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辽宁朝阳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斯”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感斯人言。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2、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  )

    A. 山川相缪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举匏尊以相属 D. 相与枕藉乎舟中

  • 3、   提取句子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对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

    主干:马克思主义是分析。

    B. 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革命。  

    主干:毛泽东同志献身于革命。

    C. 为了寻找侵略的根据,艾奇逊重复地说了一大堆“友谊”,加上一大堆“原则”。

    主干:艾奇逊重复“友谊”“原则”。

    D. 交通局派来的一辆由最好的司机驾驶的最好的汽车,早已等候在县委会门口。

    主干:汽车等候。

  •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B.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一场激战后的勇士。

    C.海明威自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永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理解他。

    D.《老人与海》是一个讲述发生在海洋上的故事,你不免会问,书中的老人、海洋、马林鱼又是代表什么呢?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永保无疆之   休:美好,福祉

    B.夫在忧    殷:深

    C.念高危,则思谦以自牧   冲:前进,进取

    D.能而任之    简:挑选,选拔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棵树

    李德霞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也没辙。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个喜鹊窝。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

    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学校回来,看着空空的土屋和一下子苍老了的娘,丫头抱着树干号响大哭。娘说:“丫头,别上学了,回家跟娘种地吧。种地饿不死人。”

    丫头倔,丫头一抹眼泪说:“偏不,我还要考大学,我丫头说到做到!”

    娘说:“上大学不要钱?”

    丫头说:“我有三棵树,三棵树就是我的钱。”

    丫头真的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家家日子还不宽裕,但乡亲们厚道,你二十他三十地把钱送来。丫头不接,一一挡了回去,丫头说:“大叔大婶的情我领了,我不能欠乡亲们太多……”

    娘说:“你不上学了?

    丫头说:“你甭管,我自有办法。”

    开学前几天,丫头去了村里的德叔家。德叔在农机站当站长,家里开着小卖部,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殷实得多。更重要的是,爹在世时,跟德叔是最要好的弟兄。其实,在丫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德叔就给丫头准备了一千块钱。德叔笑眯眯地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你啥时还我呀?”

    丫头说:“不是借,是贷,就按银行的利息算。等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连本带利一块儿还。”

    德叔还想逗逗丫头,就说:“银行贷款还讲个财产抵押呢,你拿啥给我做抵押?

    丫头拉着德叔的手出了屋,用手一指她家院里的三棵树说:“我有三棵树,我就拿三棵树做抵押。”说完,ㄚ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和笔,哗哔哗,写了抵押单,交给德叔。

    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

    丫头上了大学。上了大学的丫头从来不敢回家。除了舍不得那几块钱的路费,丫头还得自己挣学费,挣生活费。丫头到图书馆帮过工,到饭店洗过碗,啥来钱干啥。有同学问:“你家里没钱供你?”丫头说:“有,我有三棵树……”

    丫头大三时,不得不回家一趟。大哥在一家煤矿挖煤,死于矿难,矿上只给了很少的一点钱,少得离谱。丫头找到矿长,拍着桌子和矿长讲道理。矿长熊了,按规定赔了款。拿回赔偿金,大嫂取出两千块,要给丫头。大嫂说:“以前都是我不好,对不起丫头妹妹。钱你拿着,你是大学生,就不要那么辛苦了。”

    丫头把钱挡了回去。丫头说:“我还年轻,吃点苦受点罪是好事。这钱是我大哥拿命换来的,就留着给侄儿上学用……”

    转眼,丫头大学毕业了。那时候,大学生很抢手,是香饽饽,丫头被分配到市政府上班。领到第一笔工资,丫头回了村。丫头找到德叔,要赎回当年的抵押单。德叔说:“啥抵押单?我早扔了。”丫头吃惊地说:“那……我的三棵树?”

    像当年丫头拉着德叔一样,德叔拉着丫头的手出了门,用手一指丫头家的那三棵树说:“三棵树,本来就是你的。

    丫头要接娘进城。临走时,邻居说:“你娘这一走,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土屋和三棵树不如卖了的好……”

    丫头看着土屋,抚摩着树干说:“土屋是我的家,三棵树是我的根…我怎么舍得卖啊?留着吧。”

    一晃,几十年过去。土屋已日渐斑驳,倒是那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绿阴如盖,成了村里的一景。

