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河北张家口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或是读者从作品题材中感受到的某种思想。

    B.虚构是小说的“合法化身份”,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C.“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事件、主要故事的策划或设计,它是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情节是故事的核心,它在整体上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

    D.叙述角度有“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叙述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小说中采用第二人称的很少见。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B.三径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

    C.引壶觞以自酌,庭柯以怡颜   眄:随便看

    D.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拄着

  • 3、选出下列表述中有关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的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B.《史记》体例中有“世家三十”。世家的主体分为四种,一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如吴太伯世家、晋世家;二是汉朝宗亲诸侯大臣,如外戚世家、萧相国世家;三是乱世英豪,仅一篇《陈涉世家》;四是著名思想家,仅一篇《孔子世家》。世家以前两种为主。

    C.编年体史书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整理修订而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后两篇由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

  • 4、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在皇上身边做文书工作。

    B.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C.贾人:商人。

    D.出官:(京官)外调。

  •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②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③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④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您二位这回事!

    ⑤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

    ⑥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⑦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A.③⑦不同;②⑥不同;①④相同。

    B.③⑦相同;①②不同;④⑥不同。

    C.①③相同;②⑥相同;①④不同。

    D.④⑥不同;②③不同;③⑦相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要提个要求

    李晓楠

    柱子大名王铁柱。柱子躺在床上想心事。他几次想再去猪舍看看,可是由心里翻上来的惆怅,压得他翻不动身子。参军前在家放猪,当兵了还是放猪,压根就没摸过枪。在给家里的信中,他没敢说,怕火爆脾气的爹骂他没出息,当个兵还是猪倌。柱子明天就要离开现役部队,一直有件烦恼事压在心头。从接到离队的通知起,柱子就在心里想,一定要提个要求,不管是排长来还是班长来,自己一定要说出口。

    床铺上靠着墙的是一拉溜的书,整整齐齐四十八本,那是排长送的,书边都翻翘着,却没有一粒灰尘,除了照看猪,就是这四十八本书陪伴着他度过漫长的黑夜。起初,初中毕业的柱子哪看得懂呀,每次排长来都要抽查学习成果。起初柱子并不理会,放猪不丢猪也就行了,密密麻麻的字,我认识它,它也不理会我。排长那可不干,基本是一个月一次,后来亲自下了命令,每个月定出一定的阅读量,每次来还带来试卷,现场答卷,现场阅卷。答错的题,排长就耐心地讲,一次竟然讲到了深夜。柱子心里不舒服,排长这不是有病吗?《政治经济学》《管理学》这些书让柱子头疼。直到知道那次排长深夜回连部摔进了水沟里,断了腿,柱子才渐渐地化解了心头的怨气。渐渐地,柱子喜欢上了读书。工作之余,柱子总是偷跑到四十里地之外的书店买一些家畜养殖和防病的书。第二年,部队给养殖场配了图书架和二百多本图书,这可让柱子乐开了花。这养殖场其实说白了就是四个当兵的养着五百头猪。其他人等不到母猪怀胎下崽就溜了。养殖场就在离连部四十里外的山坳里,每天臭烘烘的,谁愿意干这养猪的活?柱子每次想提出调离,前两天总是有人调走了,心里想,再等等吧,下次早说,就这样,柱子慢慢地习惯了,习惯的还有这里的环境和五百头猪。给家里寄照片,他都穿戴整齐,以大山为背景,满脸的微笑。家里回信说,当兵就是不一样,英姿飒爽,就是瘦了、黑了。看罢信,柱子都苦笑着将信整理好压在枕头下。想着想着,柱子眼睛不由地湿润了,翻过身思索着什么。

    又是阴雨天,他的腰隐隐作痛,这令他想到了难忘的那一次。天像破了一道口子,雨水倾倒下来,平时乖乖听话的猪,受了惊吓,四处乱窜。虽然只有五十头猪和他出来放风,雨水、汗水拼命地往下淌,好不容易赶到了小路上,瓢泼的雨水打在脸上使人睁不开眼,柱子还是拼命地清点数目。少了一头,看着猪们顺着路往回跑,他放心地折回去寻找那头丢了的猪。放猪的地方是一处浅滩,绿油油的野草早已经被浑浊的雨水淹没。突然,恍惚看见水中露出的一个猪头,他扑到水中,水流不急,他用身子顶着猪的屁股,慢慢地向岸边游。水不是很深,但呛了水的猪好像蒙了,乖乖地听他的话,这是柱子没有想到的。事情进行得好像非常顺利,就在接近浅滩露出的石头的时候,猪猛地甩动了身子,柱子没有提防,重重地摔倒在一旁的石头上,随之腰咔嚓一声。等他醒来时,那头猪就站在那里,好像犯了错似的,人畜同理,它也许知道是柱子救了它的命。柱子整个身子不能动弹,雨水铺天盖地,突然远处传来战友的呼唤,那头猪伸长了肥嘟嘟的脖子,张开大嘴大吼,吼声刺破雨幕,在山间回荡。柱子还是第一次听见比去屠宰场的哀嚎还响亮的猪叫声,就是那声猪叫,救了柱子。

