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里吴音相媚好”中的“相媚好”的意思是( )
A.互相讨好
B.互相逗趣、取乐
C.看着明媚的阳光
D.相对着笑
2、从下列词组中把搭配有误的一组选出来( )
A.白雪皑皑的树枝
B.局促不安的白鹅
C.突兀森郁的繁花
D.奇幻的云彩
3、在花样游泳表演中,两位选手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正如诗句所说(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是谁为我们的生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B.是谁将雪花撒下?又是谁将冰雪融化?
C.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D.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
5、[词语运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周恩来疑惑不解。
B.图书馆里热闹非凡,很多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C.爷爷退休后,深居简出,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D.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不会出卖组织的,别想从我这里掏出什么来!”
6、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 )
A.京剧表演艺术家
B.电影表演艺术家
C.舞蹈表演艺术家
7、“徒”的本意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步行
B.白白地
C.只:仅仅
D.从事学习的人
8、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10分)
( )疲力尽 耀( )扬威 血( )亲情 从容不( )
毫不( )( ) 理( ) 当然 金( )辉( ) ( )天( )
9、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夏日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李清照所作。诗人用了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
【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
【5】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许多名句传世,选择一两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所写的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你还知道关于他的什么故事?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一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正准备给朋友打电话,就听到那个姑娘关切地问:“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解释加点字,“人满为患”的“患”意思为( )。
A.祸害,灾难
B.害(病)
C.忧虑
D.厌烦
【2】下列能替换“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中“硬朗”一词的是( )
A.坚硬
B.强硬
C.健朗
D.虚弱
【3】给本文加一个能体现中心的题目,最恰当的是( )
A.让座
B.一对父女
C.成全善良
D.公交车上
【4】“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前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 )
A.让座女孩 老人
B.老人 让座女孩
C.老人的女儿 老人
D.作者 让座女孩
【5】“……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另有隐情。”中“隐情”指( )
A.让座的姑娘不怀好意。
B.老人臀部有伤不能坐。
C.老人身体硬朗。
D.老人提前知道公交车会加速后突然急刹车。
【6】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请摘录下来,然后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说,老人明知自己臀部有伤口,还要接受姑娘的让座,这种行为不可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彩赏析阁。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近些,只见________,形成一堵________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
①邓稼先是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核极限的试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间,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唯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的时间。
②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
③我国是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那天爆炸了最后一颗原子弹,然后在次日宣布参加禁核的。
④在邓家,我看到了张爱萍在一块素布上题写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元勋”的意思,是说对中国成为当代大国有功,而不仅仅是“军功”。
⑤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死亡之地。他很快就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把它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
⑥就是这一次,埋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祸根。
⑦这里有两张珍贵的照片。
⑧一张照片,是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的照片。我感到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在他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⑨另一张照片,是邓稼先有一次在西湖开会,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的一张照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
⑩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而最后获表彰的25人中,就有8位西南联大的学生。除了有能力,这种肯牺牲,肯为民族大局淹没自我的精神,也是联大人的一种不被磨灭的气质吧!
【1】本文选材精当典型,作者用三件不平常的物品表现了邓稼先的爱国精魂,这三件不平常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邓稼先的语言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了( )(多选)
A.我体会到了邓稼先的自我牺牲精神。
B.我体会到了邓稼先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担当的高尚品质。
C.我体会到了邓稼先舍己为国的高尚品德。
D.我体会到了邓稼先急躁的性格特点。
【3】如果时光倒流,给你一个与邓稼先爷爷面对面的机会,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沙尘暴
沙尘暴是很可怕的,令人毛骨悚然。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所在的部队,在甘肃有个叫一条山的地方办农场,那里是高山上的平原。当汽车爬过一个叫九道湾山梁后,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迎面而来,一条小河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有绿草的地方,便有羊群散落其间。到了住地,见不到营房,下了车才看见,原来房子是半地下的干打垒,一扇扇的窗户紧挨着地面。问,为什么,说,一会就知道了。连长和几个老兵都显得很紧张。命令,抓紧卸车,吃饭,进屋,特别嘱咐,万一迷路,就地卧倒,待命。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午饭后,便在营房边溜达,一会,便见远处黄龙腾起,声如牛吼,嗷嗷的,象闷雷滚动,天边,一开始有一条抖动的黄线,向前滚动,越来越宽,十分壮观。瞬间,还没来得及反应,黄沙便一扫而过,刚才的一切都象魔术一样消失了,眼前只是一片黄,看不到房子,看不到汽车,甚至看不到自己的腿,我伸手打了一下脸,还好,有感觉。我匍匐前进,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找到那窝棚。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沙尘暴。
不过,青海的沙尘暴,就不象甘肃的这样混沌。如果说,甘肃的是炖刀割肉,那青海就是快刀斩乱麻。一次在青海格尔木,那沙尘暴是阳光下的沙尘暴,一面阳光照耀,一面风沙起舞。风声是呜呜的,偶尔带一两声尖叫,飞起的砂砾打在车上,发出“当当”的声音。一阵疾风,真能把石头吹得满地乱滚,那也叫一奇观。可怕的是,青海的风可以杀人。我就听说过,一个牧民,被一阵风沙卷起,抛到了一里外的一个山上。
【1】选文分别介绍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沙尘暴,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营房是半地下的干打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描写沙尘暴来时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沙尘暴令人“毛骨悚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我们能为预防沙尘暴做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回答问题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排长来到修鞋滩旁边:“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双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元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角,你给两元钱得了。”
排长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有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排长转身要走。“哎”,小鞋匠提起那双皮鞋赶忙喊道:“鞋子,鞋……”排长止住脚,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脚,已经在前线……他特意来信让我把钱给你,谢谢你了!”说完,排长迈着大步走了。
【1】根据短文理解下列词语。
(1)“略一沉思”的“略”的意思是( )
A.简要的 B.稍加 C.大致
(2)“沉思”的“沉”解释为( )
A.没在水中 B.分量重 C.深入,程度深
【2】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内容的省略;②表示停顿;③表示声音的延续。
(1)“啊……对呀。”的省略号表示 。
(2)“他……上前线去了。”的省略号表示 。
(3)“鞋子,鞋……”的省略号表示 。
(4)“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的省略号表示 。
【3】排长付了钱为什么不把修好的鞋拿走?
【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5】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大个子军人是个怎样的人?
15、按要求写句子。
(1)老祖母对小公主说:“等你满15岁了,我就准许你浮到水面上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
(2)工人提着汽油灯。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
例: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冒号的用法,以“爱唱歌的小兰”为场景仿写一句话。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地球上的恐龙大约一定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明湖岸边裁着无数数不清的倒垂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列病句。
(1)公园里盛开着红的、白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各种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
(2)弟弟那欢快的声音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一定努力去掉学习中不好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
(4)茂密的竹林清澈见底,景色秀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可可一家收藏的天气真的有很多的用处!如果你也能控制天气,你会用它们来做什么呢?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把过程写清楚。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