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福建莆田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列不同场合,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乒乓球比赛前,小李跟对手说:“能和你一决高下是我的荣幸,务请多多承让!”

    B.小明发言完毕,谦虚地说:“我才疏学浅,谈点粗浅认识,目的是抛砖引玉,请方家指正!”

    C.王小云对自己的学弟说:“侯教授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你能忝列门墙,定要珍惜机会,刻苦努力。”

    D.小王把一套《南渡北归》借给我,再三叮嘱道:“我很喜欢这套书,请你阅读的时候多加爱护,看完后尽早原物璧还。”

  • 2、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刘夙婴疾病

    A.则告诉不许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亚父者,范增也 D.以其无礼于晋

  • 3、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已经哑口无言了。

    B.你今天衣冠楚楚,难道要见重要的人?

    C.放心吧,这件事我十拿九稳,一定办成。

    D.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 4、下列关于《鼠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鼠疫发生在奥兰城,这座城市看上去丑陋、平静、毫无特色,市容和生活都平淡无奇。

    B.在鼠疫期间,教会组织了集体祈祷。帕纳卢神父的两次布道,都很好地安抚了民心。

    C.鼠疫突然退却,人们渴望解脱,可是又习以为常,渐渐不大指望瘟疫能很快结束。

    D.小说最后预言鼠疫杆菌永远不死不灭,也许有朝一日,人们会又遭厄运,或重受教训。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就可以为所欲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欺行霸市,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②八十年代中期,在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公园,群众自发形成的越剧角、京剧角特别热闹。他们自拉自唱,无拘无束。唱者自鸣得意,观者津津乐道。

    ③书的封面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决定了读者对某本书的喜好,碰到好的封面,就会不由自主拿起来翻翻,常常还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④有些文化遗产丰厚的地方,科学技术和现代化事业却畏葸不前,祖宗留下的文化历史遗产本身也是稀世珍宝,但后人若不能正确对待,反而会成为前进与发展的羁绊。

    ⑤是广东工业大学吴宏宇同学,面对邪恶力量时挺身而出,为保卫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以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曲羊城见义勇为赞歌。

    ⑥文学躲在象牙塔里自得其乐的时代已经过去,它正以各种方式走向读者和社会,走向文学自身。在新的消费经济时代,写作者应更多探索文学品质与市场的结合。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茶爷

    刘建超

    茶爷祖上三代在晋中老街经营茶货铺子,并且很有名望。

    茶爷卖茶,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种类繁多,茶爷自己一年四季,杯子里就泡毛尖。

    茶爷好客,常请人喝茶。老街人都知道,茶爷请茶也是有讲究的。

    茶爷请客有两种说法,茶爷举举手中的杯子说,有空去我家里喝茶啊。这话是客套。你去也行,不去也行。茶爷要是说,走,去家里喝茶。那你注定是要跟着去的,茶爷的威望自不必说,茶爷在老街的辈分也是很大。邀你去喝茶,那是给足你面子了。

    七月天,闷热。茶爷在街上溜达,被一阵吵闹声吸引了,是和盛斋古玩店的胡老板。

    茶爷走进和盛斋,胡老板正扯着一个壮汉的胳膊不让走。

    胡老板说,这主进店就转悠着看看这儿,摸摸那儿,转身要出店时,店里的伙计发现一枚古金币不见了,拦住了壮汉不让走。壮汉梗着脖子,摊开两手说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能拿你的东西吗?

    茶爷看看壮汉,壮汉膀大腰圆,挺着肚子,光着上身,只穿条简单的短裤。壮汉看着茶爷说,茶爷,要是不嫌弃我丢人,我立马脱光了让他们看看。

    店里的伙计哭丧着脸说,确实是他来了以后那枚古金币不见了。

    茶爷喝了口茶,拧杯子盖的当口,看了看壮汉,说,算了算了。走,去家里喝茶。茶爷扭头出门。

    胡老板张张嘴没说话,伙计还想拉住壮汉,壮汉一甩胳膊,跟着茶爷走出店门。

    茶爷家在老街八角楼旁,一个典型的老街四合院,院子当中放着个根雕制成的茶台。

    荼爷把壮汉领进门,两人坐在茶台前。茶爷满满地倒上一碗荼,说,这是家里人自己调配的凉茶,清心败火,疏肝理气。来,喝一碗。壮汉本就心急,加之天热,刚才走得也急,已经是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端起碗“咕咚、咕咚”就是个底朝天。

    茶爷微微笑着,又倒满一碗。来,接着喝,慢慢说。壮汉又是一碗喝进。

    两个人喝着茶说着话,一壶凉茶被壮汉喝完了。

    壮汉揉着圆鼓鼓的肚子,说,茶爷,我得用下您家的厕所,憋得慌啊!

