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包茂高速上某一“区间测速”(是指检测机动车通过两个相邻测速监测点之间路段的平均速率的方法)的标牌,该路段全长66km、区间限速,一辆汽车通过监测起点和终点的速度分别为
和
,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间限速指的是速度
B.通过终点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C.该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该汽车超速了
2、如图所示,一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
3、李老师准备驾驶新能源汽车从洋县中学城东校区前往陕西理工大学北校区参加学术活动,手机高德导航地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航上备选三路线方案中的75公里指的是位移
B.估测“高速多”路线方案中平均速率最小
C.选用导航推荐的不同行驶路线,位移相同
D.图中显示的1小时5分是指时刻
4、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任何物体(除本身及变形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5、神舟十六号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在太空驻留约5个月,飞行轨道高度项约为400公里,飞行过程中速度大小约为7.8km/s。对以上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
A.9时31分是时间
B.5个月是时刻
C.400公里是路程
D.7.8km/s是平均速率
6、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在山坡上加速下滑,则运动员( )
A.处于失重状态
B.不能看作质点
C.惯性不断增大
D.合力始终为零
7、人们生活中通常所说的“速度”,有时指瞬时速度,有时指平均速度。下列表述中的“速度”指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m/s
B.运动员百米赛跑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
C.校园内十字路口处的最高限速为25km/h
D.物体从5m高处自由下落时间为1s,该过程的速度约为5m/s
8、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研究对的是( )
A.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B.计算“和谐号”列车以的速度通过
长的隧道所用的时间
C.研究运动员跳高时的过杆动作
D.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9、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一名质量为60kg的乘客,乘坐电梯从一层到六层,如图所示。
(1)从一层到六层电梯上升的高度为15m,所用的时间约为15s,则该电梯的平均速度为( )
A.1m/s
B.1.2m/s
C.5m/s
D.5.2m/s
(2)乘客在乘坐电梯过程中,乘客对电梯压力的反作用力是( )
A.乘客受到的重力
B.电梯受到的重力
C.乘客受到的合外力
D.电梯对乘客的支持力
(3)电梯将要到达六层做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关于乘客所处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状态
B.失重状态
C.平衡状态
D.一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当电梯以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重力加速度g取
,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和方向为( )
A.600N,竖直向下
B.600N,竖直向上
C.603N,竖直向下
D.603N,竖直向上
10、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和
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到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
C.从0到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到
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1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有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句话中,改变物体的“这种状态”就是改变物体的( )
A.质量
B.加速度
C.速度
D.惯性
12、如图所示,某同学练习定点投篮,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篮板上,篮球的轨迹分别如图中曲线1、2所示。若两次抛出篮球的速度和
的水平分量分别为
和
,竖直分量分别为
和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执行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如图所示,发射嫦娥五号时,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内燃料燃烧所生成的炽热气体,从火箭尾部的喷管快速喷出,推动火箭加速上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火瞬间,火箭的速度为零,所以加速度也为零
B.开始上升时,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很大
C.加速上升过程中,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D.加速上升过程中,炽热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大于火箭对炽热气体的作用力
14、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成功发射,顺利将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飞船在竖直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内的宇航员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B.飞船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飞船虽向后喷气,但不会产生推力
C.飞船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一定越大
D.飞船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15、将一小球水平抛出,A、B、C 为平抛运动轨迹上的三个点,AB间的距离为L,BC间的距离为,AB、BC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为
。则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6、如图所示,M、N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恒力作用下,一起沿竖直墙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两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M一定受到6个力
B.物体N可能受到4个力
C.物体M与墙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物体M与N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17、下列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一组是( )
A.位移、质量和时间
B.速度、速率和路程
C.路程、重量和平均速度
D.速度、加速度和合力
18、如图所示,一张沙发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人用水平力F向右推沙发。时沙发没被推动,
时沙发恰好被推动,
时沙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沙发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沙发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B.当时,沙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0N,方向向左
C.当时,沙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0N,方向向左
D.沙发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60N
19、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
B.甲、乙、丙三个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丙三个物体平均速度相同
D.甲、乙、丙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同
20、某小组用力传感器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将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于铁架台上,使标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对齐。某同学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弹簧,同时记录拉力值F及对应的标尺刻度x(如图乙所示)。通过描点画图得到图丙的F-x图像,a、b分别为使用轻弹簧1、2时所描绘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1的原长大于弹簧2的原长
B.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100N/m,大于弹簧2的劲度系数
C.弹簧2产生15N的弹力时,弹簧的伸长量是50cm
D.因未测弹簧原长,因此本实验无法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21、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0末到达终点时的时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
A.6m/s
B.6.5m/s
C.6.25m/s
D.10m/s
22、如图所示,拱桥可以视为半径为40m的圆弧面,如果要使汽车行驶至桥顶时对桥顶恰无压力,,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应为( )
A.10m/s
B.20m/s
C.25m/s
D.30m/s
23、在理想状态下,不考虑空气阻力,在同一地点,一根羽毛和一个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 )
A.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地
B.羽毛先落地
C.铁球先落地
D.羽毛不受重力
24、我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乘高铁极大节省了出行时间。假设两火车站W和G间的铁路里程为216km。设普通列车的最高速度为108km/h,高铁列车的最高速度为324km/h。若普通列车和高铁列车在出站和进站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均为0.5m/s2,其余行驶时间内保持各自的最高速度匀速运动,则从W到G乘高铁列车出行比乘普通列车节省的时间为( )
A.1小时10分钟
B.1小时15分钟
C.1小时18分钟
D.1小时20分钟
25、从某一高度平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空中飞行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动能增量之比△Ek1:△Ek2:△Ek3= .
