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昭通高二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某学生梳理清朝康雍乾时期的知识时,记录了“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三项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A.君主专制加强

    B.国家疆域奠定

    C.商品经济发展

    D.文学成就显著

  • 2、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大都挂上了自己的旗帜,虽五花八门且颜色、图案各异,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最终取代武汉军政府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反映出,当时(     

    A.国人民族意识增强

    B.三民主义基本实现

    C.清朝统治危机显现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3、如图是某个王朝版图的局部,该王朝是(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 4、下图为公元前2900年中国部分新石器文化分布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民族形成的曲折性

    B.早期国家的正式出现

    C.夏商文明的区域性色彩

    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

  • 5、这一特权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逞凶肆虐、走私贩毒、进行各种犯罪的护身符。他们可以凭借这一特权在中国杀人越货,横行无忌,而每每逍遥法外。这一特权指的是(     

    A.协定关税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开放通商口岸

    D.领事裁判权

  • 6、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与列强签订的诸多条约的用语中,无论是彼之要求还是中方允准,均为“乞恩”“恳恩”以及“圣恩”“天恩”等词。此外,在《望厦条约》签订后,道光帝还降谕道:“国家抚驭外夷,一视同仁,断不使彼此稍分厚薄,致启争端。”这可用于说明(     

    A.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源

    B.传统思想制约近代外交活动

    C.中外民族矛盾逐渐弱化

    D.清廷已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 7、2020年,三星堆考古发掘重启。随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长江流域重要遗址的发现,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局限于黄河流域。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B.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

    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

    D.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 8、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A.极大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使选官制度更加公平

  • 9、下图是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图中,身上标着“China”的人一半身子已被一只身上标着“JapGrab”的老虎吞下,他跟老虎比划着,说“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据此可知,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讽刺不抵抗政策

    B.号召国共合作抗日

    C.争取国联的调停

    D.抗议日本侵占北平

  • 10、下图是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变化。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国民经济调整政策的实施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D.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

  • 11、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所用车马衣服器械百物称“乘舆”,所在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所至称“幸”,所进称“御”。该规定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A.皇帝独尊

    B.君权神授

    C.皇权至上

    D.皇位世袭

  • 12、1900年5月,朝廷宣战诏书下来后,两广总督李鸿章把它看成是个伪诏,不照办。上海道台余联沅加上张之洞、刘坤一委派的官员,组成代表团同各国领事和谈签约。后朝廷授命仍在上海的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这一现象说明(     

    A.清朝中央与地方存在着信息差

    B.李鸿章已全权掌控了清朝的外交

    C.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被严重动摇

    D.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 13、《孟子·滕文公上》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即土生土长的楚国人),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已然成为“合纵连横”政治格局当中的“纵长”。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的影响

    ②周公孔子思想更适于楚地风俗

    ③戎狄蛮夷逐步融入了华夏族

    ④“纵长”即为春秋时霸主身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宋代东京的集市贸易有来自洛阳、成都的酒,江、淮、蜀、闽的名茶,南方的丝织品,西北的石炭,河中和成都的纸,福建、成都、杭州的印本书籍,两浙的漆器,赣州的陶瓷器,等等。这主要说明当时(       

    A.对外贸易频繁

    B.商品经济繁荣

    C.南方科技发达

    D.金融资本雄厚

  • 15、在北宋朝廷的税收中,盐、茶、银、铜等工商禁榷非农业税收入占很大的比重;除了传统的作坊和商业行铺增多,宋代服务型行业的发展更令人注意,诸如茶坊、瓦子、浴堂等的数量不在少数。这表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达

    B.赋税负担沉重

    C.北方经济恢复

    D.农业发展衰退

  • 16、唐朝孔颖达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是在(     

    A.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

    B.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

    C.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期

    D.诸侯纷争与变法时期

  • 17、下列历史信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1757年,清军击败准噶尔部

    ·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A.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B.边疆地区各族社会经济发展

    C.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

  • 18、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历漫长的文化演进过程。考古学者观察其间的变化,主要运用哪类发掘到的数据作为分期的标准(     

    A.人类使用的工具

    B.发掘出的人类遗骸

    C.遗址周边的环境

    D.遗址中动植物残留

  • 19、1953年11月,中共中央要求把优秀干部输送到工业建设部门去,做好团结改造原有技术人员的工作,大力培养、训练新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专家。这一要求旨在(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保障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推进三大改造的完成

    D.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20、下图所示为某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的示意图。该图体现的学习主题是(     

    A.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B.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C.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胜利进军

  • 21、“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促成这种“亲和关系”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 22、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官府出榜招募百姓租佃荆襄两淮的官田,并订立租佃契约,如果佃人不愿承佃,则许退田别佃,政府另外招人承佃。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均田制得以继续维持

    D.官府与百姓矛盾尖锐

  • 23、秦废分封行郡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北宋文官任知州并设通判,元朝实行行省制。这反映了(     

    A.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B.加强中央集权的历程

    C.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24、下表是《清朝全国耕地面积和人口变化表》(部分),据此变化可推知,这一时期(     

    时间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口(亿)

    1661年

    549

    0.2

    1685年

    608

    1.2

    1724年

    683

    1.5

    1812年

    791

    3.6

    A.政府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人地之间的矛盾逐渐走向缓和

    C.农业生产技术发生根本性变革

    D.高产粮食作物引进并得到推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确立了“______________”的基本路线。

  • 26、1900年12月,列强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由于各国利益不同,谈判旷日持久,________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荷、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________

  • 27、元朝中央管理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及全国宗教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

     

  • 28、影响

    (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________,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 29、元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________,边远民族地区设________进行管理。

     

  • 30、1917年中国参加________

  • 31、北宋的_______和元朝的_______是两位大科学家,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①沈括所著《______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②郭守敬最重要的业绩是设计和监制多种_______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______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32、金元时期,受________________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的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

  • 3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按照“________”方针,先后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中国按照“________”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同时,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 34、一五时期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渐建立起比较完整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途径虽然不同,最终确立的代议制政体民主化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反映出政治民主化是必然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国家

    法律(标志)

    国家政体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权力中心

    英国

     

    君主立宪制

     

    内阁首相

    议会

    美国

    1787年宪法

     

     

    总统

    总统

    法国

    1875年宪法

    总统制共和国

    总统

    内阁部长

    议会

    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皇帝

     

    皇帝

    (2)依据上表,从国家元首的权力、政府首脑的产生、政府首脑与议会的关系三个方面,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不同点。

    (3)史学界把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即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根据

    例一、二尝试概括法国模式的特点。

    例一:英国模式的特点是:民主的力量作坚持不懈的斗争,封建的势力作适时的让步,

    整个社会走了渐进改革、不断自我完善的道路。

    例二:德国模式的特点是:封建势力强大,民主力量妥协,武力完成统一;封建力量借民主的形式推行专制,以代议制的幌子掩盖专制独裁。法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 36、中共三大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通过什么样的决议?

  • 3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 38、简答题

    请列举出近代资产阶级受罗马法影响而制定的维护自己利益的几部法律。

  • 39、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有哪些?(从经济、阶级关系以及社会风气等思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