    茶爷指指方位说,去吧。壮汉站起身,就听见“扑蔌”一声,一枚金灿灿的古钱币从壮汉的裤腿里掉出,骨碌到茶爷脚前。茶爷弯腰拾起古钱币,说,天热手滑,瞧瞧,这钱币滑落到你的腰间你都没留意啊。快去还给胡老板吧,回来咱爷俩接着喝茶。壮汉呆立着,涨红了脸。接过钱币羞愧地给茶爷鞠个躬,走了。

    夫人来收拾茶具,说,我都看出来了,他是把钱币藏在肚脐眼里了,不然裤子提那么高?茶水喝多了,肚子圆了,钱币就藏不住了。

    茶爷站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说,我去叫华文华武来喝茶。

    华文华武是双胞胎兄弟,在老街开了间摄影工作室。去年兄弟俩的母亲去世,留下了一处房产。兄弟俩因为拆迁赔偿款的分配闹翻了,甚至还动了手。

    茶爷给兄弟俩倒上第一壶茶,说,在清朝啊,有位贤人叫王好古,他在《汤液本草》中茶能清头目。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我这 壶绿茶就有这个治疗头目不清的功效。来,喝喝茶。

    华文华武谁也不看谁,端起碗一饮而尽。

    茶爷说,头脑清楚点没有?头脑清楚就能想起点啥事情。你俩7岁的夏天,想起啥没有?

    哥俩7岁的夏天,一起去河边玩耍。弟弟华武不小心滑落到河里,河水很急,华武扑腾着喊叫。哥哥华文见状,一跃跳下河,紧紧抓住弟弟的手不丢。幸好进货路过的茶爷把他俩拉了上来。

    茶爷说,华文你小子也不会游水,还往河里跳。华文说,我是哥哥,我不让弟弟死。

    兄弟俩面对面,又喝了一碗清茶。

    茶爷换上第二壶茶,说,来尝尝乌龙茶。还是清朝啊,有个叫黄宫绣的人在《本草求真》里也说喝茶能治头目不清。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下午喝乌龙茶健脾消食让人神清气爽啊。你哥俩再想想,17岁,17岁的夏天。想起啥没有?

    华文华武17岁那年一起参加高考。哥俩都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哥俩家境窘迫,靠母亲打零工度日,供不起两个人上大学。弟弟华武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藏下,去打工赚钱,最后悄悄去卖血,给哥哥攒够上学的钱。茶爷知晓情况后资助兄弟俩念完大学。

    茶爷说,骨肉之情的事,咋就都忘了?

    兄弟俩又喝了一碗茶,对望着,握住手,抱在一起默默流泪到号啕大哭。

    茶爷喝口茶,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主要是通过茶爷请茶为古玩店巧向壮汉索还古金币,请茶为华文华武兄弟重归于好巧劝和这两件事来塑造茶爷这一形象,情节紧凑而集中。

    B. 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简洁又不失生动,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手法,把喝茶壮汉描写得生动传神。如“梗”“摊”两个动作描写,刻画出了壮汉偷拿古金币后却又摆出无辜,百般抵赖的形象。

    C. 小说通过茶爷夫人之口揭示茶爷让壮汉喝茶的原委,也对茶爷形成一种衬托。

    D. 小说中茶爷为华文华武两兄弟说和时,引用了王好古《汤液本草》和黄宫绣《本草求真》两个清朝名人、两本典籍的事例,符合其身份与职业。

    2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茶爷的形象特点。

    3小说中划横线的第四段交代茶爷请客的两种说法,看似闲笔,实为必要交代。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在括号里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1)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_____

    (2)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表明军民收复失地决心的句子是_____

    A.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B.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C.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D.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来委婉地劝谏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2)苏轼《赤壁赋》一文,作者先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洞箫之声,然后用“____________。”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的悲凉。

    (3)欲速则不达,________

    (4)子曰:“___________,则远恕矣!”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以两种微小生物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运用比喻、设问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愁情。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描写宫殿、楼阁依地形而建,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阿房宫建筑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作者谴责秦王朝统治者横征暴敛、极尽奢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表现秦王朝钳民之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表现秦王朝统治者尽失人心、骄横顽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阿房宫赋》中,作者指出秦王朝如果爱惜六国百姓,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阿房宫赋》中,作者在总结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标与武冈由“沅水”相通,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

    B.“送君不觉有离伤”,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乐观豁达,为诗歌定下昂扬的情感基调,完全没有送别诗常有的离愁别绪。

    C.“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两句诗,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表达对远行人的宽慰之情,恳切感人。

    D.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化“远”为“近”,使“两乡”成为“一乡”,虽人分两地,却情同一心,传达出离别时的一片深情厚谊。

    22020年初,一场空前的“新冠肺炎”灾难席卷了中国大地,四方朋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久前,日本舞鹤市政府驰援我国大连一批物资。在捐赠物资的包装箱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诗句。请问:日本朋友为什么选用这两句唐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等。

    B.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D.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劝皇帝尊崇两宫太后,皇帝把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C.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D.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②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中生的你,又迎来了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是的,今天的这场考试有些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今后的人生中,也许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个答卷人。

    请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