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河北雄安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论语》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C.《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D.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 2、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可状(命名) 一文不(占有)

    B.乐此不(疲倦) 于奔命(劳累)

    C.心神不(安定) 转危为(安全)

    D.各抒己(见解) 义勇为(看到)

  •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本书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B.“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如本课“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即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C.“骐骥”是骏马的别称。骏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等。

    D.古代称跨出一脚为“畦”,即半步,跨出两脚为“步”。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相比于一味求稳定、求清闲、求高薪,青年把自己干事创业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更能彰显青春的意义和生命的厚度。

    B.长期以来,相对弱势的文化面对强势的文化时,总会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希望借由后者的力量推广自己,又担心自身特色扭曲变样,最终沦为肤浅的商业产品包装。

    C.数九寒天,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让人揪心。只要提前考虑,把关爱工作更多做在风雨来临前,就能让他们少一些头顶“冰花”的寒冷与无助。

    D.针对近日新闻媒体报道的“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日前约谈了支付宝网络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不再次发生。

  • 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道士顾笑,予亦惊悟

    B. 敛不凭其棺

    C.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D. 暴秦之欲无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的孤独感

    空间和时间的扩大使原本定位在稳定的农业田园文化的汉文学,忽然被放置到与游牧民族关系较为密切的流浪文化当中。我们从李白身上看到很大的流浪感,不止是李白,唐代诗人最大的特征几乎都是流浪。在流浪的过程中,生命的状态与家、农业家族的牵连性被切断了,孤独感有一部分就来源于不再跟亲属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状态。

    在“安史之乱”之前,李白与王维都有很大的孤独感,都在面对绝对的自我。在整个汉语文学史上,面对自我的机会非常少,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环境,要面对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太太、孩子,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充满人的情感联系的状态里。我们不要忘记人情越丰富,自我就越少。我们读唐诗时,能感受到那种快乐,是因为这一次自我真正跑了出来。李白是彻头彻尾地面对自我。在他的诗里面读不到孩子、太太,甚至连朋友都很少,他描述他跟宇宙的对话:“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是为了要成为仙人,在五个最有名的山里跑来跑去。李白的诗里面一直讲他在找“仙”,“仙”是什么?其实非常抽象,我觉得这个“仙”,是他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有走到山里去,他才比较接近那个完美的自我。到最后他也没有找到,依旧茫然,可是他不要再回到人间。因为回到人间,他觉得离他想要寻找的完美自我更遥远。他宁可是孤独的,因为在孤独里他还有自负;如果他回来,他没有了孤独,他的自负也就会消失。李白一直在天上和人间之间游离。他是从人间出走的一个角色,先是感受到巨大的孤独感;然后去寻找一个属于“仙人”的完美性,可是他并没有说他找到了,大部分时候他有一种茫然。

    初唐时期,就是在为李白这种诗人的出现做着准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塞诗的发展。

    “边塞诗”非常重要。中国文人很少有机会到塞外去,很少有机会把生命放到旷野上去冒险,去试探自己生命的极限。宋朝以后,文人写诗都是在书房里。我觉得唐诗当中有一个精神是出走和流浪,是以个人去面对自己的孤独感。当时的诗人到塞外是非常特殊的经验,因为有很多危险,可是在危险当中,诗人们同时也激发出自己生命的巨大潜能。今天也是一样。一个在温室般的环境中长大,一直受到很好保护的孩子,跟一个不断被带到高山上去行走的孩子,写出来的诗绝对不一样。初唐诗的内在本质,很大一部分是诗人与边塞之间的精神关系。唐朝开国的李家的有鲜卑血统,他们通过婚姻促使汉族跟游牧民族不断融合,产生了与农业社会不同的生命情调。

