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竿翠竹,一支横笛,生命简约如此,简约到一支竹笛。游子吹,_____。闺中少妇吹,_____。征人吹,_____。诗人吹,_____。

    ①是思君令人老

    ②是思发在花前

    ③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白鸟成行忽惊起

    ④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B.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道听途说的情况公之于众。

    C.理解作品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不能囫囵吞枣,不能望文生义

    D.交通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我们的管理绝不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

  • 3、下列各项中的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多于在庾之粟粒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B.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C.故不我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D.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惟兄嫂是依

  • 4、下列各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国家可几而理欤   名为鲲

    B. 吾尝终日思矣   怒

    C. 知其然也   农人告余春及

    D. 举世非而不加沮   鹏徙于南冥也

  • 5、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边城》中,沈从文写吊脚楼的风情、龙舟比猫的场设、男女愔歌的咏唱。那里,生命以自然的方式存在着,没有剧烈的冲突,只有淡淡的孤寂和忧伤。

    B. 《老人与海》是一曲英雄主义赞歌,受崇拜的棒球好手狄马吉奥虽有缺陷,但打起球来生龙活虎,和老人形成映衬。而老人对与黑人扳手比赛的追忆,也给自己增强了信心。

    C. 巴金作品《家》中的大哥觉新善良懦弱,逆來顺受,奉行“作揖哲学”;觉民单纯热情,决不跟旧势力妥协;觉慧沉着温和,只关心个人幸福。

    D. 常四爷初次出场时,雄赴赳地提着鸟笼;第二次出场时,拎着两只鸡,祝贺茶馆重新开张;第三次,提着小筐,拿着捡来的纸钱祭奠自己。

    E. 《哈姆莱特》中,罗森克兰兹和纪尔顿斯丹是哈姆莱特的好朋犮,他们充当了丹麦国王的走狗,传递假信息给英国国王,最终被英国国王识破所杀。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于施洋发布了《大数据看数字中国的现状与未来》主题报告。报告显示,数字中国领域技术创新初步形成了机器人、智能家居、数据存储、控制系统、移动终端、物联网、数据处理等8个创新集群,初步形成了以生产生活数字化为内核,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人工智能(AI)、集成电路(IC)和物联网(IOT)等“3I”技术为主攻方向的数字中国技术创新格局。未来,国家信息中心将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全力加强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全力推进以数据为纽带的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发展,加快释放“数宇红利”,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服务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的能力。

    数据交易平台是数据交易行为的重要载体,可以促进数据资源整合、规范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増强数据流动性,成为当前各地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主要举措之一。随着数据交易类型的日益丰富、交易环境的不断优化、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数据变现能力显著提髙。2017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已达358亿元,年增速达到47.3%,规模已是2012年的35亿元的10倍。预计2020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731亿元。在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下,大数据产业落地进程加快,产业价值将被进一步发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均来自社会生产方式进步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而前沿技术的彼此融合将能实现超大规模计算、智能化自动化和海量数据的分析,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度较高、精密度较高的信息处理。

    (摘编自《国家信息中心<2018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权威发布》,2018年5月11日搜狐网)

    材料二:

    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开发和共享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产业。

    大数据能够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分析人们现在的行为状态,并预测人们未来的活动轨迹。数据的开发和共享也成为信息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经济运行、生活方式、社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加以规范,一旦数据共享行为失控,就可能导致大量个人信息被严重泄露或不当使用。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开发和共享行为设置专门规范,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的保护,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数据开发和共享中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除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还应当遵循最小化使用原则。

    在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要鼓励数据开发、利用和共享,以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也要注重保护信息权利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既不能因为过度保护个人信息权利而限制数据产业发展,也不能为发展数据产业而不考虑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企业在进行数据开发和共享时,应对相关数据是否涉及个人信息、隐私进行必要审查,遵循法律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一般规则。可以探索建立明确的数据保密等级与公开等级,既充分保障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权利,也为数据的利用、流通等提供便利,以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

    摘编自王利明《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2019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公安部、工信部、网信办等部门加大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协作配合力度,已经形成治理合力,政府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不仅仅是个人的信息和数据,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

