1NA
D.1L1mol/L的NaHCO3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NA
2、下列各组微粒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均相同的是( )
①NH3和H2O②NH4+和H3O+③NH3和H3O+④O3和SO2⑤CO2和BeCl2⑥CO32-和SO42-⑦BF3和Al2Cl6
A.全部
B.④⑥⑦
C.③④⑤
D.②⑤⑥
3、铀的一种核素U,这里的“235”表示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质量数
4、某物质可溶于水、乙醇,熔点为209.5℃,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原子晶体
B.该物质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5∶3
C.该物质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该物质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5、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新药——二咖啡酰奎尼酸(简称IBE—5)。IBE—5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IBE—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三种
B.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中含有25个碳原子
D.1molIBE—5最多消耗7molNaOH
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中一定含有σ键,可能含有π键
B.分子中所含σ键的强度可能比π键弱
C.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CO2溶于水和碘的升华过程均破坏共价键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溴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
B.除去溴苯中红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
C.向某卤代烃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入AgNO3溶液可检测该卤代烃中的卤原子
D.实验室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证明有乙炔生成
8、一种新型锅炉水除氧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图中W,X,Z,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和Y化合成的某种化合物是一种绿色氧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态X原子核外有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B.W和X形成的氢化物的键角一定小于ZW3分子的键角
C.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X和Y形成的某种分子中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9、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够减少温室效应
B.大力发展铅、汞等蓄电池的生产,改变能源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
C.各种新型复合材料的使用,促进了我国高铁性能的提升
D.研制开发高效催化剂,提高水光解的反应速率,有利于开发氢能源
10、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②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③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④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
⑤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
(图中Ca2+、O2-、Ti4+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面心和顶点)
⑥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⑦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⑧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 C.③⑤⑧ D.③⑤⑦
1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沸点:戊烷>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丙烷
B. 密度:CCl4>CHCl3>H2O>苯
C. 含氢质量分数:甲烷>乙烷>乙烯>乙炔>苯
D. 同物质的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
12、某小组用如图装置摸拟电镀铜和精炼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精炼铜时,X电极是粗铜,比铜活波的金属最终变成阳极泥
B.电镀铜时,Y电极为待镀的金属制品
C.电镀铜和精炼铜时,Y上的电极反应都是: Cu2++2e-= Cu
D.电镀铜时,X电极是铜,溶液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CH2
B.聚乙烯与聚氯乙烯塑料都可由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
C.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D.甲烷、乙烯、乙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4、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共价键 | H-H | F-F | H-F | H-Cl | H-I |
E(kJ/mol) | 436 | 157 | 568 | 432 | 298 |
A.432kJ/mol>E(H-Br)>298kJ/mol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 H2(g)→2H(g)∆H=+436kJ/mol
D. H2(g)+F2(g)=2HF(g) ∆H=-25kJ/mol
15、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ΔH<0,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所以反应前后物质具有的总能量不变
B. 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实验测定中反应物的用量无关
C. 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6、下列有机物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A. B.
C. D.
17、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B.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①3s23p1、②3s23p2、③3s23p3、④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
C.①Na、K、Rb、②O、S、Se、③Na、P、Cl 中,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③
D.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单位:kJ·mol-1)分别为 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 X3+
18、有8种物质:①乙酸②苯乙烯③葡萄糖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乙醇。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①②③⑤
B.④⑥⑦⑧
C.①④⑥⑦
D.②③⑤⑧
19、利用炼铝厂的废料——铝灰(含、
及少量
和
)制备明矾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上层溶液B呈紫红色,滤渣2中含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和
,下层沉淀C为红褐色
B.滤液A中加入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上层溶液B的酸性弱于滤液D的酸性
D.操作Ⅱ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20、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保护环境和开发新材料等领域有重要作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和使用可降解塑料 B.煤燃烧时进行脱硫脱硝处理
C.推广使用太阳能和风能 D.就地焚烧秸杆还灰于田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 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
C. NaHSO4在水溶液及熔融状态下可电离出Na+、HSO4-
D. 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
22、常温下,用的盐酸滴定20mL
NaCN溶液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的负对数
与滴加的盐酸体积[V(HCl)]的关系如图所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见下表。
甲基橙变色范围 | |||
溶液pH | <3.1 | 3.1~4.4 | >4.4 |
颜色 | 红色 | 橙色 | 黄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的数量级为
B.常温下,的HCN溶液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
C.浓度均为的HCN和NaCN混合溶液中:
D.B点对应溶液中: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Fe(NO3)2溶液时,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硝酸,以防止Fe(NO3)2发生水解
