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河南驻马店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B.抓住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下学期,学校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演讲与口才》三门课程。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B.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璧,望帝啼鹃。

    C.数学家华罗庚的座右铭:见面少叙寒喧话,多把艺术谈几声。

    D.身穿无袖旗袍的赵一狄,真的是沉鱼落燕,风情万种。

  •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   我们   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   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

    A.但            因为

    B.但是          因为

    C.所以          因而

    D.所以          因而

  • 4、下列对联分别对应何人,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 壮士奋挥椎,报韩已破秦皇胆 / 大王须借箸,兴汉终函项羽头

    ②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 尊王言必称尧舜 / 忧世心同切孔颜

    ④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⑤ 德大千年祀 / 名高万世师

    ⑥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A. ①陈平  ②辛弃疾  ③董仲舒  ④姜维   ⑤王阳明  ⑥苏东坡

    B. ①萧何  ②文天祥  ③荀子   ④蒋琬   ⑤程颐   ⑥杜甫

    C. ①樊哙  ②文天祥  ③韩愈   ④刘禅   ⑤朱熹   ⑥苏东坡

    D. ①张良  ②辛弃疾  ③孟子   ④诸葛亮  ⑤孔子   ⑥杜甫

  •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形影相(慰问)   ②吾妻来(回来)

    ③恨不疏林挂住斜晖(美好)   ④形容枯槁(形体容貌)

    ⑤则仆偿前辱之(责备)   ⑥彼且乎待哉(何)

    ⑦不能之于怀(比喻)   ⑧他日庭(小步快走)

    ⑨吾赖是以吾躯(供养,养活)   ⑩以为美(弯曲)

    A. ②④⑥⑧⑩ B. ①④⑥⑧⑨ C. ①③⑥⑦⑨ D. ①⑤⑧⑨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后视镜

    黄咏梅

    父亲生于1949年。过去,他总是响亮地跟别人说,我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不过,很久没听他再这么说了。退休前,父亲是个货运司机,跑长途。他最远跑到过天路,别人要是问起,天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他无言以答,只顾哼“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一哼没个完,好像他记忆里那条天路,开不到尽头,他还时常超速,把人撇在后视镜都看不见的拐弯处。

    母亲经常忧心忡忡地说:“也不知道你们父亲在路上会遇到什么?”那个时候没有移动电话,全靠父亲从途中某个加油站,拨个电话回家报平安,有时候是清晨,有时候是深夜。后来我才弄明白,母亲最害怕父亲在路上遇到坏人。

    父亲常说,他的身后拉着台拖拉机,母亲是车头,哥哥是左轮,我是右轮。

    在我和哥哥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经常缺席,他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他的签名从没出现在我们任何一本作业薄上。可是,父亲却为我们的求知欲付出过沉重代价。那一年,哥哥念初三,我念初一,我们不再满足从父亲捎回来的特产袋子上找课本里读到的地名了,我们缠着父亲讲那些地方。可是,父亲每每让我们失望。父亲抱歉地解释说,你们老爸天天坐在这个大玻璃罩子里,脚都不沾地,这些地方,多数是在镜子里看到的,你们知道,后视镜里看到的东西,又远又小。

    有一天,吃过晚饭,父亲从房间里拿出一叠照片,神秘兮兮地递给我们。我们一看,竟然全是父亲在路上拍的。原来父亲求厂里那个工会主席借了相机。这些照片拍下的多数是公路牌。很多地名我们听也没听说过:怀集、白沙、乐从……也有我们知道的:桂林、长沙、武昌……天啊,竟然还有贺兰山。哥哥显摆地背起了那首诗:“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父亲赞赏地看着哥哥,那目光让我嫉妒死了。母亲也凑了过来,一张一张去认照片上的地名。

    一次,父亲开到贵州六盘水盘山公路,那地方刚下过雨,山与山之间正骑着一道彩虹,像年画里看到的那么美。父亲生怕这彩虹消失了,连忙停下车,抓起相机,跑到路边拍起来。没想到,父亲停车的地方是盘山路一个转弯ロ,迎面一辆货车看到父亲的卡车时,刹车已经来不及,两相对撞,货车翻了,父亲卡车上的货物也被撞得七零八落。万幸的是,人没事。父亲被厂里记过处分,还要负责赔偿货物损失。

    父亲再也没有停下来拍照。

    父亲拉着我们这台拖拉机,吭哧吭哧地进入了新世纪。好在,我们都算争气,哥哥念了一所理科重点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著名的证券公司工作。我呢,则读了文科,在一家报社工作。

    父亲一辈子只会开车,也没有培养什么业余爱好。母亲去世后,他独自一人打发晚年生活。我们劝父亲学点什么,父亲兴致都不高。后来哥哥想起父亲曾经爱拍照,就给他买了架筒易的菜卡照相机。父亲拿着相机在运河边转悠,将远景拉成近景,将一朵花拆成几瓣,将送河搓成一根线……如此半年不到,父亲发现,从镜头里看到的世界,其实跟肉眼看到的也没什么区别。

