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贵州六盘水高三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B.改革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C.公有制经济地位下降

    D.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 2、经厂是司礼监内负责刻印书籍的专门机构。在定都南京之际,司礼监所刻印的书籍为数尚少。永乐迁都后,司礼监的职能得以扩大,设立汉、番、道经广分别负责刻印经史子集四部书籍、佛经和道藏,后世统一称其刻印的书籍为经厂本。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中央重视教育发展

    B.君主权力得到强化

    C.宦官权力不断增强

    D.儒佛道思想的融合

  • 3、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盆,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甚至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服等。义和团极端仇视洋货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危机

    B.列强瓜分中国极大地激化了社会矛盾

    C.洋货的倾销造成了小生产者大量破产

    D.西方传教士与国内民众存在文化分歧

  • 4、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商鞅主张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5、下表中博物馆名称的来源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有关。这项制度是(     

    名称

    晋国古都博物馆

    齐文化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所在地

    山西省

    山东省

    北京市

    A.内外服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6、宋代规定屡次应举不中者达到一定年限时,可凭借“特奏名”获得一官半职,在年龄上也无限制,以此表达朝廷对考生辛勤应考的体谅,大大缓和了应举者可能落榜的心理压力。该规定旨在(     

    A.完善科举制度

    B.增加录取人数

    C.引导向学风气

    D.保障社会稳定

  • 7、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西周实行分封制,外围则主要通过封授王族子弟实行控制。与商相比,西周(       

    A.国家治理由松散走向强化

    B.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C.社会发展由部落进入国家

    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 8、193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提出:对“遵守苏维埃政府法律与工人团体监督生产的工商业票,可以容许其营业自由与贸易自由。但某些工商北家进行反革命的怠工关厂以至敢于进行反对苏维埃政府的行动时,苏维埃政府便应对他们采取惩办以至没收的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增强革命根据地经济活力

    C.实现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D.打击官僚资本的垄断经营

  • 9、下图是唐代画家张萱(开元年间人士)所作《捣练图》,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图中人物形象鲜明,造型饱满,烘托出雍容华贵的气度。此图(     

    A.注重意境个性

    B.展现盛唐风貌

    C.融入异域风情

    D.再现市民生活

  • 10、学者们在研究义和团运动时,发现其除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外,一些地方还打出了“捉拿洋教,振兴中国”“扶保中华,逐去外洋”“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大清亡,中国强”“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等口号。这些口号可以说明义和团运动(     

    ①倡导政治制度的变革   ②具有反帝爱国倾向

    ③领导阶级的理论先进   ④存在盲目排外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1、宋朝是古代科举制的改革时期,“取士不问家世”,放宽了科举录取的范围,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一做法(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保证了吏治清明

    C.提高了官员素质

    D.强化了儒学地位

  • 12、乡愁的产生是以人对故乡的远离为前提。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关注旧国旧都,以废墟化的城市作为情感原乡;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唐朝诗歌的兴盛

    C.选官制度的变化

    D.社会经济的繁荣

  • 13、某学者评价某历史事件:“这一次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气势,远远超过辛亥革命时期……确实起了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蒙作用。”该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 14、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这一文件(  )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促使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开始

    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D.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

  • 15、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中对分封制的记载:“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与此制度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 16、某一朝代在地方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此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 17、《天朝田亩制度》中写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C.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

    D.实现了社会财富平均分配

  • 18、与前代相比,唐代均田制下女性一般被排除在授田范围之外(不再授给永业的桑田),原本可以计口授田的奴婢、牛也部分被排除在外。由此可知唐代(       

    A.土地公有制度遭到极大破坏

    B.女性进行移居相对自由

    C.人地矛盾相较前代更为凸显

    D.庄园经济的规模在扩大

  • 19、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著作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是(       

    ①《夏小正》       ②《黄帝内经》       ③《九章算术》       ④《齐民要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0、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姜寨遗址中,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据此判断,当时(     

    A.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B.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D.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生活形成

  • 21、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十六国政权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它们大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当时北方(     

    A.少数民族已完成封建化

    B.开始出现民族交融趋势

    C.北方社会动荡经济凋敝

    D.汉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

  • 22、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如果统治者采取有为的措施,那将会使民众自以为“智”,违背道,丧失“初心”,热衷于争夺,纵欲妄为,其最终的后果将是国家大乱。该思想家最可能是(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韩非子

  • 23、《九章算术》涉及谷物折换、田亩丈量、土石工程设计、劳动力分配、运输、利息等计算,为人们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方法。这反映了《九章算术》具有(     

    A.创新性

    B.系统性

    C.理论性

    D.实用性

  • 24、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与方国形成联盟关系;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周王成为天下共主。这一变化反映出(     

    A.周王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B.国家政权由松散趋于严密

    C.奴隶制国家政权得以确立

    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疏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________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________

  • 2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继承和发展,是________的最新成果,是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________

    (2)在________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为实现________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________年3月11日,第___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________和重大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 27、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______________

  • 28、袁世凯复辟帝制

    ①1912年袁世凯在________就任大总统

    ②1913年11月解散________

    ③1914年5月公布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1914年底公布《________

    ⑤1914年8月接受“二十一条”与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⑥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

  • 29、日军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________”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________行为

  • 30、中共八大

    时间

    ________

    内容

    正确分析国内矛盾: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制定当前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________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意义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成功探索

  • 31、________后半个多世纪,________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________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法国从________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美国也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

  • 32、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准确辨识事件发生国的地理位置,将事件字母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

    A.英国工业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设立总理衙门

    D.践行铁血政策E.颁布《解放宣言》F.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33、聚焦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在下列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A.辽阳行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驻藏大臣E.修筑长城

    F.西域都护府G.雅克萨之战H.台湾府I.伊犁将军J.安西都护府

  • 34、1967年初,“全面夺权”的“________风暴”发生。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________停课,________停工,________受到冲击,大批________________遭到批判和揪斗,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闻一多先生在上个世纪初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将澳门、香港、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香港和澳门在历史上曾经被哪两个国家侵占?我国解决港、澳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2)香港、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回归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3)“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台湾是党的四代领导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阻碍祖国统一的哪些势力?

  • 36、三省六部制带来怎么的影响?

  • 37、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有何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力驱动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促进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调整?你如何认识这种调整?

    (3)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综合上述回答,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适应工业4.0时代的发展?

  • 38、宋元时期大城市繁荣的例子?

  • 39、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1)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如何?

    (3)阻碍此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