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金华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根据熟字加偏旁的的方法,我猜测“揍”字的读音是(          

    A.còu

    B.chòu

    C.zòu

    D.zhòu

  • 2、读句子,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炎帝之少女( )

    A.年轻女子

    B.小女儿

    【2】女娃游于东海,而不返( )

    A.溺水,淹没

    B.沉迷不悟

    【3】为精卫( )

    A.变故

    B.缘故

    C.故意

    D.因此

    【4】以于东海( )

    A.填塞

    B.埋没

    C.堆成的土山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zhèng)   (yù)   (hàn)

    B.(fēn)   (shèn)   (guàn)

    C.(qiā)   (xōng)   (yīn)

    D.(sǔn)   (wū)   (zhuān)

  •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母鸡)的开篇说“我一向讨厌母鸡”,结尾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先贬后褒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对母鸡情感的变化,加深了对母爱的赞美。

    B.“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C.《猫》一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D.古诗《蜂》赞美了蜜蜂的辛勤劳动和人们的不劳而获。

  • 5、我们常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收获”。下面三项中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6、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奇观 顿实   黑暗 愉快

    B.改变 连系   改善 重叠

    C.均匀 操场   任何 创造

    D.情景 茂盛   青洁 卧室

  • 7、下列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只身在此山中(因为)

    B.炎帝之少女(小女儿)

    C.醉卧沙场君莫笑(沙漠)

    D.取之,信(的确如此)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①志存( )( )  ②精忠( )( )  

    ( )( )无畏       ④视死( )( )   ⑤铁面( )( )

    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物。有英勇抗敌、________的将领岳飞;有秉公执法、________的官员包拯;有________,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伟大志向的周恩来,也有面对敌人________________的方志敏和刘胡兰等革命者。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材料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注释】①绩麻:把麻搓成线。②解:理解,懂得。③供:从事。④傍:靠近。⑤阴:树荫。

    【1】将材料一的古诗补充完整。做到书写工整,美观。有一定速度。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两首诗都体现出乡下生活悠闲自在的特点。

    B.从《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我们知道了小孩子也非常懂事,他们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学习并参与了劳动,感受到了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C.这两首诗都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自古以来诗人们写了许多表达劳动人民生活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请你再默写两句。

    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诗句中任选其一,说说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境。

    ①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②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理解          

    一双旧军鞋

    这是个彩霞似火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

    ②鞋匠端详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莫非你是替他取鞋的吧?

    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

    ④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他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元钱吧!

    ⑤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

    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

    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一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爆了一捆炸药,他却不幸失去了双脚……

    啊——鞋匠张大嘴巴,呆住了。

    ⑨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还给你,谢谢了。说完,大步走了。

    ⑩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1】填一填。

    (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④段加点的词语。

       漫不经心_________

    (2)鞋匠对这双旧军鞋的态度是变化的,最初把鞋子放在________,对待鞋子的态度是_______;后来把鞋子放在_____对待鞋子的态度是______

    (3)第⑨⑩两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2】读下面句子,写写你从中体会到旧军鞋主人高个子干警怎样的品质。

    (1)他(高个子干警)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斗。( )

    (2)这双鞋他(高个子干警)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还给你。( )

    【3】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第一段划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

    B.这篇文章主要赞美了所长对战友的关心,真是一位好所长。

    C.从“双手不住地颤抖”可以看出所长因为战友失去双脚而伤心。

    D.这篇文章“一双旧军鞋”做文章题目,“一双旧军鞋”贯穿文章始终。

    【4】读第⑩自然段,除了上述已经回答过的问题,请你再提出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选一个解答。