    面对突发网络安全事件,我国应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我国全年未发生大规模病毒爆发、大规模网络瘫痪的重大事件。网络要安全,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的长效保障体系。2018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两部法律都已经被明确列入了立法规划。不仅是相关法律,我国网络安全相关监管规定、行业和技术标准也不断出台。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维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全体网民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自2014年起,由中央网信办牵头,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十部门,共同主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普及网络安全常识,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以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例,线下直接参与人数达到了1.7亿人,发放宣传材料3700万份,发送公益短信10亿余条。

    (摘编自《网络安全有多重要?总书记这样说》,2019年9月15日新浪网)

    1下列不属于“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工作”的一项是 ______

    A.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分析人们现在的行为状态预测人们未来的活动轨迹。

    B.设置专门规范,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的保护,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C.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除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还应遵循最小化使用原则。

    D.企业对相关数据进行必要的审查,以遵循法律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一般规则。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数字中国技术创新格局,将全力推进以数据为纽带的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发展。

    B.数据交易平台是数据交易行为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当前各地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主要举措之一。

    C.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诞生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D.开发和共享数据,既要保障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权利,也应为数据的利用、流通等提供便利。

    3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保障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主要措施。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填空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也

    (2)苍山负雪,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翠峰如簇

    (4)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夜,短松冈

    (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与琵琶女于浔阳江上偶然相遇,因为“_______________”的相似遭遇,两人产生了情感共鸣;“_____________”为琵琶女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3)“子规”之声多伤别。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和《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都属此类。

  •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思乡是古诗词的重要主题。范仲淹在《苏幕遮》中用“_____,酒入愁肠,______”三句,写游子借酒浇愁,思乡情浓。

    (2)李密在《陈情表》中常常以极为谨慎的言辞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用“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本来就有仕途显达的愿望,以消除晋武帝的疑心。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道出古时多少怀才不遇之人的心声。

    (4)毕业典礼上,校长引用古诗文中的“___________”几句,意即“无限风光在险峰”,勉励学生在成长路上不畏艰险,努力拼搏,攀登人生的高峰。

  • 10、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人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士人要担当大任就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思想。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借微小生物解释“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闲来无事不从容”。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闲游承天寺,借月、竹、柏抒旷达之情,最后说“____________”。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却“___________”。

    (3)《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时,先用“___________”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____________”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警示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光明皎洁、浩荡开阔之景映衬出作者的胸襟和气魄,情景融为一体。

    B.诗歌中“照我满怀冰雪”句以“冰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的失意和无奈,将内心凄凉和感伤充分表现了出来。

    C.诗中“鲸饮未吞海”句化用了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度夸张,具有一种豪迈精神和阳刚之气。

    D.下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三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承上片的写景,引出后面的叙事抒怀。

    2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刘敬叔孙通列传(节选)

    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挽辂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於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

    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豳,杖马棰居岐,国人争随之。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属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为奉春君。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辂():绑在车辕上用来牵引车子的横木。②周公:周成王姬诵的叔父,周公旦。③成、康之时:指西周成王、康王的鼎盛时代。④榱(cuī):橡子。⑤三代之际: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功业。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羊裘   衣:穿着

    B.终不敢衣   易:更换

    C.豳,杖马棰居岐   去:到,往

    D.周公之属相焉   傅:辅佐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日纣可伐矣/遂灭殷/

    B.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日纣可伐矣/遂灭殷/

    C.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

    D.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日纣可伐矣/遂灭殷/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陛”是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称。

    B.山东,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指的就是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C.关中,古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

    D.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一般用于升职。古代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擢、陟、左迁。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敬希望觐见刘邦,虞将军要求他换上好衣服,他却坚持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见,这体现了他在立身行事上保持本色的一面。

    B.刘敬述说了周王朝迁徙繁荣的过程,从后稷到公刘、太王、文王、武王,直到周成王定都洛阳,他们都是用德政来取得民心的。

    C.刘敬去陇西戌守路过洛阳,便主动劝说刘邦建都关中,因群臣大都不是关中之人,满朝皆是反对之声,但刘邦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D.西汉建都长安,在这个问题上,固然说明刘敬胸怀大局,颇具政治眼光,也不能不说刘邦慧眼识人,不以人废言,能择善而从。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2)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在在班里的位置,就决定着将来在社会上的位置------"在今年央视春晚上,小品《占位子》讲述了各路家长使出浑身解数抢占教室“C位”的故事,引发众人热议。C是英文“center”的缩写,意为中央、正中心。“C位”指中间位置、重要位置或核心位置的意思。

    面对抢C位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材料内容和含义,写一篇议论文。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