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句子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 )
每次抗洪救灾,当地武警官兵都是 ,不怕苦不怕累,冲在最前面。
A.敲边鼓
B.占上风
C.打头阵
2、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主要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体验、分析。
3、《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4、下列对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震耳欲聋(将要)
B.儿童急走追黄蝶(跑)
C.不胜其烦(胜利)
D.变化多端(方面)
5、下列关联词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B. 大家走得很快,但是不一会儿就赶到了目的地。
C. 这部电影太感人了,所以我打算再看一遍。
D. 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女娲为了补天炼制了( )块五色石。
A.36500
B.36501
C.36502
D.36503
7、下列关于描写人物心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的心情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体现。
B.在描写人物心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比喻句来体现,如表现焦急:我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C.能够描写人物心儿怦怦跳的词语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芝麻开花——节节高。
D.表现人物的心情应该交代清楚前因后果。
8、查字典,填空。
“人声鼎沸”的“鼎”是___结构,查___部,共有___画,第6画的名称是___。“昂首东望”的“昂”的第5画是___,“蒙”的第6画是___。
9、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 ]
, 。
, 。
【1】默写古诗。
【2】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在本诗中,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角度来观赏______山,看到山的姿态和形状各不相同,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0、品读语段,按要求做题。
在朝(zhāo cháo)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cánɡ zànɡ)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qū qǔ)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dàn tán)琴。
【1】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间。
【3】根据你对语段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蟋蟀的住宅——隧道
蟋蟀住宅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蟋蟀的平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一读语段,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拓展阅读。
有一个小男孩儿,从小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总是受到同学的奚落和羞辱,他曾经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公司做助理,后来他又在茶楼当过跑堂,在电子厂当过工人,但结果都未能长久。渐渐地,他痴迷上了演艺事业,便从早期的跑龙套开始。但是,当时他只能扮演一些小配角。对待失败,他从没有选择放弃,也不去和别人攀比。他在日记中写道: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地做好自己!
他曾扮演一具死尸,大火烧身,在导演没有喊停前,他一直强忍剧痛,这使他在圈内逐渐有了名气。继而,他独辟蹊径,赋予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幽默俏皮的风格,这使他开了喜剧表演的先河。
终于,他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他,就是周星驰,人们管他叫做“星爷”。仅《功夫》一剧的全球票房就超过了6亿港元,创下了香港电影的票房神话。
【1】周星驰成名之前的生活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遭受不幸时,周星驰是怎样做的?请用“___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3】周星驰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我的“长生果”(节选)
①我最早的读物是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小孩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美的份儿。求賢若渴的刘备、智勇双全的诸葛亮、行侠仗义的武松……这些印着“三国”“水浒”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②后来,我看到了几本真正的连环画。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再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连环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③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儿。几个月的功夫,这个文化站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的梅兰芳;十二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秉公执法、治邺有方的西门豹;精忠报国的岳飞……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④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更觉得这个比喻特别亲切。因为醉心阅读,我的作文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扩展了我的想象力,锻炼了我的记忆力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第③自然段中,一块“绿洲”指( )
A.连环画
B.“香烟人”的小画片
C.小镇的文化站
D.文艺书籍
【2】下列描述和文中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从小卡片到连环画再到几百册图书,“我”的阅读不断得到满足。
B.刘备、诸葛亮、武松等是“我”最早读到的文学形象。
C.梅兰芳、周恩来、西门豹也是“我”读到的“香烟人”
D.醉心阅读让“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3】对“如饥似渴”一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形象地写出了“我”醉心阅读的程度
B.“我”对有益的书籍爱不释手
C.读书时“我”常常口渴和饿肚子
D.“我”读书的欲望非常迫切
【4】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让你想到哪一个成语?文中还有多处这样形容人物品质、气节的成语,再找3个写下来。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试着对第④段的文字作批注,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牧鹅散记
陈天昌
在我的故乡,人们常用“呆头鹅”来形容人笨。但据我观察,鹅似乎并不笨。
深秋季节,田里的庄稼收完了,我们每天把鹅群赶到田野里,让它们自由自在地找食吃。每天鹅群自动回家,十分准时。我看到它们常常侧着脑袋用一只眼睛瞧太阳,可能根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奇怪的是,阴天时它们也能很准时地回家,可能是所谓“生物钟”起了作用。
更有趣的是孵鹅季节,总共一百二十多个窝,大多数母鹅都认得自己的窝,自动对号入座。
有时查窝,我们会发现:有的窝多了一个蛋,有的窝又少一个蛋。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gé)开了,鹅蛋怎么会跑到别的窝去呢?