    问 题1:_______

    问 题2:_______

    解答问题( )_____

  • 11、课外阅读。

    后羿射日

    古时候天空曾有十个太阳一开始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出来。后来这十个太阳却常常一起周游天空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烧死许许多多的人和动物。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大神后羿看到人们生活在火难中他心如刀绞便暗下决心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东海边登上了一座大山。后羿拉开了万斤重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 )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个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这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瞪着红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支箭。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就射落了四个太阳。其它的太阳吓得全身打颤团团旋转。就这样后羿一支接一支地把箭射向太阳最终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他们的光和热一点一点地(消灭 消失)了。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太阳他怕极了就按照后羿的(吩咐 嘱咐)老老实实地为大地和万物继续贡献光和热。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晚上从西边山上落下温暖着人间保障万物生存、人们安居乐业。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对应的四字词语。

    (1)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   )

    (2)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3.用原文的话来说说后羿为什么要射掉九个太阳?读了短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人们知道是后羿射死了九个太阳,会对他说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一只青蛙正在草丛中慢慢地爬着。当你稍一走近,它就猛地一跳,跳到那(飘 漂)着浮萍的池塘里。这一跳,足足有它体长的二十倍距离呢!然后,它以最标准的蛙泳姿势,向对岸游过去。

    啊!青蛙真是跳远健将,游泳的专家。

    岂止如此,青蛙喜欢唱歌,又是歌唱家。每到黄昏,住在池塘边的青蛙中,有一只老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震音发出一短(呜 鸣),接着满池塘的青蛙,都亮开了嗓门,跟着唱起来,形成美妙而神(密 秘)的大合唱。

    青蛙,不仅是歌唱家,还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保护农作物的卫士。据统计,一只青蛙每年捕食的害虫约有一万多只。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怪不得人们对它另眼相看呢。

    1在文章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文字。

    ________(飘 漂)着   发出一短________(呜 鸣)  ________(密 秘)

    2将文章分成三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后,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1这个故事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表现人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则故事中你理解到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法布尔:其人其事

    材料一百度名片

    姓名

    法布尔

    身份

    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国籍

    法国

    美名

    “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出生地

    普罗旺斯省圣莱昂地区

    主要作品

    《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

    出生年份

    1823年

    材料二人物逸事

    当法布尔的研究遭到了正统力量的责难,他辩驳说:“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是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的是死,而我探究的却是生!”

    材料三法布尔语录

    ①我不过是一盏灯,照亮了我面前的一小块路而已。

    ②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我的批注:

    材料四观点播报

    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法国]罗丹

    ②《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巴金

    (1)下列关于法布尔的人物信息,材料一没有告诉我们的是  

    A.他是法国人,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B.他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C.他于1823年出生在普罗旺斯省圣莱昂地区,并于1915年逝世

    D.他用毕生的心血,完成了《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两本巨著

    (2)“《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昆虫记》是法布尔毕生的心血,可以称之为代表作

    B.法布尔与昆虫交朋友,走进它们的世界,以人性观察虫性

    C.《昆虫记》里不仅有关于昆虫的知识,还能获取美好的思想和情趣

    D.法布尔谦逊地认为自己不过是一盏灯,照亮了面前的一小块路而已

    (3)阅读材料三,你有什么感想,请在文中横线作批注。

    (4)阅读完所有材料,请你针对文本内容提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句子练习。

    (1)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水哗啦啦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和孩子们都那么显得严肃认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丝和小圆片忽然逐渐变成了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的语段。

    《中国古代神话》是2013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珂写的。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chī)尤的战争,帝俊、帝喾(kù)和舜(shùn),羿和嫦娥的故事,鲧(ɡǔn)和禹治理洪水,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坏的中国神话做了全面、完善,通俗的讲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我会修改病句。

    1.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汉的夏天是个炎热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早晨来到学校,就看到同学们幸福的笑脸和广播里欢乐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放学后,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园地。

    题目:一个令人________________的时刻

    要求:1.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示心情的词,如高兴,激动、忧伤、悲愤等。2文中应有必要的景物、场面、人物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3.注意补全题目,叙述清楚,内容生动,情节感人,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