    窗外的雨声急促起来,柱子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腰。四年部队生活锻炼了身体,也锻炼了意志。柱子不用看记事本,他如数家珍,排长口头表扬二十八次,班长口头表扬四十八次,每次的事由和时间,清清楚楚记在本子上,记在心里。排长最庄重表扬的一次是奖励他连续四年没有让猪得瘟疫,为部队后勤保障做出了贡献。要离开了,柱子也很失落,最多的一次放猪二百一十二头,他站在前面,就像是指挥官,喊着口令,猪们向左又向右,转身当然是稀里哗啦的,但柱子心里敞亮,好像自己在带队伍。想着想着,柱子自己偷着乐了,想到这里仿佛才是自己四年当兵生活的最大乐趣。

    排长是带着朝霞来的,远远地传来朗朗的笑声。柱子高兴不起来,合计一宿的话卡在喉里。“铁柱同志,就要离队了,还有什么要求吗?”排长谦和地说。柱子欲言又止,“我是有……” 排长笑着递过来三张纸,柱子接过来,顿时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分别是解放军某学院的免试通知书、长虹畜牧集团的聘任书、三等功的嘉奖令。排长伸出双臂将铁柱紧紧地揽在怀里,眼里充盈着泪水,喃喃地说:“铁柱同志辛苦了,四年时间里养猪场来来走走五十六名战士,你是唯一一个坚守下来的。”柱子豆大的泪珠滴落在排长的肩头,排长为了自己用心良苦。

    霞光万丈,雨后的青山被薄薄的轻雾笼罩着,仿佛泼墨山水画。柱子悄悄地走出画面,离开了工作四年的地方,总是不时地回头张望。

    忽然,他笑了,笑自己傻气,庆幸自己的要求没有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想着想着,柱子眼睛不由地湿润了,翻过身思索着什么”一句承上启下,既交代了柱子因思念父母而流泪,又引出下文对冒雨寻猪的回忆。

    B.对留在养殖场当一名猪倌,柱子有过动摇,但朴实的他始终没有提出调离,工作中渐渐收获的成就感,让他在即将离开现役部队时感到失落。

    C.小说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描写,语言富有表现力,如“他站在前面,就像是指挥官,喊着口令,猪们向左又向右”,展现了军人养猪的独特场景。

    D.排长送书和督促、检查、辅导柱子读书的情节,既表现了排长有远见,关心士兵的成长,又生动地体现了排长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小说四处划线句子写出了天气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开篇交代“从接到离队的通知起,柱子就在心里想,一定要提个要求”,在结尾处,柱子没有提出的那个“要求”是什么?是“一张穿着整齐军装、手握钢枪的照片”,还是“一封特长推荐信”,抑或是“一份书面表扬”?请你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并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四句表现了陶渊明的深远志向。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天庭描写到神山,极写乐声之美妙。

    (3)故吾不害其长而已,__________;不抑耗其实而已,___________。(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况在《劝学》中提出,要成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错误的人,就应做到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在世人都称赞他时却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非难他时也并不因此而沮丧,只因他能够做到 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易水诀别”是《荆轲刺秦王》中悲壮的一幕,荆轲临行前在易水边慷慨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在《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以天空、水底生灵自由场景的两句,来表达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3)陶潜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准确地描绘出了农村生活的和平,毫无喧嚣和烦躁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王勃《滕王阁序》中用听觉联想写江边美妙渔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咏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2)刘裕是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颂的英雄,当初他“曾住”的地方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刘禹锡《乌衣巷》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意境有几分相似。

    (3)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词人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对情人即将分别时缠绵凄恻的心情。

    (4)《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传统意象“落日”和“鸿雁”抒发了游子之愁。

  • 12、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韦庄《菩萨蛮》刻画了江南之美,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江南的人美。

    (2)李煜《浪淘沙令》点明天气和季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八声甘州》描写秋日雨后的风,河,夕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观《踏莎行》以一字表现出愁苦之深,化虚为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的《定风波》作于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________________”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_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望。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①本诗作于1021年,时宋祁与其兄以布衣游学安州,投诗于知州夏竦,席间各赋“落花”诗。②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③骨:即花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一幅残花满地、烟雨朦胧的画面,烘托了一种迷离凄苦的环境氛围。

    B.颔联别具匠心,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既写花坠之过程,又写落红之形态。

    C.颈联写沧海客归,章台人去,落花遗香,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意。

    D.这首诗借落花写思妇,又借思妇来自喻,表面上是描写景物,实则处处有诗人自己。

    2清代沈德潜说:“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本诗末句中“芳心”有几层含义?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说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用“/”为下面语段断句。

    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 在 农 与 工 肆 之 人 有 能 则 举 之 国 之 贤 者 高 与 之 爵 厚 与 之 禄 重 与 之 令 爵 位 不 高 则 民 弗 敬 蓄 禄 不 厚 则 民 不 信 政 令 不 重 则 民 不 畏。

    ——节选自《墨子·尚贤》)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9年澳大利亚爆发全国性山火,因灭火不力,大火持续五个多月,10亿多野生动物葬身火海;2019年年底,长江珍稀动物白鲟被宣布因生态恶化而灭绝,此前灭绝的已有白鳖豚、长江鲥鱼等。

    ②青藏铁路的设计建造采取了严格的环保措施,野生动物迁徙季节,工程停工等待动物们通过,不惜每天付出上百万元的代价;为保护所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港珠澳大桥施工方案中专为环保项目增加投资3.4亿元,最终实现了海洋零污染和白海豚零伤亡。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你自己的名义给野生动物写一封信,或者以某一野生动物的名义给人类写一封信,表达各自的情感或诉求,呼吁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