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题材角度对下列诗歌进行归类,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滕王阁》 ②《西塞山怀古》 ③《与诸子登岘山》
B.①《商山早行》 ②《旅夜书怀》 ③《八声甘州》(对潇潇)
C.①《从军行》 ②《燕歌行》 ③《将进酒》
D.①《送魏万之京》 ②《春夜别友人》 ③《雨霖铃》(寒蝉凄切)
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谓智力孤危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又可冀其成立邪 D.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苟以天下之大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4、沈德潜《说诗晬语》:“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___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 诗,如见其忧国伤时。” 中的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 )
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B.读柳子厚诗,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
C.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D.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
5、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②驼业种树 ③此亦飞之至也 ④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⑤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⑥朝歌夜弦 ⑦宾主尽东南之美 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⑨东犬西吠 ⑩秦人不暇自哀
A.①⑥/②⑧/③/④⑦/⑤⑨/⑩ B.①⑥/②⑧/③⑩/④⑦/⑤⑨
C.①/②⑧/③⑩ /④⑦/⑤⑥⑨ D.①/②⑧/③⑥/④⑦/⑤⑨/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的邻居
[印度]泰戈尔
我的隔壁住着一位年轻的寡妇,我对她怀有几分敬慕之情,至少我自己是这么想的。但这种真情,我对任何人也不曾流露过,就连我最知心的朋友奈宾也一无所知。我对能把这种真情深藏心底永保其完美而感到自豪。她像一朵美丽的花朵,过早地变成了落红。
然而激情有如山涧一样,一定要寻一条出路发泄出去。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用诗歌来抒发感情的原因,可是我的拙笔却不肯亵渎我所崇拜的对象。
凑巧的是,这个时候,我的朋友奈宾对诗也发生了兴趣。这个可怜的家伙以前从未写过诗,连韵脚和韵律都不懂,然而他却无法抑制这种突如其来的写诗的欲望。
无奈他只好找我帮忙。他那些诗仍是那种永恒的主题:全是献给某位心上人的。我打趣地拍拍他的肩膀问:“喂,老朋友,这位她是谁呀?”
奈宾笑着说:“没有具体的人。”
坦率地说,我在帮助朋友写诗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我把内心所积蓄的热情,全都倾注在那些抒情诗中了。我认真地对他那些不成其为诗的诗稿加以修改,润色,最后使每首诗都变成了我自己的作品。
奈宾惊讶地说:“这正是我想说而又表达不出来的话,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办法能表达出这样美好的感情呢?”
我以诗人自居地答道:“那是纯属想象,如你所知,真理总是沉默的,唯有想象力才是永远活泼的。现实有如沉重的岩石,压抑情感的奔放。唯有想象力才是可以腾云驾雾,不受任何阻碍的。”
可怜的奈宾说:“对,是这样。”他停了一会之后,又喃喃自语地说:“说得不错,是这样。”
正像我已说过的,在我心底的爱念中有一种敬慕的情感,不允许我把它变成文字。可为人代庖,就再也没有什么妨碍我的文思了。我热情激昂地把我真挚的感情像流水一样倾泻到了我的诗行间。
有一次,奈宾对我说:“这完全是你写的诗,让我拿出去用你的名字发表了吧?”
“哪里的话呢!”我说,“明明是你写的,怎么说是我写的呢?我只是偶尔添上一两笔罢了。”
奈宾逐渐信以为真了。
不可否认,我有时像天文学家仰视星空一样怀着无限渴望的心情,把目光投向邻家的那扇窗户。然而那回敬的流盼的纯洁无瑕的目光,顿时消除了我感情中一切不高尚的杂念。
可是有一天真使我大吃一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万里晴空的下午,突然卷来一大片乌云,马上变得天昏地暗,我那芳邻站在窗前向外眺望。从那晶莹的黑眸子闪现出的恍惚神情里,我竟看出了那种无限企盼的心情。那种无限渴望的眼神,就像一只穿云破雾的小鸟,要寻找的不是上苍,而是某人心灵的窝巢。
这种传神的难以言喻的幽情,打动了我的心弦,我渴望以某种有实际意义的行为表白我的心迹,而不能局限于拙劣的诗句。最后我决心为促成这位孤孀的美事而竭尽全力。
奈宾不同意我的看法。“她要终身守寡,”他说,“要保持贞节和宁静。那种沉静的美,有如仙境,倘若改嫁,岂不破坏了神圣的美吗?”