    农业社会是将种子放到土里,等着它发芽。只要是农业的个性,一定是稳定的个性,稳定同时可能是保守,也可能是封闭,会使人有很多东西无法割除。在农村,人们的道德观念一般是很保守的,因为必须稳定,所以对新事物的接受非常难。只有开始冒险,才能打破农业的固定性与封闭性。唐代很有趣的一点是开国的皇族有意识地去接纳外族,尤其是游牧民族,皇族的母系当中就有少数民族血统。大家回顾一下唐代美术史里面的女性造型,肉体本身那么饱满,可以暴露出来,放到其他朝代都令人侧目。在汉族的文化伦理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大概从来没有那样大胆的服装。武则天、杨贵妃,她们身体的饱满性根本就是“胡风”。

    (选自《蒋勋说唐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一生都处在充满人的情感联系的状态里,在整个汉语文学史上,面对自我的机会其实非常少。

    B.找“仙”的李白一直在天上和人间游离,当他追求完美自我未果后,如果再回到人间,距离目标更加遥远,还将失去孤独和自负。

    C.唐朝诗人到塞外去是非常特殊的体验,需要面对自己的孤独,虽然有很多危险,但同时也能在危险中激发出自己生命的巨大潜能。

    D.唐代开国皇族有意识地接纳外族,尤其是游牧民族,汉族文化伦理已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唐代美术史中女性造型带有明显“胡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篇文章围绕唐朝诗人的孤独感,从孤独感的表现及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

    B.全文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透彻。

    C.对李白的分析,意在说明“安史之乱”前的诗人有孤独感,选例典型,具有说服力。

    D.论述中既融入对历史的解析,又联系生活,使文章有厚重感的同时又不会有艰涩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部分唐代诗人在流浪过程中,不再跟亲属产生直接联系,于是就产生了孤独感。

    B.在唐朝初期,随着边塞诗的发展,面对绝对的自我、拥有孤独感的诗人就出现了。

    C.诗人与边塞之间的精神关系很大一部分是初唐诗的内在气质,说明边塞诗很重要。

    D.在稳定、保守、封闭的农业社会被打破后,唐代文学逐渐体现出流浪文化的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宋荣子能够看成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影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阿房宫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述说自己长年谪居荒僻之地的经历。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______________”一句从侧面写出了初闻琵琶女演奏的神奇效果,“_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女第二次演奏后的神奇效果。

    (2)《曹刿论战》中,曹刿的同乡认为打仗是当权者所谋划的事情,劝阻曹刿不要参与,曹刿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自己平民也可谋事的观点.

    (3)庄子在《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例来说明小年,以冥灵和大椿之寿来说明大年,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小大之辩。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2)《采薇》中对比主人公昔日离开家乡与如今战斗归来的场景,以表现其复杂心情的经典诗句是“昔我往矣,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述说自己从早到晚从事家务劳作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品味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和情怀。《湘夫人》中“______________”那是湘君静观流水,迷离恍惚的等待。《菩萨蛮(其二)》中“_____________。”道出了故乡战乱,韦庄身处江南,沉痛无奈的思乡情。

    (2)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而梦则是作家未实现的“实现”。《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______。”恰如李白被放出京,恍然而醒,烟云消散之境。《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于听众的梦幻中写出李凭技艺的诡谲怪异。

    (3)酒与诗自古就有不解之缘。《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诗人纵情大醉,喝出了对富贵的鄙夷之气。《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诗人饮酒自解,歌咏人世忧患。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客至》“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互文手法写出客人要来,诗人非常高兴,清扫小道,打开门以待客来。

    (2)翻开古典诗词,随处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李煜《浪淘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寂寞零落的残春,细雨潺潺,倍增诗人凄苦之感。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空想不如学习。

    (3)苏轼《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一叶扁舟任凭漂荡,在浩渺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注】,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注】呵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

    【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笼纱”一句,词人仅以七字便概括了贵族子弟外出观灯的气派,隽永有味,意境高远。

    B.“白头”二句,写自身寂寥落寞。词人慨叹孤独年老但功名未立,故自称“白头居士”。

    C.“白头”句与“笼纱”句构成反衬,贵族子弟出游,前呼后拥;词人观灯,唯有小女乘肩。

    D.姜夔此词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于能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空灵含蕴,所谓无限感慨,都在虚处。