    60岁那年,父亲被检查出脊椎増生,这是长期坐驾驶椅落下的职业病。医生教父亲尝试倒着走路,可以减轻疼痛。父亲很快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只见他双手握拳,双臂前后摆动,就像胸前摆着一只方向盘,父亲上下转动着它,一发动,便双膝微曲,左右、左右、一步步朝后退去。父亲倒行得很稳当,既撞不到朝前行走的旁人,也撞不到身后的树木、花丛、栏杆,仿佛他的身体左右各安了一只后视镜,背上装了只影像雷达,并且还发出了嘟嘟的警报声:“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这种运动,让父亲找回了上班的感觉。

    父亲倒行的本领日渐上乘,速度已经可以跟那些慢跑者相媲美。有一次,由于手臂摆幅过大,父亲撞到了一个男人的脊背。男人停下脚步,朝父亲瞪大了眼睛,嘴里骂骂咧咧。父亲超过他之后,ー边倒退着,一边朝男人作揖道歉,男人觉得父亲倒行作揖的动作实在滑稽,简直有点卓别林的效果,便转怒为乐,用手臂捅一下身边的女伴,两人指着父亲笑起来。父亲看着那对开心的男女逐渐从自己眼前远去,最终变成两个小点。

    父亲说,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后视镜里的小点是这样形成的……

    (原载于《钟山》2014年第一期,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一个父亲的视角,讲述一位货车司机从跑长途挣钱养家糊口到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人生故事,凸显了人生长途中亲情的人伦关系与俗世温暖。

    B.“父亲的身后拉着台拖拉机,母亲是车头,哥哥是左轮,我是右轮。”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一家四口全都依靠父亲挣钱养家的不易。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刻画人物。父亲看到哥哥能背岳飞的《满江红》时,那赞赏的目光“让我嫉妒死了”,一个细节凸显出“我”对父爱赞赏的艳羡和渴望之情。

    D.“父亲倒行得很稳当”,父亲倒行时“撞到了一个男人的脊背”,小说把两个看似矛盾的情节连在一起,从而揭示普通人物身上也有难以预料的人生际遇。

    2小说标题“父亲的后视镜”有什么深层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有人说,这篇小说人物普通,情节单一,不配获得2018年度的国家大奖一一鲁迅文学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愤慨语总括秦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纷奢行径,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

    (2)《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将提起脚后跟和登高所得的两种视野相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3)韩愈《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 8、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归鹿门歌》中将两种归途进行对比,表现诗人隐逸自得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阁夜》中借听觉和视觉营造了一种悲壮雄浑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句。

    (2)《离骚(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屈原以“众女”为喻,写出群臣对自己才华的妒忌以及对自己的诽谤。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耸入云霄,而“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瀑布飞泻、轰响的场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品味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和情怀。《湘夫人》中“______________”那是湘君静观流水,迷离恍惚的等待。《菩萨蛮(其二)》中“_____________。”道出了故乡战乱,韦庄身处江南,沉痛无奈的思乡情。

    (2)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而梦则是作家未实现的“实现”。《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______。”恰如李白被放出京,恍然而醒,烟云消散之境。《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于听众的梦幻中写出李凭技艺的诡谲怪异。

    (3)酒与诗自古就有不解之缘。《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诗人纵情大醉,喝出了对富贵的鄙夷之气。《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诗人饮酒自解,歌咏人世忧患。

  • 11、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来表达自己追求美好理想,即使身死多次也不后悔的决心。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赞美之情。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盛赞曹操文韬武略的英雄气概;又用“____”直抒胸臆,悲叹人生短暂易逝。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表明算是真正的逍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藕香残”句,以点代面,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表现出词人孤独寂寞的感觉。

    B.“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句中的“独”点出夫妻离别后的孤独,暗含对丈夫归来的切盼。

    C.“花自飘零水自流”兼提落花、流水两个意象,比喻岁月流逝,不见丈夫归来的悲伤。

    D.“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句由己推人,既见写作手法的高明,也足见双方感情的深笃。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试作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尝而望矣 跂:踮起脚跟

    B. 而闻者 彰:清楚。

    C. 江河 绝:阻断。

    D. 君子非异也 生:通“性”,天赋,资质。

    2下列各项中“焉”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积土成山,风雨兴

    A. 用亡郑以陪邻

    B.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C.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耳矣

    D. 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用“登高而招”“假舆马者”等生活现象说明只要“善假于物”,就能提升自己。

    B. 第一段运用比喻手法,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阐明学习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C. 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

    D. 两段文字从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等角度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年时代太放纵就会失去心灵的滋润,太节制就会变成死脑筋。

    ——圣堤布福

    青春是一种持续的陶醉,是理智的狂热。

    ——拉罗什富科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