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马大哈孵蛋不那么经心,老有一两个蛋露在身子外边。旁边的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会先伸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介意,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动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然后拨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的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这个过程差不多得花半个小时,而且从来没有发现哪个蛋被碰破。
鸼并不笨,甚至可以说很聪明;也许是它们单足静立、侧耳倾(qīng)听的习惯性动作,让人们觉得鹅总是呆头呆脑的吧?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阅读《千纸鹤》;有删改)
【1】本文告诉我们:原来鹅并不______,甚至很______。作者围绕这一点,写了对鹅的一些新发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细读文本,完成练习。
(1)“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作者在这里把鹅称作“马大哈”和“机灵鬼”,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鹅的______之情。
(2)默读短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①问题:______ ②回答:______
【3】体会表达,完成练习。
(1)文中画线句子的冒号用在这里,表示(______)
A.总结上文 B.引出鹅是如何“动手”的
(2)作者在开头说“鹅似乎并不笨”,而在结尾却没有再使用“似乎”这个词,直接说“鹅并不笨”。作者开始使用“似乎”这个词的原因是______;最后不写“似乎”这个词的原因是______。
【4】短文中“呆头鹅”是用动物比喻人的三字词,本学期我们也积累过这类词,请任写4个。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14、阅读。
昙花
昙花,生长在热带,枝干高大,挺拔有力。
人们都说昙花开起来特别好看,我却从没有看过,多想亲眼看看啊!可巧,爸爸告诉我,爷爷精心培育了四年的昙花就要开花了,我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爷爷家。还是我的运气好,到爷爷家的第二天晚上,花开了。
下午六点,像一盏精致的深红色的宫灯似的花苞,张开了洁白的小口,散发出一股清香。真没想到,深红色的花苞居然会开出雪白的花,昙花以五分钟一厘米的惊人速度开放着。我坐在花盆旁仔细地观察着,看得出花瓣在逐渐张开,当它的花瓣全部舒展开时,直径足有二十厘米。原来,那深红色的宫灯似的花苞是等片,现在它正向下弯曲着,托着洁白的花朵。每片洁白的花瓣都薄得像纸,光亮透明。它的花蕊是那样的美丽,淡黄色的雄蕊簇拥着白色的雌蕊。美丽的花朵好像在对着人们微笑,散发着芳香,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我不明白的是,它的花朵为什么开在叶子上呢?后来,听爷爷说,昙花的叶子已经蜕化了,那像叶子的是变态茎,我才恍然大悟。
可惜,这婀娜多姿的花朵,只开到十点钟就开始萎缩,时间是那么短暂,无怪乎人们都说“昙花一现”啊!
昙花虽好,只是开放的时间太短了。我们不能做昙花一现的人物,而要让我们的青春永放光彩。
【1】给加点字选择字义。(填序号)
(1)昙花一现(______)
①现在,此刻;②临时,当时;③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④现款。
(2)张开(______)
①看,望;②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③陈设,铺排;④量词。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1)昙花花瓣的颜色是(洁白 深红)的。
(2)昙花花瓣的直径是(一厘米 二十厘米)。
【3】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4】昙花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一种事物,用上一两个所给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风 雨 雷电 霎时 顿时 忽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刚上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好感。
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被我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
3.周末,我打算准备去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创建文明城市,正在积极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18、下列文字加横线的地方都有语病,请修改。
“管住自己”是①极为十分重要的。②有了它,你绝对会成功;没有它,你也许不会成功。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③将会有所作为。“管住自己”④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让我们“管住自己”,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吧!
1.①句应该删去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②句应把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③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句前后两个分句内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呢?就请结合你的切身实际,来写一写你是如何战胜困难的。题目自拟,注意把事情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