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贵州铜仁高三上册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有学者认为,“秦政”并非始于大一统之秦朝,而是始于经过变法后建立了区域式集权国家的战国七雄。战国变法使各诸侯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区域式集权国家治理模式。这一观点重在强调(     

    A.变法运动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制度演进具有内在传承性

    C.战国时期尚未实现真正的统一

    D.国家治理呈现多样化特征

  • 2、下图为反映北伐战争的漫画。下列对北伐战争的讨论,正确的是(       

    A.确立了国民党专制统治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

  • 3、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四月戊子,于“邺城毁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魏所受汉传国玺’。”另据考古发现,北魏迁都洛阳后其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治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B.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C.统治者注重强化政权的正统性

    D.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 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也是宰相。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皇权的逐渐加强

    D.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大

  • 5、1979年来,中国发表了很多国际法方面的学术论文。如表是中国期刊网检索系统统计的1979年﹣2011年中国以“国际法”为关键词的全部期刊论文。2001年以来论文数量的猛增反映出中国

    1979年到2000年

    871篇

    2001年到2011年

    2573篇

    A.把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优先目标

    B.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对外开放

    C.开始意识到国际法的极端重要性

    D.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国际法研究

  • 6、《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代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还;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注:周赧王是周朝最后一位天子)。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B.周王室实力的衰微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 7、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

    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

    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 8、唐代火药配方中硫、硝的含量相同;至宋代,《武经总要》中硫、硝比例则为1:2或1:3,并增加了许多辅助性配料,以起到燃烧、爆炸、放毒和制造烟雾等作用。这表明宋代(       

    A.火药在军事上已广泛运用

    B.科技发展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

    C.政府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

    D.火药制作工艺居世界领先地位

  • 9、下图为1978~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据图中数据变化可知(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单位:亿元)

    A.1978~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有限

    B.1985~1990年经济增长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2000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D.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 10、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下是关于秦国实现统一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B.制定“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C.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D.消除了游牧文明的势力和威胁

  • 11、有学者在评论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认为治乱的根本,应是人克制自私利己的欲望,并主张人类回到原始共产主义的自然状态中去。由于这一理想违背了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使其天然具有一定的消极性。”由此可知,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 12、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战火中的西南联大(     

    A.重视师生的课余生活

    B.改善了中国工业布局

    C.保障了抗战武器供应

    D.展现了伟大抗战精神

  • 13、下表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是 (     

    年份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人)

    1650

    1-1.5

    6

    6-4

    1750

    2-2.5

    9

    4.5-3.6

    1850

    4.1

    12.1

    2.95

    A.土地买卖频繁

    B.粮食危机严重

    C.生态环境破坏

    D.人地矛盾突出

  • 1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是2007年祭孔大典推荐的五句奥运会迎宾语,这五句迎宾语体现的人文奥运理念包括

    ①平等团结②友好相处③以礼治国④和平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5、1919年12月,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指出:对于传统儒学,要反对调和,因为评判的态度只有是与不是、好与不好,没有古今中外的调和。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不要回头讲调和。这一思想主张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当时(     

    A.封建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

    B.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

    C.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

    D.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

  • 16、陈旭麓先生指出: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之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然而旧体制却留下了旧的社会心理。这种几千年岁月积淀而成的沉重惯性如同一种板结的地块,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的深处。该学者(     

    A.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B.指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

    C.否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D.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 17、下图是创作于1955年的宣传画《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该漫画反映了(     

    A.人民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B.农业服务工业建设的诉求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D.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推进

  • 18、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唐—五代十国—元—宋—明—清

    B.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C.隋—唐—宋—五代十国—元—明—清

    D.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

  • 19、王旭东在《先秦史研究》中写道:“在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的物产种类的多样性,使得从事不同生产经营的各原始部落之间,很早就发展起频繁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化,并最终迅速地'炸毁'了血缘纽带。奴隶制国家采取以契约性的互补关系为纽带的古典民主政治制度,作为综合多种利益与整合政治秩序的制度手段。"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商品经济导致西方奴隶制国家产生

    B.商品经济导致西方越过血缘政治

    C.地理环境产生了古典民主政治制度

    D.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性文明的形成

  • 20、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采用圆署会议决策某一事项。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会议结果以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议定。同时,行省官员还要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由此可知,行省制度的确立(       

    A.实现了对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

    B.防止了行政官员的腐败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 21、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说,早在1881年道经上海,初见租界之繁盛,深有感触,以为“西人治术之有本”,于是大购西书而归,“自是大讲西学,始尽释故见”。这表明康有为(     

    A.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先进

    B.认为开设学堂是救亡图存根本

    C.为开展百日维新立传造势

    D.颠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22、抗战时期,毛泽东曾致信彭德怀强调:“今日我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剧,在这种拿手剧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这一看法(     

    A.否定了日军侵华力量强大

    B.客观认识了共产党抗日力量

    C.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D.认可了国民党是正面防御战

  • 23、宋初,君主为了矫正唐末五代政治之失,引导臣下明君臣之义、尊卑之分,重建儒家道德伦理,通过文臣驾驭武将,此举旨在(     

    A.提高文官地位

    B.抑制武将势力

    C.重建统治秩序

    D.强化道德约束

  • 24、近代中国某理发店在门外贴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的告示:“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保我主权”等口号响彻神州大地。这些告示、口号反映的事件(     

    A.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B.促成巴黎和会中国外交胜利

    C.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D.彰显了中共的领导组织能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全民族抗战:在________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共同抗战。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 26、

    人物

    时代

                          

    陆王心学

    明朝中期

    其核心的理论为_________。陆王新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____________色彩

    李贽

    明朝后期

    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________________蔑视权威和教条。

    黄宗羲

    明末清初

    严厉抨击 ______________,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_________

    顾炎武王夫之

    明末清初

    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顾炎武提出_________________

     

  • 27、财政危机

    (1)原因

    ①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导致________直线上升

    ②政府________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________状况日益恶化。

  • 28、宋代在商业上的一大发展,是在货币上发明了纸币,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________。宋代中国文化格局发生变化,南方文风胜过北方,根本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________

  • 29、________年,女真族首领________称帝,建立________定都会宁府又称________

  • 30、________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________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1978年5月关于________________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

    ②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为会议召开奠定了指导思想。

    (2)内容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思想

    路线

    彻底否定“________”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政治

    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上来

     

    经济

    路线

    实行________的战略决策

     

    组织

    路线

    恢复党的________的优良传统

    (3)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_______

  • 32、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__________事变,中国__________开始。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式建立。国共合作抗日:正面战场与____________相互配合。抗战胜利: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胜利意义: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____________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33、1946年11至12月,在内战声中,国民党包办的“_______”在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坚决反对,拒绝出席。出席大会的国民党代表占85%,此外是依附于国民党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和若干“社会贤达”。

  • 34、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孔子

    (1)用一句话概括孔子的地位?

    (2)孔子思想出现的背景和核心问题是什么?

    (3)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从核心观念、政治、教育和典籍整理等思考)

  • 36、辽、夏政权相似之处。

  • 37、北宋财政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38、三国至唐时期的绘画成就有哪些?

  • 39、全面内战的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