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在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一根极细的电线,它________能灵巧地避开。
A.不是……而是……
B.如果……就……
C.即使……也……
D.不但……而且……
2、十三班同学们写给旺达的是一封( )的信
A.饱含歉意 B.饱含友情 C.祝贺旺达获奖 D.既表示歉意又表达友情
3、词语找家(我分清了每组两个词语的意思,还能填进括号里)
繁华 繁荣
(1)海门是一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济( )的城市。
(2)这一带是城里最( )的地方。
不仅……还…… 如果……就……
(3)( )这个问题你现在还没考虑清楚,( )等你想通了再谈吧。
(4)《飞夺泸定桥》一文( )写了战士们“抢时间”,( )写了他们“夺天险”。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暮色 生锈
B.辣椒 严厉
C.花圃 红薯
D.海腮 拔打
5、小芳在写作时想引用名句来说明勤学好问的重要性,下列合适的选项是:
A.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下列对课文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观潮》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钱塘江潮水由近及远奔腾西去的盛况。
B.《爬山虎的脚》对爬山虎的生动描述源于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C.《爬天都峰》一文告诉我们把一件事写清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D.《精卫填海》第一句就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身份。
7、阅读《出塞》,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全诗以明月、关塞起笔,看似写景,都写出了自秦汉以来万里戍边、代代依然的历史事实。
B.三、四句点明主旨,希望李广那样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军戍守边疆,讥讽朝廷用人不当。
C.王昌龄长于七言绝句,所作篇篇俱佳,有“七绝圣手”之称。
D.王昌龄诗作的主要特色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抒情言志,对边塞戍卒寄予极大的同情。
8、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zhì jīn( )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座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素有“rén jiān( )天堂”的美誉。其境内有hé chuánɡ( )宽阔的钱塘江,有huǎn huǎn( )流过的大运河,有yóu rú( )仙境的西湖。一江一河一湖,如杭城的血液,日夜bēn liú bù xī( ),让杭城更加充满活力。2022年,这座靠jì shù( )改变生活的智慧城市,将以fēi fán( )的勇气,yínɡ jiē( )亚运会到来。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歌
郭小川
秋天来了,大雁叫了;晴空里的太阳更红、更娇了!
谷穗熟了,蝉声消了;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海岸的青松啊,风卷波涛;江南的桂花啊,香满大道。
草原的骏马啊,长了肥膘;东北的青山啊,戴了雪帽。
呵,秋天、秋水、秋天的明月,哪一样不曾印上我们的心血!
呵,秋花、秋实、秋天的红叶,哪一样不曾浸透我们的汗液!
历史的高山呵,层层迭迭!我们又爬上十丈高坡百级阶。
战斗的途程呵,绵延不绝!我们又踏破千顷荒沙万里雪。
回身看:垒固、沟深、西风烈,请问:谁不以手抚膺长咨嗟?
风中的野火呵,长明不灭!有多险的关隘,就有多勇的行列。
浪里的渔舟呵,身轻如蝶!有多大的艰难,就有多壮的胆略。
我曾随着大队杀过茫茫夜,此刻又唱“雄关漫道真如铁”。
我曾随着战友访问黄洋界,当年的白军不知何处死荒野!
只有江河的流水长滔滔,只见战斗的红旗永不到!
