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制度中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然而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战国早期)墓中却完全采用了九鼎八簋的组合方法,并且陪葬的物品中有一套完整的编钟。这说明战国时期( )
A.礼乐制度遭到挑战
B.民族交融频繁
C.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D.宗法观念淡化
2、20世纪初,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等皆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后,陈独秀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的秘书长。朱德称他自己“就是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于1909年在云南讲武堂参加同盟会的”。这表明辛亥革命( )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干部条件
B.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3、“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本党)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该宣言发表后进行的军事行动是( )
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4、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九二共识”
D.“国共合作”
5、20世纪初,各种形式的“民变”风起云涌,多达1300多起,如抗捐抗税、反洋教、反饥饿、反户口调查、抗租和抢米风潮等,“几乎无地无之,无时无之”,并且愈演愈烈。这反映了( )
A.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B.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
C.革命党人倡导三民主义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6、三星堆青铜器在合金成分、铸造方法和装饰工艺上,均表现出与中原地区商文化青铜器基本一致的趋势,但器物种类、器形、纹饰等又与中原地区同时期青铜器风格迥异。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领域广泛
D.影响深远
7、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据可考北魏墓志分析发现以洛阳邙山为中心的丧葬区划,取代了以平城为中心的丧葬区划。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
A.彻底割裂了与旧都平城的联系
B.缓解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矛盾
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D.实现了北魏政权的完全汉化
8、抗日战争时期,对某次战役有如下描述:“1940年8月23日,第5团再次攻占娘子关,并炸毁娘子关以东石桥,破坏了程家陇底、磨河滩之间的铁路。当晚第19团再次攻入移穰车站,炸毁水塔、铁路。”该战役是指(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9、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以粟等为主要作物,并使用彩绘陶器: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导致这些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历史传统
B.地理环境
C.国家形态
D.生产工具
10、某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让清政府明白了自己的统治实在是摇摇欲坠,在围剿太平军的过程中,清政府给了地方督抚极大的权力,军政大权不断下移,如曾国藩创建湘军,李鸿章创建淮军。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造成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B.影响了晚清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
C.使汉族官僚成为统治的核心
D.彻底瓦解了清朝政府统治的根基
11、宋代,鄂州“贾船客舫,不可胜计,市邑雄富,列肆繁错。盖川、广、襄、淮、浙贸迁之会”。这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C.区域商业贸易的繁荣
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12、汉武帝时,桑弘羊坚决反对私人聚众开矿炼铁,认为“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如果允许私人开办,易“成奸伪之业”。由此可知,他认为( )
A.百姓炼铁导致聚众叛乱
B.炼铁私营会导致效率低下
C.私人冶铁降低兵器质量
D.铁业官营有利于国家稳定
13、货币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影响如图不同时期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
战国刀币 秦朝半两钱 北宋纸币
A.国家统一的完成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外贸发展的需要
14、下图所示是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七个省区的历年投资占全国总投资比重变化情况。其中两次投资高潮出现的主要因素为( )
A.国家均衡发展的战略
B.边疆地区开发的需要
C.备战备荒的政治考量
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15、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以下对于“第二次知识接触”评价正确的是( )
A.产生了广泛影响
B.助推了社会转型
C.冲击了正统思想
D.传播了西方科技
16、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下列可以用来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原始史料是( )
A.《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B.电视剧《觉醒年代》
C.《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D.《青年杂志》第1卷
17、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赋税制度。该税制( )
A.以均田制为基础
B.分夏秋两季征税
C.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
D.以货币地租形式为主
18、雍正年间,为筹划西北军事,特设军机房,后更名为军机处。嘉庆十年,有大臣上折称“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这表明清代军机处( )
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已成为综合性的政务机构
C.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
19、“国父”孙中山在临终前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据此可知,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20、《大明混一图》绘制于1389年,依据元朝航海图重绘而成。该图以明朝为中心,东起日本,西抵欧洲,南至爪哇,北达蒙古,真实反映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局面。由此可知( )
A.明代地图绘制技术发达
B.远洋航行具有继承关系
C.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深远
D.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大陆
21、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定进口关税暂行条例》,宣布关税自主;同年5月,设立财政部,明确规定了包括关税在内的一切税务要归该部管辖。这些措施( )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B.表明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
C.扫除了民营经济发展障碍
D.使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大为改善
22、东晋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皆是高门望族,成为帝室联姻的主要对象(如表)。东晋帝室如此联姻旨在( )
东晋帝室联姻概况
婚媾 | 人物 |
出后(皇帝联姻对象) | 济阳虞孟母(元帝后)、颍川庾文君(明帝后)、太原王穆之(哀帝后)、琅邪王神爱(安帝后) |
尚主(公主联姻对象) | 太原王禕之尚寻阳公主、琅邪王嘏尚鄱阳公主、王献之尚新安公主、谯国桓温尚明帝女南康公主、颍川荀羡尚寻阳公主、陈郡谢混尚孝武帝女晋陵(阳)公主 |
宗室婚 | 司马道子娶太原王国宝堂妹 |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观念保守,重视门第
C.拉拢士族,巩固政权
D.纯净血统,统一思想
23、在将准噶尔势力驱逐出西藏之后,康熙皇帝对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进行改组,任用藏地上层人物协助达赖、班禅治藏,并继续尊崇黄教(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这些做法(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B.首次实现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加剧了西藏地区的宗教矛盾
24、一张报纸发行“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一般是在前一期报刊已经出版,后一期尚来不及出版的时间内发行。创办于上海的《新申报》1919年5月5日印发了“号外”。据此分析,这一“号外”报道的是( )
A.戊戌维新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爆发
D.国民革命爆发
25、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_______,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______________辖区和______________辖区。
26、清朝政府专设_____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______________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27、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________之路
(1)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________。
(2)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________年为________元年。
28、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________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________。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序幕——“________”
时间:1895年
人物:在京官员,各省举人,________、梁启超等人结果:请愿书未送达光绪皇帝,以失败告终。
意义:揭开了________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0、新中国成立后,按照“________”方针,先后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31、经济危机
(1)表现
①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的________,物价飞涨
②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
(2)后果: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32、土地改革: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实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土地,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实现逐步实现________扫清了障碍
33、手工业
①宋朝________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________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________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________象征
②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__的开采量很大。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________的产量和质量
③________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________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________的发展
34、殖民统治
(1)政治上:实行“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
(2)经济上:实行“________”。
①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②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________”政策;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35、(题文)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三 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
(4)上述有关农业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36、南朝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37、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38、宋元时期手工业的成就?
39、什么叫“光武中兴”?具体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