    前年,有人相中了那三棵树,愿出大价钱买下来。那人打电话给丫头,问丫头愿不愿意卖,被丫头断然拒绝。

    如今,已是副市长的丫头,无论工作多忙,每年都要抽空回村一趟,看看父老乡亲,看看她的三棵树……

    (选自《百花园》2013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丫头抱着树干号啕大哭”这一细节,写出了丫头孤苦无助的心理;而后面她“一抹眼泪”的举动,刻画出其倔强、刚强的个性。

    B.“德叔”给丫头支援上学的费用,并且不需要她的抵押,体现了他的仁义与善良;而他笑逗丫头,又体现了他的豪爽和风趣。

    C.小说设计大哥遭遇矿难,大嫂成为寡妇,只得到很少的一点钱,最后是丫头拿回了赔偿金等情节,意在表明善恶有报,规劝人们要孝亲友爱。

    D.作品中头的“我有三棵树”一语多次出现,以此结构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行文紧凑,韵味无穷。

    2作品两处写“大嫂”这一人物,对塑造“丫头”的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小说中的“三棵树”有哪些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名句默写,补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李白《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①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1141年,岳飞在率军北伐、连战连捷的有利形势下,接连收到了朝廷撤军的严令,只得班师回朝。不久,朝廷罢免了岳飞的军权,此时秦桧任宰相,岳飞闲居家中,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寒蛩”点明了季节是深秋,“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鸣叫中词人终夜难眠。

    B.“人俏悄悄,帘外月胧明”以景收束上片,深秋月夜,恬淡寂静,映衬了词人赋闲在家悠闲自得的心情。

    C.所谓“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弦外之音,让读者去体会。

    D.《满江红·怒发冲冠》笔力沉雄,慷慨激昂;这首《小重山》含蓄隽永,沉郁低徊。

    2词人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常衮,京兆人,天宝末,及进士第。由太子正字,累为中书舍人。文采赡蔚,誉重一时。始,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衮建言:“今西蕃盘桓境上,数入寇,若相连结,以乘无备,其变不细,请早图之。”又天子诞日,诸道争以侈丽奉献。衮以为:“今诸道馈献,皆淫侈不急,而节度使、刺史非能男耕而女织者,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今军旅未宁,王畿户口十不一在,而诸祠寺写经造像,焚币埋玉,所以赏赉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岁巨万计。陛下若以易刍粟,减贫民之赋,天下之福岂有量哉!”代宗嘉纳。迁礼部侍郎。时宦者刘忠翼权震中外,泾原节度使马璘为帝宠任,各有亲戚干贡部及求为两馆生,衮皆执理拒却,人皆畏之。会绾卒,衮始当国。先是,百官俸寡狭,议增给之。时韩滉使度支,与衮皆任情轻重。滉恶国子司业张参,衮恶太子少詹事赵槊,皆少给之。太子文学为洗马副,衮姻家任文学者,其给乃在洗马上。其骋私崇怨类此。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衮奏罢之。政事堂有后门,盖宰相时到中书舍人院,咨访政事,以自广也,衮又塞绝其门,以示尊大。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者皆摈不用。德宗即位,衮奏贬崔祐甫为河南少尹。帝怒,使与祐甫换秩,再贬潮州刺史。建中初,杨炎辅政,起为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使作为文章,亲加讲导,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于官,年五十五,赠尚书左仆射。

    (节选自《新唐书·常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B. 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C. 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D. 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纥,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回纥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王朝保持紧密关系。

    B. 巫祝,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两者连用指掌管占卜祭祀的人。

    C. 礼部侍郎,礼部是六部之一,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尚书、侍郎为正、副首长。

    D. 卒,死。《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人死曰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衮文采斐然,位极人臣。他文采丰美,一时声誉很大,受人重视;他凭借科举走上仕途,前后担任多个官职,最高位居宰相。

    B. 常衮关心国政,体恤民情。他提醒皇帝提防回纥与西蕃内外勾结;在皇帝生日时,他又规劝皇帝减轻百姓赋税,造福天下苍生。

    C. 常衮不畏权贵,依理选人。升任礼部侍郎后,当时的权贵宠臣到贡部为各自的亲戚请求职位,他都依理拒绝,人们都畏惧他。

    D. 常衮不持公允,妄自尊大。他执掌国政后凭情感好恶来定官员俸禄增补份额;又堵塞政事堂后门,以此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

    (2)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衮奏罢之。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内容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美德,即使到了今天,也还还存在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比如“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等等。请你从文中任选一句,并结合下面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谈谈它给你的思考与启迪,180字以上。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