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丽江高二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西汉萧望之曾借昭公三年出现雨雹、而后季氏专权的故事来解读雨雹现象,借此批评专权的霍氏,结果得到宣帝赏识;而夏侯胜以武帝在位时灾异频现说明其德有亏为由,反对宣帝为武帝立庙乐,最终受宣帝处罚。这说明(       

    A.西汉时期君主专制不断走向强化

    B.君权神授思想成为政治主流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官员直言敢谏

    D.政治斗争工具的效用受皇权影响

  • 2、在航天技术领域,我国开创了“三步棋”的方法,即在同一时期内安排好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正在探索研究的二是正在设计的三是正在试制试验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一步一步地夯实了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的技术基础。由此可见,科技发展需要(     

    A.自力更生的精神

    B.坚持管理创新

    C.雄厚的物质基础

    D.不断技术创新

  • 3、1875年2月,英国人马嘉理擅自带领英军闯人云南,因枪杀当地居民被民众反击打死。李鸿章处理该案时说:马嘉理未经中国同意,擅领军进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可见,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     

    A.借国际法实行妥协退让

    B.揭露了英国的侵略野心

    C.竭力维护中国民众权益

    D.已经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 4、朱德曾赋诗:“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这首诗纪念的事件(     

    A.标志城市包围农村武装道路的确立

    B.推动了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C.意味着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成立

    D.印证了人民军队的建设初具雏形

  • 5、“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大轰炸惨案

  • 6、1793年,英国使团带来天体仪、座钟、毛瑟枪、军舰模型、城市写生画等物品给乾隆帝祝寿,清朝回赠了丝绸锦缎、玉器、瓷器、茶叶、工艺品等3000多件礼品。由此可知(     

    A.英国实力远超中国

    B.清朝放弃闭关锁国

    C.农耕文明达到顶峰

    D.文明差距逐渐显现

  • 7、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按其孕育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北坡精神

    C.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D.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

  • 8、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至北京,在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康有为写成《上今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联署。这反映出

    A.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B.推翻清政府成为社会共识

    C.学习西方进入思想层面

    D.变法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9、中国的“洋火”(     

    1844年,火柴传入中国。1877年中国第一家手工制造火柴的上海制造自来火局诞生。日本人随即在附近开设一家专营“樱花牌”火柴的祥和丰办庄。中方企业开业不久便告歇业。

    1879年,卫省轩开办巧明火柴厂

    1920年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打破日本的技术垄断、瑞典的市场垄断,联合了中国企业,1930年火柴销量已占全等地。

    在中国的“洋火”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举步维艰                 ②自强不息             ③实业救国             ④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平时巡行、岁末进京。东汉时期,刺史在州内拥有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监察区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这一变化(       

    A.解决了郡国并行的威胁

    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C.提升了政府治理的效能

    D.埋下了军阀割据的隐患

  • 11、明朝后期,大量的农民放弃农业耕作,进入城镇谋求生计,这使得农民数量减少和手工业、商业从业者增多,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农民为基础的行业的金字塔结构出现松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

    D.社会稳定推动长途贸易发展

  • 12、2013-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这可用于说明新时代中国(     

    A.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3、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评述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评述

    A

    辽宁绥中县东王岗台村发现商朝青铜器窖藏

    说明商朝统治范围到达东北地区

    B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大型宫殿、祭祀台、墓葬和贵族居住区等

    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

    湖北大冶铜矿遗址出土了西周至汉代的古炼铜炉、铜渣和采矿的井巷支架

    为研究当时的采矿和冶炼技术提供一手史料

    D

    战国冶铁遗址不仅分布于秦、齐等七国统治区域,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有铁器出土

    表明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已普遍使用铁器

    A.A

    B.B

    C.C

    D.D

  • 14、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论述生物进化论时说:“生物变迁之因,皆由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之公例而来, 这条公例不仅适用于生物界,也普行于一切邦国、人事之中。”梁启超这一观点(     

    A.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B.为国人普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C.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时代需要

    D.试图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基础

  • 15、图为陕西临潼郑庄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铁犁铧,整体呈弧形桶状,头部为三角形,较尖锐。这可以佐证秦国(       

