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为不同史藉中所载的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统治举措。据此可知,宋朝( )
时间 | 举措 | 出处 |
964年 | 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 | 马端临《文献通考》 |
964年 | 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莞榷(政府对盐、 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 类悉辇送京师 ……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
A.实现了对中央权力的分散制衡
B.构建了完备的地方监察体制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
D.确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方针
2、中国社科院提出“台州模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以本土的民营经济为主,创造并充分应用了股份合作制, 这一形式适应台州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组合社会化的趋势,使得民营经济形成了全市国民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九”的经济格局。台州模式的成功,说明
①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服务
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民营经济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④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只有礼法仁义才能“化性起伪”,使人改恶向善。这折射出荀子( )
A.背弃儒家基本主张
B.为贵族政治做辩护
C.最早提出以法治国
D.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认为《南京条约》打击了他们私人利益,他们痛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也是如此认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
B.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C.鸦片战争后中国商贸中心转移
D.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5、《宋史·方技传》中有载:“史序,京兆人。善推步历算。太宗亲较试,擢为主簿”,“雍熙二年,廷试中选者二十六人,又知监事”,“修《仪天历》上之,又尝纂天文历书为十二卷为献”。这反映了宋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科举制度的发展
C.重文风气的聚兴
D.传统科技的传承
6、下图是轮船招商局的照片。该企业于1872年由李鸿章创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 )
A.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B.主要任务是培养新式人才
C.成为民用股份制企业的代表
D.见证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
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8、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南北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而其中一个突出现象是众多立宪派人士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这反映出( )
A.革命浪潮的难以阻挡
B.武昌起义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家出现了严重分裂
D.辛亥革命达成了广泛社会共识
9、著名冷战史专家沈志华指出:“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从中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的结论是
A.苏联和朝鲜合伙阴谋发动了朝鲜战争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导致朝鲜战争爆发
C.新中国的对苏外交政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D.毛泽东个人的政治决断力征服了斯大林
10、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致知在格物”。对朱熹的“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
B.在社会中体现为儒家的伦理纲常
C.通过内心的体验而被发现和践行
D.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
1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城内大型墓葬分布集中,往往随葬着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 )
A.中国进入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B.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C.长江下游地区创造了成熟文字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12、有人认为,军机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人员,有官无吏,且队伍精干,工作流程简便,是一个中性的、非政治化的行政工具。军机处的设置在客观上( )
A.促进决策机制合理化
B.改变了中枢人员结构
C.增强了政府治理能力
D.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
13、咸丰、同治以后,一大群汉族士大夫成了封疆大吏。他们跟以往的督抚不一样,不仅自己手里有军队,而且通过收取厘金壮大了地方财政。在这些督抚控制区域,一个个现代化企业破土而出,揭开了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篇章。这一局面的形成源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戊戌变法
14、从某朝疆域图残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都”“甘肃行省”“陕西行省”等信息,下列对该时期行政管理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行省制度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②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③吐蕃地区同样处于行省管理之下
④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宋代,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文人出身的官员成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主体和政治结构的中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力提倡文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扩大科举规模
D.削弱武将势力
16、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后,大批商人失去营利途径,只能“以末求财,以本守之”,甚至弃商返本。这反映出盐铁官营政策( )
A.实现了“与民休息”
B.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C.解决了“王国问题”
D.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
17、下表为某同学搜集的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部分战争的简介。这些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
战争 | 时间 | 简介 |
赤壁之战 | 公元208年 | 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以弱胜强,大破南下的曾军,曹操被迫退守北方,天下三足鼎立雏形形成。 |
淝水之战 | 公元383年 | 东晋军队在淝水击败拥有绝对优势的北方前秦(氐)军队,前秦王朝走向分裂,东晋则将战线推至黄河以南。 |
梁武帝北伐 | 公元505年 | 梁武帝组织了南朝规模最大的北伐,先胜而后败,最终与北魏(鲜卑)边界维持在淮河一线。 |
隋灭陈之战 | 公元588年 | 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过长江,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了三吴、岭南等地区。 |
A.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潮流
B.大一统观念已深入人心
C.民族矛盾加剧社会动荡
D.战争谋略的重要性凸显
18、1954年6月24日,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长莫洛托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所做的关于日内瓦会议的总结中指出:“……旧内瓦会议明显地证明了这样一种状况;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与,许多国际问题,尤其是事关亚洲局势的问题,根本无法审理”。这体现了( )
A.新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B.新中国的“一边倒”政策取得重大突破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D.新中国“求同存异”方针促进各国合作
19、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下表反映了唐—五代、宋书院的数量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朝代 | 全国(所) | 北方(所) | 南方(所) |
唐—五代 | 47 | 8 | 39 |
宋 | 713 | 31 | 682 |
A.重文轻武之风
B.经济重心南移
C.印刷技术发展
D.理学大力推动
20、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以皇家龙旗为图样,制定出海军旗(图1),后逐渐演变为国旗(图2),最终成为国家礼仪和政权的象征,显示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
A.试图融入国际社会
B.全面接受西方外交理念
C.外交环境明显改善
D.对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21、如表为1953—1957年间农民货币收入购买力情况表。表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年份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 153.2 | 167.7 | 168.9 | 194.8 |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 | 137.8 | 157.6 | 160.2 | 179.4 |
A.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的积极推进
C.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22、《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在1947年创作的连环漫画,通过主角“三毛”的种种遭遇,画家不仅描绘出当时贫苦儿童的生活境遇,还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当局的腐朽,勾勒了不平等社会中的人生百态。这一漫画( )
A.顺应了战略决战阶段的局势
B.展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
C.成为了反蒋斗争最有力武器
D.有利于激发民众反蒋的热情
23、1935年10月,陈云介绍某次会议“建立了坚强的领导班子来取代了过去的领导人,党对军队的领导加强了。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该会议的召开地点是( )
A.嘉兴
B.汉口
C.遵义
D.延安
24、清朝驻外使臣薛福成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获得的特权:“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患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薛福成论述的特权是( )
A.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和通商口岸传教
D.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传教
25、原因:1930—1933蒋介石向革命根据地发动四次大规模的围剿,都被红军打退。1933年9月________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2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拥护“________”和“________”;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用________代替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高举________
27、1927年9月,________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28、王安石变法
背景:①北宋中期后出现三冗(冗兵、冗官冗费)和两积(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大臣范仲淹发起以________为宗旨的改革,史称________,但因触犯官僚集团的利益,遭到抵制失败目的:________年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
内容
富国方面 |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
强兵方面 |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
评价: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29、形成
(1)“光荣革命”后,________逐渐退出内阁,成为“____________”的国家元首。
(2)内阁承担实际的____________,其权力和重要性加强。
(3)1721年,____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4)19世纪中期,两党制发展,大选中获胜的____________上台组阁。
30、________年,金灭________,两年后又灭________,与________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________
31、随着________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________的持续发展,创建________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
(1)1920年初,________和________最早提出并推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
(2)同年4月,________派代表来到中国,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建党事宜。8月,________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________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32、隋炀帝时,开设 ______,科举制形成。
33、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________,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________的潮流,代表了中国________的根本利益,得到了________的支持
34、全会以邓小平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讲话为指导,决定停止使用“以_______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战略决策。
35、宋词的兴盛
(1)宋词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2)宋词的派别和代表人物是什么?
36、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重要会议,写出时间和地点。
37、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评价科举制度
38、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大汶口文化时期。
39、中共三大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通过什么样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