    【2】本词的下片三句“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历来被后世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霆,字定叟,东阳人。霆少有奇气,试有司不偶,去就武举,嘉定四年,中绝伦异等。乔行简考艺别头,喜曰:“吾为朝廷得一帅才矣。”时潘甫等起兵事甫定霆因绥抚之镇江都统赵胜辟为计议官时李全寇盐城攻海陵胜出戍扬州属官多惮从行霆慨然曰:“此岂臣子辞难之日!”至扬子桥,人言贼兵昨日在南门,去将安之,霆竟至南门,以帅宪之命董三城事。胜次第出城接战,霆必身先士卒,大小十八战,无一不利。夺贼壕,筑土城,焚城门,贼气为慑。

    北兵至浮光,其民奔遁,相属于道,朝论以为霆可守之,乃知光州。冒雪夜行,倍道疾驰至州,分遣间探,整饬战守之具,大战于谢令桥,光人遂安。督府魏了翁以书来慰安之,以缗钱十万劳其军。知高邮军,流民邦杰聚众三千人为盗,霆剿其渠魁,余党悉散。时议出师,和者甚多,霆以为:“莫若遣间探觇敌情,如不得已然后行之;否则无故自荡其根本,是外兵未至而内兵先惨烈也。”诸军毕行,惟高邮迟之,境内赖以安全。由是与时迕,而谗者益众。

    执政期论边事,且谓朝廷即有齐安之命。霆曰:“秋防已急,边守不宜临时更易,盍少需之。”乃撰《沿江等边志》一编上之。制置使董槐、邓泳交荐之,差知寿昌军,改蕲州,建学舍,祠忠臣。尝叹曰:“两淮藩篱也,大江门户也,三辅堂奥也。藩篱不固则门户且危,门户既危则堂奥岂能久安乎?”于是贻书丞相杜范,乞瞰江审察形势,置三新城。不报。卒。

    (节选自《宋史•王霆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潘甫等起兵事/甫定/霆因绥抚之镇江/都统赵胜辟为计议官/时李全寇盐城/攻海陵/胜出戍扬州/属官多惮从行/霆慨然曰

    B.时潘甫等起兵/事甫定/霆因绥抚之镇江/都统赵胜辟为计议官时/李全寇盐城/攻海陵/胜出戍扬州属/官多惮从行/霆慨然曰

    C.时潘甫等起兵/事甫定/霆因绥抚之/镇江都统赵胜辟为计议官时/李全寇盐城/攻海陵/胜出戍/扬州属官多惮从行/我慨然曰

    D.时潘甫等起兵/事甫定/霆因绥抚之/镇江都统赵胜辟为计议官/时李全寇盐城/攻海陵/胜出戍扬州/属官多惮从行/霆慨然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B.古代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文举选拔经国治世的文官。武举主要选拔军事人才。

    C.缗钱,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缗,串钱的绳子,此处为单位,一千文为一串。

    D.志,有多种含义,可指一种文学体裁。表示记载或者记载的文字,文中指体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霆少有大志,才干非凡。王霆小时候志向远大,后来参加武举,考中绝伦异等。主考官乔行简认为王霆有帅才。

    B.工霆大义凛然,作战勇敢。李全叛乱时,部下告诉王霆离开南门就安全了,王霆奔赴南门,身先士卒,战无不胜。

    C.王霆出兵谨慎,别具见识。邦杰聚众为盗,朝中都主张出兵,王霆认为应先察明情况,由于意见不同,遭人谗言。

    D.王霆熟谙边事,著书进献。执政官约王霆讨论边防事务,王霆认为秋防已急,边境守卫不应临时改变,并撰书进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藩篱不固则门户且危。门户既危则堂奥岂能久安乎?

    (2)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科技的发达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捷,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各种各样的“群”,然而人们对于“群”的热情、对于“群文化”的认知又不尽相同。有人对“群”抱以热情与礼赞,有人对“群”以及“群文化”进行了冷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