时至今日,对他的这种滥调我忍受不了了。试想在饥馑之年,一个酒足饭饱之徒,大谈特谈对吃喝的蔑视,奉劝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用风花雪月来充饥,你对此会有何感想。我当时愤愤地说:“奈宾,你听着,对一个画家来说,废墟也是美妙的景物,然而建造房屋是为了人住的,不仅仅是为了供画家来画的。不能为了艺术上的需要而不顾实际。你超然地把孀居加以理想化,固然很妙,但是你不要忘了,她也有一颗肉长的心,会受到痛苦和希望的煎熬的。”
我一向认为奈宾很顽固,要想使他改变看法,非一朝一夕之事。然而,我却意外地发现,他沉思了片刻以后,竟完全同意了我的看法。
大约一个星期以后,奈宾跑来找我说,如果我能帮助他,他准备娶一个寡妇。
我对他表示祝贺,满口答应全力以赴地支持他。奈宾于是向我透露了全部实情。
这时我才知道,奈宾的爱恋非属想象,他也在向往着一位孀妇,只不过从未吐露真情而已。原来,经常刊载奈宾的诗作——莫不如说是我的诗作——的杂志,被那位美人看到了,看来这些诗算没有白写。
奈宾用这种方式表白自己的心迹,原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用意,据他说,他根本不知道那位遗孀识文断字。他经常把杂志匿名邮给那位遗孀的兄弟,这只是他呼天不应的一种无奈之举。
这就像给上帝奉献花环一样,至于上帝是否感恩,那就不是爱慕者的事了。
奈宾极力向我解释,当他想方设法和孤孀兄弟结识时,并无特殊的用意,心上人的任何亲属对他来说都必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后来,那位兄弟的一场病导致他们得以相见。诗人的出现,自然而然会引起一番对诗歌的评论,当然也会涉及其他方面。
在他上次信服了我的看法之后,便鼓起了勇气向那位寡妇求婚,起初她未能应允。但当他借用了我那一套有说服力的话语,再加上自己的一两滴泪水,这位佳人便无条件地投降了。现在,需要的就是筹办婚礼了。
“那就开始准备吧。”我说。
“可是,”奈宾说,“你知道,我父亲现在还不同意这门亲事,等他同意时,不就一切都晚了吗?”
我毫不踌躇地给他开了一张所需的支票,然后说:“现在,你可以告诉我她是谁了吧。你不必担心我会成为你的情敌,我可以发誓我不会写诗给她,只能给你。”
“别傻了,”奈宾说,“我没告诉你她是谁,难道是怕你不成!是她让我不向朋友们谈及此事的,她对自己的这种抉择深感不安。不过,现在已经完全无所谓了。她住在十九号,就是你的那位邻居。”
假如我的心是一个锅炉的话,肯定会立刻爆炸的。“这么说,她已不坚持终生守寡了?”我直截了当地问。
“现在不了。”奈宾微笑着答道。
“那些诗句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完全有。你知道,我的诗本来就写得很动人,”奈宾说,“你说不是吗?”
我心里诅咒起来。
我该诅咒谁呢?诅咒他?诅咒我自己?还是诅咒上帝?反正都是一样,诅咒谁都无济于事。
【1】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⑴然而激情有如山涧一样,一定要寻一条出路发泄出去。
⑵试想在饥馑之年,一个酒足饭饱之徒,大谈特谈对吃喝的蔑视,奉劝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用风花雪月来充饥,你对此会有何感想。
【3】请简析小说为什么要用“美丽的邻居”做题目。
【4】请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艺术表达效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虞美人》一词中,作者追问美景何时结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能展现曹操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形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卫风·氓》中用来表现因思念而痛苦,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描写秋江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以雕刻为喻,正面强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习,才会有所成就。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落木窸率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白然环境烘托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两句由景入情,自然过渡到下片对周瑜的追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阿房宫赋》中描写宫中走廊萦绕曲折,屋檐突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⑵《氓》叙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游山西村》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赞美之情。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宫中之事都可以咨询郭攸之、费讳、董允然后施行,这样一定可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然而现实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曹刿论战》的结尾,曹刿担心齐国会有伏兵,认为要一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可追赶齐军。
(5)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下了登楼所引起的个人的身世之感。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时,认为“赂秦”和“未赂秦”的诸侯国破灭的原因分别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女奚不曰:其为人也,_____,乐以忘忧,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念去去、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渔舟唱晚,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楼上①
杜 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②。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注】①这首诗为唐代宗大历四、五年(769、770)诗人漂泊长沙时所作。②杞楠:都是高大乔木,材质坚硬,此指栋梁之材。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立意高远,冠以“天地”二字,喻指搔首太息非为诗人的穷通,而是为了社稷苍生的安危。
B.颔联写远望之状,是全诗关键,领起三、四联。诗人漂泊五湖之南,离朝廷极远,白叹无补国事。
C.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自愧不是栋梁之材,无力整顿乾坤,把忧国忧民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
D.全诗感情深婉悲切,取境阔大,描摹细腻,塑造出鲜明的抒情形象,是杜甫忧国忧民的真实反映。
【2】明代王嗣爽在《杜臆》中,称赞本诗的尾联“苦语次骨(即入骨)”。请赏析诗的尾联。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岂不谬哉!
【1】下列句中加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独自(私下)
B.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C.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顺:回头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悬赏
【2】与例句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兴之暴也!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D.句读之不知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法国大作家左拉曾长期生活贫困潦倒,但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写出了许多名作。左拉有一个习惯,每当他构思小说情节的时候,总会到卢森堡公园,坐在公园安静的长椅上,闭上眼睛尽情地遐想。
有一年圣诞节前夕,左拉又来到了公园的椅子上。正当他凝神思索时,一个衣着单薄、浑身发抖、面黄肌瘦的少女走到他面前,她泣不成声地对左拉说:“先生,可怜可怜我吧!我一文钱也没有了,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左拉睁开眼睛,看了看那位少女,回答说:“我也和你一样。”但是他说完话后,马上站了起来,很快把自己唯一的一件外套从身上脱下来,递给了那位少女,并真诚地对她说:“拿去吧,也许可以换一点东西吃。”说完,左拉迎着刺骨的寒风朝家中奔去,身上只有一件破旧的衬衫。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心得体会,请以“生活中的小善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的汉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