B.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
C.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测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的浓度,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D.配制1mol·L-1的NH4NO3溶液时,溶解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24、木糖醇是一种新型的甜味剂,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踽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需要。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结构简式为如图。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糖醇是—种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
C.木糖醇易溶解于水,能发生酯化反应
D.1mol木糖醇与足量钠反应最多可产生5molH2
25、有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10的A、B两种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它们能形成气态化合物X和Y。已知等物质的量的X和Y的混合物的密度是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8.5倍,其中X和Y的质量比为3:4.4,经测定X的组成为AB,Y的组成为AnB,试通过计算确定:A、B各是什么元素______________?写出X、Y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作答:
(1)可看作醇的是__。(填入编号,下同)
(2)可看作醛的是__。
(3)可看作酯类的是__。
(4)可与NaHCO3反应的是__。
27、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3~9min内,v(H2)=_________mol·L-1·min-1。
(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l:1(即图中交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 H2,同时生成1mol CO2
D. 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3)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H3OH(g)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28、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如下图:
(1)维生素A的分子式是_______。
(2)1mol维生素A最多能与_______mol溴反应。
(3)试指出维生素A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类型即可)。
29、(1)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形;
(2)共价键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σ键和π键,σ键的对称方式为______;
(3)某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A族,元素符号是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4)用“>”或“<”填空:①能量:4p______5s ②离子半径:F-______Na+;
(5)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是一种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①S2Cl2的结构式为______,其化学键类型有___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电负性:S______Cl(填“>”或“<”),每个S原子有______对弧电子对。
30、(1)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2) 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基的2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系统命法写出下列物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336 mL(标准状况)气体。回答:
(1)直流电源中,M为_________极。
(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_g。
(3)AgNO3溶液的浓度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AgNO3溶液的pH_________,硫酸的浓度________, 硫酸的pH_________。
32、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33、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下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本实验是通过A、B装置的质量改变,确定有机物M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到右)是_______(填序号,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3)E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F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
(5)本实验中,F装置反应完全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O2的目的是_______
(6)若实验中所取纯样品M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M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准确称取2.44gM,经充分反应后,A管质量增加6.16g,B管质量增加1.08g。
①该样品M的实验式为_______
②能否确定M的分子式_______(填“能”或“不能”)。
34、现有常温下的六种溶液:①0.01mol·L-1CH3COOH溶液;②0.01mol·L-1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⑤0.01mol·L-1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⑥0.01mol·L-1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填“>”“<”或“=”)③。
(2)若将②③等体积混合后,则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
(3)将六种溶液稀释100倍后,比较溶液的pH:③__(填“>”“<”或“=”)④。
(4)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填序号)。
(5)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Na+),则混合液呈_(填字母)。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三性皆有可能
(6)若改变温度后,测得④溶液pH=10,则该温度下Kw=__。在该温度下,将①④混合后,测得溶液pH=7,则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__mol·L-1。
35、按要求填空:
(1)试解释碳酸氢钠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文字叙述解释)
(2)CuSO4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在配制CuSO4溶液时,需向CuSO4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
(3)在25℃时,在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中:①(NH4)2SO4②(NH4)2CO3③(NH4)2Fe(SO4)2④氨水,其中NH4+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4)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I”或“Ⅱ”)。
②滴定开始前,0.1mol·L-1NaOH、0.1mol·L-1的盐酸和0.1mol·L-1醋酸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_______溶液。
③图I中,V=10时,溶液中的c(H+)_________c(OH-)(填“>”、“=”或“<”,下同),c(Na+)_________c(CH3COO-)。
(5)常温下两种溶液:a.pH=4NH4Cl,b.pH=4盐酸溶液,其中水电离出c(H+)之比为______。
(6)已知:25℃时KSP[Cu(OH)2]=2×10-20。常温下:某CuSO4溶液中c(Cu2+)=0.02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最小为________。
36、以镍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高镍锍的主要成分为、
、
、
的低价硫化物及合金;
②氧化性:;
③,
,
。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H2SO4溶液需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
(2)“过滤”时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氧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用NaClO代替H2O2溶液,使0.2molFe2+转化为Fe3+,则需NaClO至少为___mol。
(4)“除铁”的原理是_________。
(5)“除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沉镍”后需过滤、洗涤,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若“沉镍”后的滤液中,则滤液的pH>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