只有勇士的豪情日日高,只见收获的季节年年到。
哦,秋天来了,大雁叫了;晴空里的太阳更红、更娇了!……
哦,谷穗熟了,蝉声消了,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1】作者从多个角度来描写秋天,从声音的角度,选取了_____和_____来写;从嗅觉的角度,作者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
【2】从视觉的角度,作者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3】从诗歌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面对灾难时,人们____________,哈尔威船长则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意在强调( )
A.失事船舶沉没时的安静。
B.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的形象。
C.突如其来的深重的灾难。
D.哈尔威船长独断专行。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凝视着船长,内心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片段阅读。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1】从画线句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可以体会到梅兰芳为中华民族人民抗战取得的胜利而__________,为民族的复兴而兴奋。
【2】这段话主要通过_______描写,突出梅兰芳先生得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个消息_________的心情。
【3】很多人都没有座位,但是站着也要看梅兰芳的演出,是因为( )
A.喜欢看他的演出。
B.梅兰芳好久没有登台演出了。
C.梅兰芳拒绝给日本人演出,并留了胡子,体现了梅兰芳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抗精神,人们都敬佩梅兰芳。
12、 寻找理想的小田鼠
杰克和吉米是两只小田鼠,它们(各 个)自都有着自己伟大的理想和(报 抱)负。“我要走遍全世界,去欣赏最美丽的风景,过一种惬意的生活。”杰克说。“我只想拥有一个很大的农场,在那儿种满庄稼。”吉米说道。可是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理想呢?这可难住了两只小田鼠。
“要不,我们去找智慧老人吧,我想他一定有办法帮助我们。”杰克(题 提)议道。于是,它们翻山越岭,走了很多路,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智慧老人。它们向智慧老人说明了来(意 义),老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分别给了它们一粒种子,并说:“你们谁能找到保存这粒种子的最好方法,谁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说完就消失了。
几年以后,智慧老人找到两只小田鼠,问它们种子的情况。杰克摸出了随身携带的一个衬着丝绒的锦盒,递给智慧老人:“我把种子放在锦盒里,每天拿出来看好几次,不让它受到任何损害。”智慧老人摇着头,向吉米走去。
只见吉米摸了摸头上的汗珠,指着庄稼地,兴奋地对智慧老人说:“我把种子种到了地里,每天浇水、施肥,这样,每年都可以得到很多同样的种子。”
智慧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 需),高兴地说:“好孩子,你已经找到了实现理想的途径!”杰克不解地问:“可是,我把种子保存得最好,为什么我却没找到呢?”智慧老人笑了:“孩子,理想就像这粒种子,你整天守着它,而不去行动,总有一天它会变坏的。”
【1】用“—”把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画去。
【2】在下列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胡须 (________)的理想 (________)的风景
(________)地浇水 (________)地保存 (________)地寻找
【3】吉米和杰克的理想各是什么?找出相应的句子,用“______”画下来。
【4】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我把种子放在锦盒里。种子被我放在锦盒里。
(1)农民伯伯把树上的苹果小心地摘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疾驰的汽车把路边的灰尘掀起老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理想就像这粒种子,你整天守着它,而不去行动,总有一天它会变坏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提示:先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一想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表示“看”的词语,你知道多少?
仔仔细细地看(观察) 前前后后地看(________) 从高处向远处看(________)
从高处向下看(_____) 偷偷摸摸地看(________) 从低处向高处看(________)
13、阅读以下关于道县人文的片段,完成选择题。
文段一:
濂溪先生——周敦颐像一朵洁白的莲,活在每个道州人的心里。他相信文以载道,孜孜不倦( )读书可以使人的精神达到一定的高度,抵御生活的种种艰辛。
文段二:
在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长廊前,大家( )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解说,( )仔细地观看一段段__________、一张张__________、一块块__________,了解其短暂却光辉的一生。这些事是永不( )的回忆。
【1】文段一里面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反问
【2】下列“的、地、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孜孜不倦地读书
B.孜孜不倦的读书
C.孜孜不倦得读书
【3】文段二里面第一句的括号内应填关联词是( )
A.一边 一边
B.如果 就
C.无论 都
D.虽然 但是
【4】将下列短语依次放在文段二划线部分:观看一段段__________、一张张__________、一块块__________。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动的照片、精美的展板、文字简介
B.精美的展板、生动的照片、文字简介
C.文字简介、生动的照片、精美的展板
D.文字简介、精美的展板、生动的照片
【5】这些事是永不 的回忆。以下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失去
B.漫灭
C.忘记
14、课外阅读。
抬起头来做人
那一年,有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 小男孩的班级是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的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解释词语。
量力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能进入贵族学校,是因为( )
A.小男孩家捐了很多钱。
B.小男孩的学习成绩好。
C.小男孩家很有钱。
【3】“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一句中两个“功课”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句中“成绩”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非常幸运,就在这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2.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用上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难道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哥哥走路、吃饭、做梦的时候都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语段中的错误(4处错误)。
学校的课外活动真是五花八门。夏天,我们到菜地里观察黄瓜、西红柿、玉米、茄子的生长。秋天,我们带领老师到公园里欣商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2.每演完一个节目,大家都会猛烈地鼓掌。
3.爷爷经常回忆过去那令人辛酸的往事。
18、修改下列病句。
(1)尽管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但是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放箭,怎样开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提示和要求完成习作。
题目:哈, 真有意思
提示与要求:在横线上补充的内容可以是一个人、一项活动、一个游戏、一件物品、一个地方或其他,把补充好题目写在稿纸第一行;内容要完整清楚,突出“有意思”。语句通顺,注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字数不少于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