26、如图所示,a,b,c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绳水平,c绳下挂一重物。若使重物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_________;如果所挂重物重为G,该系统平衡时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b绳受到的弹力为________。
27、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静止释放一个重物,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站在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重物做___________运动;飞行员看到重物做___________运动。
2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一轻绳通过光滑滑轮P连接小球A,绳的另一端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绳,使小球缓慢上升一小段位移,图中O为圆心,OQ为半径,P为OQ的中点。在小球上升过程中绳的拉力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__。
29、如图所示,电容器上板A接电源正极、下板B接电源负极,且将上极板接地,电源电压恒定,开关S始终闭合,一带电液滴恰静止在电容器内部P点。现将电容器下极板B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则液滴将_______(填“静止不动”、“向下运动”、“向上运动”),P点电势将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30、物体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大小同为的共点力的作用,如图所示。为了使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必须再施加一个力,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为火车车轮在转弯处的截面示意图,轨道的外轨_______内轨(填“低于”、“高于”),在此转弯处规定货车的行驶速度为。若火车通过此弯道时超速了,则火车的轮缘会挤压________轨;若火车通过此弯道时速度小于
,则货车的轮缘会挤压______轨(填“内”或“外”)
32、在距地面高的低空有一小型飞机以
的速度水平飞行,假定从飞机上释放一物体,
取
,不计空气阻力,那么物体落地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
,它在下落过程中发生的水平位移是__________
。
3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竖直立柱,某人通过柱顶的定滑轮将的重物拉住,已知人拉着绳的一端,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则柱顶所受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
.
34、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________法则来求得,具体地说就是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_________边作平行四边形,通过两个力共同作用点的_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来寻找碰撞前后的不变量,实验器材有: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撞针的小车A、带橡皮泥的小车B、天平.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小车A的质量为mA=0.4kg,小车B的质量为mB=0.2kg
B.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C.小车A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车后固定纸带,把小车B放在长木板中间
D.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
E.接通电源,并给小车A一定的初速度vA,小车A与小车B相撞黏合成一个整体
(1)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
(2)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中,比较理想的一条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把下表空白处①②③④的数值补充完整.
碰撞前 | 碰撞后 | ||
物理量 | A车 | B车 | AB整体 |
质量(kg) | 0.4 | 0.2 | 0.6 |
速度(m/s) | 3.0 | 0 | ________ |
| 7.5 | 0 | ②________ |
mv (kg·m/s) | 1.2 | 0 | ③________ |
mv 2 (kg·m2/s2) | 3.6 | 0 | ④________ |
(3)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碰撞前后的不变量是___
36、如下图所示,均匀的长棒A和均匀的木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直接在图中画出它们所受重力G和弹力F的示意图.________
37、交警骑着摩托车沿一条平直马路上以v1=4m/s的速度匀速巡逻,突然发现前方s0=80m的地方有一辆可疑货车正以v2=10m/s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交警即刻以a1=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货车,与此同时货车司机也发现了交警,立即开始以a2=1m/s2的加速度加速逃离,试求:
(1)交警的摩托车追上货车前最远相距多少?
(2)交警经多长时间会追上货车?
(3)追上时货车速度多大?
3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圆盘上,在其边缘点固定一个小桶,桶的高度不计,圆盘半径为
,在圆盘直径
的正上方,与
平行放置一条水平滑道
,滑道右端
与圆盘圆心
在同一竖直线上,且
点距离圆盘圆心的竖直高度
,在滑道某处静止放置质量为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用力
的水平作用力拉动物块,同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角速度
,绕通过圆心
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拉力作用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掉,最终物块由
点水平抛出,恰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重力加速度取
。
(1)若拉力作用时间为,求所需滑道的长度;
(2)求拉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39、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在初始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2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