    铁犁铧

    A.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B.冶铁技术已经普及

    C.率先完成社会转型

    D.商鞅变法措施彻底

  • 16、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通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贵族政治确立

    B.君主专制强化

    C.家国同构鲜明

    D.中央集权形成

  • 17、《史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资治通鉴》则说商鞅“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这能看出司马光修史与司马迁修史不同的是(     

    A.史学著作体例的差异

    B.史家理性缺失导致偏离求真

    C.时代不同致评价不同

    D.对政治变革立场的巨大差异

  • 18、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这反映了(       

    A.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B.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

    C.欧洲列强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D.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发展

  • 19、始皇帝“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皇帝之明,临察四方”。材料中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A.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B.巩固秦王朝的统治

    C.确立以法治国理念

    D.完善国家制度建设

  • 20、“一五”计划期间,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无锡机床厂职工在一年内,完成了13种新产品的试制并投入成批生产。这可以用来说明(     

    A.技术竞赛助推工业化建设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得到贯彻

    C.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开展

    D.技术革新助力了经济体制改革

  • 21、钱穆说:“但若门下省或故为异同,中书省或固执己见,则可争论不休,若一意苟合,则又失去复审作用,都会削弱行政效力。于是乃有三省合议之要求。”“三省合议”的场所是(     

    A.中书省

    B.枢密院

    C.中书门下省

    D.政事堂

  • 22、有学者指出,在当时的老百姓看来,康有为和一班要变法的人俱是“奸臣”。“戊戌六君子”就义之日,京城的市民指着绑缚刑场的“戊戌六君子”骂道:“乱臣贼子,书生狂徒。”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列强侵略激起国人反抗

    B.变法维新缺乏群众基础

    C.戊戌变法违背时代潮流

    D.民众舆论制约变法进程

  • 23、我国已经坚持了30多年全国对口援藏援疆,为大凉山深处几十名彝族孩子专门铺就上学路,为云南怒江7000余名独龙族群众开辟独龙江公路。这些举措旨在(     

    A.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

    B.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C.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

    D.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 24、甲午战后,天津织布局继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开平煤矿的产量超越了战前水平;湖北织布局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基本实现生产经营自动化。各省气象日新,“中国变动之机从未如此之速”。这表明(     

    A.甲午战争未对中国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工业化进程得以开启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D.中国近代化继续向前推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表现

    (1)国内矛盾激化

    ①伴随经济繁荣、国土开发,清朝________迅速,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②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导致农民起义频发。大部分由民间秘密宗教________领导。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教天理教还攻入了________

    (2)对外:________

    ①背景: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②措施:

    清初,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________一处,________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外商受到严格制约。严厉禁止________出海贸易。

    ③结果: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 26、边疆危机

    (1)1864年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入侵,占领________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占领________。左宗棠奉命平乱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________,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当地居民在台湾军务大臣________的领导下,多次击退法军。1885年3月老将冯子材率众取得________。1885年中法签订《________》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________,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 27、1946年11月至12月,国民党包办的___在南京召开,通过___,此宪法不过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 28、中共中央决定接受邀请,争取_______新局面。8月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乘专机抵达重庆。

  • 29、________年5月28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 30、评价: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________________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________。但________过于僵化,________分割过细,影响了________,助长了________的政治风气

  • 31、商业

    (1)自明朝中期起,_______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_______通过_______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_______的集聚。

    (2)一些地方的人以_______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_______和山西的_______

    (3)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_______功能为主的_______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 32、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________”,推举________为大元帅。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却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

  • 33、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________

  • 34、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他建立___________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可入选;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改革,他建立十个___________,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日本投降的时间和标志以及台湾光复是什么?

  • 36、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表1911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

    1942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材料三

    1956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政治背景。

    2你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3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 37、宋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38、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前仆后继,先后领导中国革命,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乐章。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有两个政权定都南京。建立政权的这两场革命分别是:

    这两场革命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革命纲领分别是:

    (2)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 39、根据设问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鸦片战争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支持鸦片烟贩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并促成了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而战后,中国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1)请列举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写出两国政治制度建立的重大事件。

    (3)从中比较一下英国女王和中国皇帝在权力和地位上的不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